分享

百年红学丑闻(56):后40回是真迹,120回是完璧!兼驳斥张庆善

 快乐老年435 2018-04-15


---悼红轩重忆红楼梦★脂砚斋再问石头兄---

最近又看到张庆善对空放炮,说什么“《红楼梦》后四十回没有曹雪芹一个字。” 张庆善,你赢了!你总算说对了一次,不仅仅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确确实实没有曹雪芹一个字。” ,而是整部《红楼梦》都确确实实没有曹雪芹一个字。

百年红学丑闻(56):后40回是真迹,120回是完璧!兼驳斥张庆善

想来这个张庆善记性真差,忘了一个月前踢馆函的事,又出来满嘴跑火车了。你就不能安静地做你“曹包会”会长?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少出来胡勒勒成不?你自己没主心骨也就罢了,何苦又拉上一个垫背的?

这样吧,砖家在这里再次向你和蔡义江先生下踢馆函:来,别关起门来吹牛逼,真理是越辩越明的。约个时间,咱们切磋下。

百年红学丑闻(56):后40回是真迹,120回是完璧!兼驳斥张庆善

那么,为什么说整部《红楼梦》都没有曹雪芹一个字呢?

这是因为曹雪芹,他只是书上一个为了逃避文字狱而虚拟的符号。也就是说此人根本就不存在,是胡适等人强行给人家认了祖宗的,自然也不可能是《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真正的作者,实际上是康熙的孙子:爱新觉罗·弘暟,这人才是有户口本的。

百年红学丑闻(56):后40回是真迹,120回是完璧!兼驳斥张庆善

那么砖家为什么认定后40回是原作者的真迹,120回是完璧,不存在续本一说呢?

这是因为在甲戌本中,有一段其他脂本都没有的特殊句子:......茫茫大士对石头说“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此段丢失了四百二十九字的句子只存在于甲戌本,其他版本全部没有。这段文章就是说石头“在劫终之日,还得变回原来的面目,回到原处!”

经查,程甲本第一回也没有该句,这意味着高鄂和程伟元并没有看过甲戌本。不然他们怎么会遗漏掉这么关键的一句呢?

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请看:

百年红学丑闻(56):后40回是真迹,120回是完璧!兼驳斥张庆善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雨村道:“既然如此,现今宝玉的下落,仙长定能知之。”士隐道:“宝玉,即宝玉也。那年荣宁查抄之前,钗黛分离之日,此玉早已离世。一为避祸,二为撮合,从此夙缘一了,形质归一。又复稍示神灵,高魁贵子,方显得此玉那天奇地灵之宝,非凡间可比。前经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带下凡,如今尘缘已满,仍是此二人携归本处,这便是宝玉的下落。”

依旧是第一百二十回。士隐自去度脱了香菱,送到太虚幻境,交那警幻仙子对册,刚过牌坊,见那一僧一道,缥渺而来。士隐接着说道:“大士、真人,恭喜,贺喜!情缘完结,都交割清楚了么?”那僧道说:“情缘尚未全结,倒是那蠢物已经回来了。还得把他送还原所,将他的后事叙明,不枉他下世一回。”士隐听了,便供手而别。那僧道仍携了玉到青埂峰下,将宝玉安放在女娲炼石补天之处,各自云游而去。

百年红学丑闻(56):后40回是真迹,120回是完璧!兼驳斥张庆善

这两处,均明确指出,通灵宝玉(石头)“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请问作者是怎么预知未来的?他是怎么知道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石头和茫茫大士之间曾经有一纸“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协议的?现在就请张庆善来回答。

作者:赖晓伟。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为你解读真正的红楼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