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林瑶族铜鼓舞

 楚中元 2018-04-15

简介

  铜鼓舞是瑶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深受广大瑶族人民喜爱的地方艺术。流传在田林县铜鼓舞,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更是独具特色。

  铜鼓是田林瑶族木柄瑶长发瑶支系祖辈相传的宝物,一直被视为重器、神器和乐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春节期间,木柄瑶长发瑶所在的瑶寨都要跳铜鼓舞,纪念先人,欢庆节日,祈求健康长寿、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二),瑶寨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由寨老主持,举行一年一度的起鼓仪式,把埋在地下的一公一母两个铜鼓挖出来,摆上香案,供上祭品。

  祭完铜鼓后,由寨老指挥青年人把铜鼓和木鼓挂起来。接着,由主祭人先打一轮铜鼓,之后,才由其他人轮流打击铜鼓并跳起世代相传的铜鼓舞。

  开始时,铜鼓声缓慢轻柔,接着逐渐加快,高亢激昂,最后如疾风骤雨。两位敲牛皮鼓的是领舞者,他们边打边舞,时而正面打,时而转身打,鼓槌不停地从自己的脑后、腰后、胯下,在鼓面上轮流敲击,节奏鲜明,动作协调,天衣无缝。这时 ,场上的男女老少也纷纷加入舞蹈行列,人数不限,场面壮观,热烈奔放。

  按照传统的习惯,一般是先跳圆圈舞,再跳迎春舞扁担舞等。田林瑶族铜鼓舞风格独特,舞姿优美,独具魅力,趣味无穷,令人心悦神爽。

  每年跳完铜鼓舞后,寨老便举行祭鼓仪式,将铜鼓秘密地埋入地下,留待来年起鼓使用

  在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边缘,有一个居住着壮、汉、瑶、苗、彝、仫佬、布依等民族的美丽的地方——田林。由于山脉的隆起和河流的切割,在田林形成了山高、谷深、峰峦迭起、河溪纵横、地表崎岖等特点,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瑶族铜鼓舞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时空中世代传承。

  

源远流长

  瑶族铜鼓舞是田林县浪平乡和潞城瑶族乡一带瑶族木柄瑶”“长发瑶支系世代传承的民间舞蹈。

  《田林县志》记载说:近代中外民俗学者都称木柄瑶为长发瑶。1929年《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称:长发瑶居于去凌云二百里北方之打房圩(今田林平山乡平山屯)……’。木柄瑶自称,铜鼓是老祖宗从古州八万寨运江大石桃迁来时带来的,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清史稿》也可以得知,田林瑶族木柄瑶”“长发瑶支系最初并不生活在田林,而是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前后从古州八万寨向西迁徙进入广西来到田林。铜鼓舞也随着民族的迁徙在田林落脚生根,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田林瑶族铜鼓舞的发生、发展,经历了雍正六年的形成期、清朝末期的成熟期、文革时期的冷落期和改革开放后的振兴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田林瑶族铜鼓舞曾经多次到县、市、自治区参加各类演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获得了极大的荣誉

舞姿翩翩

  跳田林瑶族铜鼓舞时,要有两个鼓面直径大约在45厘米的一大一小铜鼓(大者为公鼓,小者为母鼓),一个鼓身长约80厘米、鼓面直径约30厘米的长鼓(木鼓),还要有长号(即长唢呐)、唢呐、笛子、小鼓、锣、钹等。

  田林瑶族铜鼓舞主要有起鼓、祭鼓、打鼓、埋鼓等4个方面的内容。 

  起鼓又叫请铜鼓。每年的年三十晚(或正月初二),由村屯中的寨老会同三四人到村寨里秘密埋藏铜鼓的地方,把铜鼓挖出来,抬回寨老的家中,用煮粽子的水将铜鼓擦洗干净,粽子水既可以去掉土里的泥气,又可以保护铜鼓,还能把瑶族人的喜气、吉利的心情传递给铜鼓。洗净之后检验铜鼓的颜色,通过颜色来判定当年年景的好坏,然后敲铜鼓三下,表示起鼓仪式结束。

  起鼓之后要举行祭鼓仪式。祭鼓时将铜鼓、木鼓、鼓架、鼓槌摆放在岑王大将军庙中,用碗盛酒放在鼓面上,上香、上供品(鸡、糯米饭、鸡蛋),由寨老诵经祝祷、烧纸钱、验鸡骨(鸡骨卜),仪式毕,将铜鼓、木鼓由庙中抬到平地架好,由寨老先打一轮铜鼓,之后就可以打鼓跳铜鼓舞了。

  打鼓在瑶话中叫做闹年打铜鼓,一般从大年初一(或初三)开始,到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结束。第一趟鼓一定要由寨老开头。打鼓时,寨老将击打铜鼓的鼓槌拿在嘴边默念、祷告,然后敲打铜鼓,由一人或两人起舞击打长鼓(高悬的木鼓),一遍之后便可由村中众人随意敲打。闹年打铜鼓即是铜鼓舞,包括有打长鼓、圆圈舞、迎春舞、扁担舞、丰收舞等。

  打长鼓是田林瑶族铜鼓舞的核心部分,有单打和双打两种形式,长鼓合着铜鼓的节拍,舞者踏节而舞,舞中击鼓。节日的欢乐、个人技艺的展示是打长鼓所要表达的情绪。

  圆圈舞是由青年男女牵手绕圈而舞,取团结、齐心、相连之意。

  迎春舞则由男女青年手执一短红绸巾走穿插队形,以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

  跳扁担舞时,男女青年各为一组,每组有两人蹲立手执长扁担的两端做开合的碰击,舞者在扁担的开合之间跳跃起舞,情绪热烈,有狂欢的色彩。

  丰收舞则是由男女青年每人一手拿杯一手执短红绸巾在队形变化之间做互相敬酒之状,表示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喜悦以及对来年丰收的祝福。

到了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一年一度的铜鼓舞就要结束了。此时,由寨老将铜鼓放在厅堂上用香、酒等祭祀品祝告后,悄悄地把铜鼓背到野外埋藏起来,留待来年跳铜鼓舞的时候再来起鼓。

铜鼓舞

林铜鼓舞,多在春节和庆丰收时表演。铜鼓是古代岭南壮族和西南各兄弟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岭南西部的广西盛产铜,《旧唐书·地理志》说:铜陵县汉属合浦郡,“界内有铜山”。《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八记载:“铜山,昔越王赵佗于此山铸铜。”东汉马援南征时曾获得大量的“骆越铜鼓”。由此可见,壮族先民是较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壮族地区铜鼓的纹饰特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粤桂式的铜鼓,其纹饰是中原地区商、周时代习见的云纹、雷纹、席纹等,另一类为滇桂式型的铜鼓,有翔鹭纹、舞蹈纹、划船纹等,民族特点较为浓厚。晋朝人裴渊《广州记》(转引自郑师许《铜鼓考略》有:“俚僚铸铜为鼓,鼓为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镲,执以叩敲,叩竟,留遗主人也。”铜鼓纹饰上的舞蹈人象和史书上的记载,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在铜鼓铸成时招致亲朋,欢乐舞蹈的习俗。古代铜鼓是部落统治权力的象征,到明、清两代时,广西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部落首领地位衰落,铜鼓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只作为一种乐器流传于民间了。

史书有壮族“亲戚宴会,即以匏笙铜鼓为乐”及“节会则鸣铜鼓”之载(清罗士琳著《晋义熙铜鼓考》)。这种习俗至今还在田林村寨中流行着,每当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群众便兴高彩烈地抬出铜鼓来敲击。每村的铜鼓队,由音调高低不同的两面公鼓和两面母鼓组成,公鼓的体积较小,音调高亢,母鼓体积较大,音调低沉。敲击时,四个鼓手双手持竹片,右手击鼓心,左手打鼓边,节奏多变,音调谐和。春节期间的赛铜鼓,场面壮观,激动人心。铜鼓比赛以红水河为界,各村的铜鼓队,把自己的铜鼓扛上河岸旁的山顶上,双方隔河遥遥相对。比赛开始,各击鼓的健儿,精神抖擞,奋力敲击,鼓声震撼山川。助战的伙伴拿着草笠,为击鼓者扇凉鼓劲,呐喊助兴。围观的群众,满山遍野,夜间,火把串串穿流不息,场面异常雄伟壮观。比赛是以铜鼓声最响亮,打鼓时间最长者为胜,双方往往直打到铜鼓声哑,有一方认输为止。然后群众便心满意足的唱着山歌,排着长队,欢天喜地的返回寨子。

  田林铜鼓,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