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 ——以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为例(石莉)

 山湖微波 2018-04-15


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开启微信红包订刊模式

石 莉,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很荣幸参加了2017年8月26日-28日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组织的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观摩活动。作为目前全国最高级别的大赛,高中15位选手展示了现代文、文言文、写作、诗歌等课型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笔者想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在此次比赛中的呈现和落地情况。

 

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下,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形成基本共识,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纵观15堂参赛课,参赛教师大多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有高下之分,强弱之别。本文试着选取一些教学片段从四方面展开粗浅的论述。

1

一、诵读涵泳,培育语言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文课程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落实在语文课堂上,我认为首先应该强化诵读。山西选手执教《咬文嚼字》,采用师生合读、学生个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句式的不同,情感的不同,引导学生把握语言文字规律;执教《春江花月夜》的海南选手付辛,也很注重诗歌诵读,尤其是最后的师生分角色共读,教师甜美的声音、和缓的节奏,学生充沛的情感,师生入情入境,将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演绎得淋漓尽致。


陕西王成老师执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文时,有这样一个诵读片段:

 

师:既然是迷茫,你能带着你的感情把这个句子读一下吗?

  生1:读(你要到哪儿去呢?)

  师:这是一个问句,能不能把问句的语气再加强一点?

  生1:读(你要到哪儿去呢?)

  师:好,我们再叫一位男生。来,这位男生,你来点评一下刚才这位女生,她读得怎么样?

  生2:我觉得她读得有点快。

  师:有点快。你能慢一点,好好地读一下吗?

  生2:读(你要到哪儿去呢?)

  师:你再联系前面的这一节文字,读一读好吗?

  生2:读(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

  师:好,请坐。读诗的过程其实也是在读什么呢?读感情。我们这两位同学读得都不错。我也给大家读一下这几句,大家听有没有什么问题?

  师:读(那从林间出现的……你要到哪儿去呢?)我刚才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问题?你来说一下。

  生3:中国的农夫可能不是自愿的,可能是有点迷茫,但也有不甘。

 

王老师让学生反复读,读后评,评后读,教师读,学生评,结合得很自然。关键是,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能感知新诗的特点,建构起农夫的形象,与日常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适当的时候,能正确地运用语言。


除了诵读,要建构语言,还应该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入手涵泳、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义,丰富语言的积累。广西选手文莉莎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引导学生比较标题“装在套子里的人”和“套中人”哪一个更好,比较“装在”与“钻进”两个词的区别,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又画出人在圆圈里的图,表示囚禁、禁锢,形象生动,为学生巧妙建构了语言。


安徽选手单凌执教《秋歌——给暖暖》,有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师:“七月的砧声远了”,我把“了”改成“去”,大家自己读一下。

  (生自由读)

  生1:加“了”,显得舒缓、悠远。

  师:舒缓,你能再解释一下吗?

  生1:“远去”,“去”结束得太生硬了。

  师:就是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那加“了”呢?

  生1:“了”有一种缓冲。

  师:慢慢地,我好像站在这儿看着他一步一步离开,是这个意思吗?

  生1:是

  师:这位同学思考的非常积极。我们把“了”去掉或者换成一个“去”之后,有同学读出感觉上的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同学们感受一下啊,当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和我在看到一个过程,有没有区别?我看到的只是这个结果,结果就是一地落叶,结果就是空旷,结果就是一地落花,结果是他所说的可能什么也没有留下的秋天,和我看着它从前还是有的,到后面慢慢地没有了,他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想不想留下这些?想!可他能不能?情感大家能体会到吗?我们再齐读一下。

  (生齐读)

 

单老师通过换字,让学生触摸语言的不同温度,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对语言的细腻揣摩使人感受到语文在本色回归。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字意,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发现它的语言特征。”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领会作者这样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意图。 

2

二、有效提问,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课堂上关键的方式就是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可以是余映潮老师主张的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形式,“它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在教学节奏方面具有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形成动静有致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 


河北选手张春晓执教《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用三个主问题来领起全文的教学:

 

1.速读一、三、五节,勾画与刘和珍有关的事迹,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勾画能体现鲁迅先生对刘和珍其人其事情感态度的语句,说说刘和珍死了,鲁迅是什么态度?

3.中国历史上,刘和珍前后的猛士有哪些?


三个问题,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驱使其走向思维深水区,作深入的研读活动,实现思维发展素养的提升。


有效提问,也可以是逐步设问。重庆选手张磊执教《合欢树》一课,设置了如下的问题。

 

 展示史铁生微笑的照片,问1:“微笑是史铁生内心的真实写照吗?”

  问2:“微笑的力量是谁给予他的?”

  问3:“文章前六段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问4:“合欢树有什么意蕴?”

  问5:“面对合欢树,作者是什么态度?”

  问6:“作者为什么写日日看合欢树的小孩?”

 

问题设计看似多,但很有层次,前三个问题指向内容梳理和概括,第四、五个问题指向思想内涵和作者情感,最后一个问题指向写作意图的理解。问题呈现出逐步深入的梯度,抓住了行文脉络,一步步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学生思维在一步步发散,老师在适当的时机又聚合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很强。而且张老师充分关注学情,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稍微有难度的问题,让同桌交流;高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在层层推进,学习方法也在层层推进,课堂张弛有度,学生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师生对话也很好地启发了学生思维。


有效提问,还可以是适时追问。吉林选手杨虹执教《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时,请三个学生展示写作的“自己纠结的瞬间”,然后请一个学生起来点评前三个学生的写作,与学生有这样的对话。

 

师:我们请三位同学读了“自己的纠结”,你们觉得这三位同学谁写得更好一点呢?

  生1:我觉得是XX写得好一点。

  师:为什么?是因为你们离得近吗?

  生1:当然不是,我是一个非常客观公正的人。

  师:那把你公正客观的理由说给大家。

  生1:他把纠结的心理描写得非常恰当。

  师:但他们俩也有心理描写啊?我就想知道他的心理描写好在哪?

  生1:他的描写非常真实具体。

  师:难道他们俩不真实吗?把自己抄作业都告诉大家了呀。

  生1:可能是我听到他前面有一段环境描写,把这种心理烘托得更具体。

  师:哦,就是说,他的描写除了真实的心理描写之外,环境描写使他的语段更有文采……

 

从这个片段可以感受到,杨老师很善于追问,这种追问显得真实而平等,学生的思维在一点点打开,表达的欲望也一点点激发出来。

3

三、品鉴表达,形成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其语言艺术,进而体验作者的丰富情感,激发其审美想象,感受文章思想魅力,领悟作品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书面语言来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鉴赏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 


吉林选手杨虹执教《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展示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的文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就在沉默中灭亡。”梁实秋《中年》文段:“……到了中年,全变了。曲线还存在,但满不是那么回事,该凹入的部份变成了凸出,该凸出的部份变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张爱玲《天才梦》的句子:“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让学生阅读这些文段,查找词语、句式、修辞的独特用法,体会语段的文采,感受文章思想魅力,并引导学生运用口头、书面语言来表现美和创造美。不仅让学生收获知识,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在整堂课中,杨老师很注重让学生互评写作,学生自评前后写作,也是在促使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通过审视同学佳作,来启迪学生自我的写作;通过比较自己之前的写作和之后的写作,反观自己在课堂上的成长。


海南选手执教《春江花月夜》,让学生从前八句中任选两句描绘江南的夜色,又让学生按照“透过  (相关诗句)循着  月,我读出了  ”的句式,鉴赏月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都是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并用自己的书面语言去表现美。


新疆选手冯健执教《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时,提出“王者荣耀为何受人追捧”问题,让学生发表看法,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思考,又展示相关媒体评论,让学生在对比中,自然品出了观点境界的高低,审美鉴赏需求得到满足。而之后的练笔,让学生以台阶上的小草为话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是审美的创造。老师自己作品的展示,再次让学生获得了审美体验。整个过程中,执教者给学生传达的一种观念——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又何尝不是形成学生自觉的审美鉴赏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呢? 

4

四、寻根溯源,关注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安徽选手单凌执教《秋歌——给暖暖》时,一开始问学生,作者为什么给自己取名“痖弦”?这个问题设置得非常巧妙,它唤醒学生去深究每一个名字背后的意蕴。在与学生对话交流中,教师最终明确作家取名“痖弦”有两重意义:一是他喜欢拉二胡,二胡声音沙哑;二是他喜欢陶渊明,陶渊明有一把无弦琴。这样解释后,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名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堪称精妙。在课堂最后,引入歌德《玛丽浴场哀歌》、李泽厚的诗论、徐志摩《读雪莱诗后》,展示了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将学生引入到了一个高度,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到一定的诗理,给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阅读新诗、理解新诗的种子,在文化传承上,教师可谓煞费苦心。


江苏选手执教《长亭送别》时,引导学生朗读鉴赏人物台词,赏析《滚绣球》《端正好》《二煞》等曲子,让学生领略了曲词的特点,理解传统文化。最后让学生模仿《端正好》写一首崔莺莺迎接张生的曲子,尽管问题不是很严密,但也试图传承传统文化。


为何别里科夫既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还把全城的人装在套子里?广西选手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及时引入19世纪末的社会背景,说明19世纪末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专制恐怖统治对人民的迫害,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国度的文化,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们扎实的日常教育教学。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


  参考文献:

  [1]万永翔.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7,6A.

  [2]余映潮.主问题的教学魅力[J].语文教学通讯,2011,2.

  [3]胡家曙.高校语文教学课堂活动的再升级——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4,4.

  [4]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

  [5]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说明:本文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4月上半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