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专题史

 dongchang 2019-02-04

汉末州牧割据

官渡之战及曹操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形成

魏、蜀、吴的兴亡

三国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汉末州牧割据


东汉灵帝刘宏时期全国十三州范围


东汉建安三年(198年)群雄割据图


 东汉末年,由于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终于激起大规模的民变──黄巾起事。黄巾虽没有直接灭亡东汉,却造成州牧割据,加速东汉的灭亡。


 黄巾起事后,全国大乱,地方豪强及州郡都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当时东汉王室自身无力平乱,不得不依靠地方政府和豪强的武装来镇压黄巾起事。后来黄巾主力虽然消灭,但馀部仍很活跃,汉室只好继续借重于地方势力。原来汉代自武帝时起,即分全国为十三州部,设刺史,属于监察官性质,州本身还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在镇压黄巾主力之后,灵帝把刺史改为州牧,而使州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域,赋予州牧以军务、政务大权,因而造成地方势力坐大及州郡割据的局面。


 黄巾之乱后,先后有董卓挟持献帝、各州牧联兵讨董卓及李傕、郭汜之乱等。地方州牧各自拥兵,发展势力,甚至互相攻伐,形成全国性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主要割据势力有袁绍、曹操、袁术、刘表、孙坚、吕布等。自此,东汉的一统江山陷入四分五裂,汉室已名存实亡。


 中国有「饮鸩止渴」的成语,意谓乱用方法解决眼前的紧急问题,却因而带来更大的祸害。鸩相传为一种雀鸟,其羽毛有毒,混入饮品之中,喝之即死。东汉朝廷为荡平黄巾,是为了止渴,却不思改革弊政,反而利用地方力量镇压,实在无异于「饮鸩」,灭亡自是势所必然。 


官渡之战及曹操统一北方



浮世绘中横槊赋诗的曹操



官渡之战图 


东汉末自黄巾暴动后,诸州牧郡守纷纷割据称雄,逐鹿天下。在当时各地的割据势力中,以北方的袁绍、曹操这两股最具影响。袁绍(?-202)出身于四代三公的豪门世家,初为司隶校尉。废帝时带兵入宫尽诛宦官,后又号召各地起兵攻董卓(?-192),并据有冀、青、并三州,成为最强大的军阀。曹操则佔有兖、豫二州,并迎汉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曹、袁二人是当时北方两股最大的割据势力,为了争霸天下,双方难免一战。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率十万军队大举南下。八月,袁军接近官渡(今河南中牟北),曹操也立营相抗。时袁绍兵多粮足,但他刚愎自用,其军粮屯于乌巢(在官渡东北面)却无重兵把守。曹操虽力寡粮乏,却当机立断,採用各个击破和偷袭粮屯的战术,亲率精兵五千夜袭乌巢,烧毁了袁军的全部军粮。于是袁绍军心大乱,曹军乘势出击,大破袁军,歼敌八万。袁绍只带了八百骑兵逃回河北。


 官渡之战是曹氏割据势力存亡之关键。通过战争,曹操消灭了劲敌,保存了自己,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其后数年,曹操先后消灭了北方其他主要的势力,将北方大致统一起来。


 中国历史上,群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看起来是军事上的较量,但某种程度上却是「性格」之间的角力。要在竞争之中脱颖而出,不光是靠客观条件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克服自身性格上的弱点及发挥自己性格上的优点。看完曹操和袁绍的决战,相信大家必定会有所体会。 


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形成


张旺:隆中对


赤壁之战示意图


苏东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自古以来,在中国参与「逐鹿中原」游戏的人,目的只有一个──荡平群雄,雄霸天下。东汉末年的军阀自然不会例外。


 曹操在消灭袁绍势力、统一北方地区之后,进一步想统一全中国,故积极练兵备战,以便南下剷除其他割据力量。当时在南方比较值得重视的势力,主要有两股,即孙权和刘备。孙权继承父孙坚、兄孙策之业,据守江东,兵精粮足,为曹操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刘备当时虽投靠荆州牧刘表,寄人篱下,但曹操老早已认定刘备是「天下英雄」,必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为了消灭孙、刘等势力,曹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率二十万大军南下荆州。当时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投降,使曹操轻易取得了荆州,严重威胁江东的孙权。而刘备亦兵败长坂,被曹军日夜追赶,形势危急。刘备遂派军师诸葛亮到江东,说服孙权,联合双方的力量,共同抗曹。孙权接纳其计,乃以有「美周郎」之称的周瑜为主帅迎敌,与曹操在赤壁决战。


 双方交战时,孙、刘联军利用「黄盖诈降」、「火烧连环船」之计,大破曹军,曹操狼狈北返。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孙权、刘备亦各自发展和巩固势力,三国鼎立的局面渐告形成。


 赤壁之战是继官渡之战后中国历史上另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战前,曹操是强势,孙、刘是弱势,但结果却是「强」为「弱」所败。所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如我们要学习在逆境和劣势之中沉着应付、转弱为强、反败为胜,赤壁之战确是立身处世的必读教材。 


魏、蜀、吴的兴亡


唐代画家阎立本笔下的汉昭烈帝 刘备画像


吴大帝 孙权画像


魏文帝 曹丕画像



三国疆域图:■ 绿色为曹魏疆域■ 黄色为蜀汉疆域■ 红色为孙吴疆域


三国(各州)政区示意图


晋吴对峙图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汉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去,其子曹丕(187-226)废汉献帝为山阳公,东汉至此灭亡。曹丕登上帝位,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建都于洛阳,是为魏文帝(220-226)。次年,刘备也称帝于成都,改元章武,是为昭烈帝(221-223),史称蜀国或蜀汉。孙权曾称臣于魏,被封为吴王,建元黄武,后在公元229年亦自立为皇帝,建国号吴,改元黄龙,都于建业(今江苏南京),是为吴大帝(229-252)。中国就这样正式进入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


 魏蜀吴三国,除了各自发展经济、文化外,亦多有战争,当中较著名的有吴取荆州及擒杀关羽、蜀吴猇亭之战、诸葛亮「六出祁山」等,但最终能统一天下的却是司马氏的晋。


 蜀国自诸葛亮死后,朝政不振、国力衰颓。景耀六年(263年),魏大将军司马昭(211-265)派邓艾(197-264)、锺会(225-264)等,分兵三路大举攻蜀,后主出降,蜀汉遂被魏国所亡。


 魏国方面,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死,明帝(226-239)继之。大权逐渐落在大臣司马懿的手中。景初三年(239年)明帝死,由宗室曹爽(?-249)和司马懿共同辅佐齐王曹芳。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曹爽等。此后魏帝徒具虚名,朝中由司马氏一家专政。嘉平三年(251年),懿死,子司马师(208-255)、司马昭相继执政。至蜀国被灭后,司马氏的势力更猖狂,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236-290)遂废掉魏元帝(260-265),自称皇帝,建国号晋,仍都洛阳,是为晋武帝(265-290)。魏国至此也亡了。


 吴国自神凤元年(252年)孙权死后,内部因宗室、大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朝政一片混乱。尤其是到末帝孙皓(264-280)时,骄奢淫逸,国政日非。天纪三年(279年),晋军由杜预(222-284)等率领,分六路大举攻吴。天纪四年(280年),孙皓出降,吴亡。至此,东汉末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割据形势终告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为西晋重新一统所代替。


 三国鼎立之局面虽然为时不长,但因后来出了一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使有关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故事广泛流传。今天,有关三国故事的漫画、电影、电子游戏、电视、评论等仍然不时在中国,甚至其他国家掀起热潮,形成一股「三国热」。三国人物的智谋,更被广泛地提倡及应用于商业社会之中,可见「三国」二字,已远远超出了历史的范畴,并不断地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看来,这就是三国智慧的充分体现吧! 


三国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河北邺城三台遗址中的邺城(曹魏五都之一)复原图。


古日本邪马台国卑弥呼女王遣使访魏路线图(图/geocities)


魏明帝曹叡赐予卑弥呼的“亲魏倭王”紫綬金印


东吴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遣卫温出海寻找夷洲,据说即台湾。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的文辞都是独创的。建安七子当中,除孔融与曹操不睦外,其他六人都归顺曹操幕下。孔融被曹操斩杀后,曹丕仍以重金向天下广征孔融的文章。


 三国时期虽然短暂,但其经济、文化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却有很重要的地位。


 曹操认为「夫定国之术,在于疆兵足食」,故在建安元年(196年)即募民屯田。除了屯田之外,曹魏又注意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开闢良田,发展手工艺、商业。因此北方遂由东汉末军阀混战时期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变而为「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在蜀汉,主持政务的诸葛亮十分注重粮食生产。他分兵屯田,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因此蜀国的经济得到很快的发展,出现了「田畴闢,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据载,蜀地之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常有一千多人在维护着,成都「家有盐泉之井」,蜀锦更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孙权统治东吴达五十馀年,他对农业生产也甚为重视,曾针对江南人口少、生产落后、大片土地尚未开发的状况,实行了屯田。当时江南地区已经普遍採用了两牛一犂的耕作方法,稻田产量亩可收四斛。吴国的冶铁、煮盐业颇为发达,青瓷製作更是其著名的特产。为适应水战和江海交通之需要,江东的造船业有了重大的发展,建安郡的侯官(今福建闽侯)是重要的造船中心,设有典船都尉,监督罪徒造船。海路经常远航于东海、南海。大秦(罗马帝国)的商人亦通过南海来到吴都建业进行贸易。


 至于文化方面,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皆极具文学才华,并称「三曹」。曹操、曹丕在位期间,又大力发展文学,故曹魏有很出色的文学成就。此外,清谈玄学在曹魏的晚期,亦日益流行起来,对中国的哲学有深远的影响。各国对于文教、科技事业都十分重视,著名学者如虞翻、陆积等皆东吴名士。其中虞翻所写的《易注》,流传至今,为后人治《易》提供重要资料。相传蜀相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为当时十分先进的运输工具,可惜已失传。医学方面,华佗的医术,至今仍为后人所传颂。而魏甘露四年(259年),医学家皇甫谧撰写了中国的针灸经典──《针灸甲乙经》,对中国针灸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认识三国时期的经济与文化,我们不禁要感叹道:「三国原来不只军事那么简单。」 



野史


三国之成就不比「大一统」政权差 

一阳生


张旺作品 葛亮


 三国鼎立之局面虽然为时不长,但却成为后来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割据分裂时期之先声,故历史上多合称为魏晋南北朝。它与春秋战国、五代十国及后来的宋辽夏金,均为历史上著名的割据、偏安、对峙之乱世。同时,三国鼎立时期继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再次表明,列国竞争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推动,并不亚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时代。试观三国时不仅北方经济有所发展,而且东南、西南地区都得到大大的开发,当时思想活跃、学术繁荣、人才辈出,比起西汉后期、东汉后期死气沉沉的「大一统」不知要进步多少。而后来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无论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均不比三国强。职是之故,论及历史上一统或分裂之作用时,极宜进行具体的分析。 


本文转载自:中华万年网 历史

http://www./trad/history/index.htm


楷书《隆中对》欣赏



根据《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建安十二年(207年)冬,徐庶受驻军新野的刘备器重,推荐刘备寻访“卧龙”诸葛孔明,刘备“凡三往,乃见”,前两次到隆中(今襄阳市古隆中或南阳市卧龙岗)拜访诸葛亮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因荆、益二主皆弱,构想战略计策,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结好孙权以为援,继而待天下有变图取中原,成霸业,兴汉室。刘备听完表示“善”。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种种攻略皆基于此。——隆中对 维基百科



诸葛亮《诫子书》



三国君主世系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