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是此人长寿,司马懿甘为人臣,三国历史或是另一番格局

 besunnyaR 2018-04-15

三国时期,最让后人有“报应不爽”之感的大约便是汉魏禅代与魏晋禅代了。曹操身居汉相,先后逼死伏皇后及其皇子以及董贵人,后由其子曹丕正式代汉;而两代之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夺权,后经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两代三人废曹芳、杀曹髦,最终取代曹奂建立晋朝。

新《三国》中的董贵人

后人哀汉之不幸的同时难免又复哀曹魏之幸。曹操欺凌汉帝固然非臣子之道,然而从曹芳至曹奂三代君主的悲惨境遇同样令人唏嘘。历史虽无法改变,但纵观司马代魏的漫长过程,却又难免让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多疑如曹操,为何不诛杀司马氏以绝后患?这个问题或许并不那么难回答——司马氏之僭位,很可能并非出其本心,也实在是时势使然。相比于汉魏禅代,魏晋禅代的随机性实在要大得多。

曹操与司马懿若泉下有知,不知会聊些什么

以“狼顾之相”而闻名于后世的司马懿,在其年少时也曾有着与诸葛亮相似的隐居经历。不同的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出山,而曹操欲征召司马懿时却吃了个闭门羹。《晋书·宣帝纪》记载:“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

吴秀波饰的司马懿这一狼顾之相也是绝了

这里的“帝”指的是司马懿,“魏武”指的是曹操,《晋书》以晋朝为正朔,不同于《三国志》,单一的一个“帝”字便是“晋帝”。司马懿拒绝出仕时正值建安六年(201年),这一年司马懿二十二岁,而曹操刚刚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正值意气风发之时,对司马懿不应召之事也不甚以为意——魏、晋两大王朝奠基人的会面,也由此整整晚了十二年。

司马懿年轻时也颇有傲骨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遭遇了另一场人生中的大战役——也是曹操一生所遭遇的最大败绩:赤壁之战。也就在这一年,曹操以“若复盘桓,便收之”的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征召司马懿时已经年过半百,这一举措与其说是为扩充自己的智囊团,更不如说是为其继承人培养谋士。而这一时期司马懿也的确屡献奇策,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征蜀之策。

真正给予司马懿机会的不是曹操,是曹丕

赤壁之战后,孙权借南郡于刘备,荆、扬二州形成孙刘联盟。后刘备平定益州,三足鼎立之势初步形成,此时的曹操则挥兵西进平定了雍、凉之地。当是时也,司马懿立刻向曹操进言征蜀之策:“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

刘备平定益州,的确是不义之兵

这一征蜀之策一方面凸显了司马懿的战略眼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司马懿对曹氏的忠心——如果司马懿在其壮年时便有僭位之心,自然是不愿曹操迅速统一天下。然而曹操以“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为由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终于失去了其有生之年最后一次一统天下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便是曹操先辜负了司马懿的才华。

曹操若听司马懿之言,可能就没有三国了

不过司马懿毕竟雄才大略,曹操也认为其并非久居人下者,以至于对曹丕直言“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反倒是曹丕一向与司马懿交好,每每保全。曹丕受禅建国之后,蜀汉与孙吴经夷陵之战最终再次达成同盟,对于曹魏来说东吴西蜀的战略格局已然形成,曹魏的国防由此立足在同时保障东线与西线安全的基础上。曹丕深知司马懿之才能,对其的器重几乎可与刘备分荆州与关羽相比。亲征孙吴,曹丕在给司马懿的诏书中对其赞扬至极:“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同时又言:“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曹丕与司马懿一人负责东西一方战线的部署,一直到曹丕病逝都没有改变。

如果曹丕长寿,三国历史也会有另一种可能

“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如果司马懿在此时离世,曹操父子与司马懿的君臣之恩恐怕也会传为一段佳话,而之后情势异变,恐怕也不是司马懿所能设想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