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2017中考作文题解析 佳作点评

 cuimingzong 2018-04-15

               张豪

【说 明】

真可谓心有灵犀不点也通,中考结束不久,我收到了张豪的一组文章,内容是关于2017中考作文的,有老师的文题评析,也有学生的佳作赏读,正好与上期“王老师教作文”的内容《2017高考作文题解析》形成系列。巧的是两期的作者都是对语文教育境界有较高追求并在中学语文界已小有名气的市语文名师基地的师兄弟。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名师所共同具有的专业自觉与学术素养。名师,也应该是“鸣师”,该发声时则发声,且应发人之所未发,道师之所应道。很欣慰,也很欣赏。特此推荐。(王伟娟)

作者张豪,高级教师,上海市江宁学校副校长。上海市名师后备人选,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编订组成员。上海市普陀区第一、二、三、四届语文学科带头人。参编《语文教学境界的追求》、编著《语文太重要——初中现代文赏析》等,有专著《从遇见到发现》出版,多篇论文、课题研究获奖。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普陀区首批“拔尖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真题回放】

题目: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考题解析】

“埋下”初中写作教学改革的“一颗种子”

——上海市2017年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张 豪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作文命题保持多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坚持“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也一如既往地关注学生成长,希望考生从生活体验与成长感悟角度。题目设计了一定的限制条件,鼓励学生在思辨基础上记录心灵成长,抒发真情实感。

概言之,聚焦核心素养,关注成长过程,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中保持变化

上海中考要兼顾毕业考试与升学选拔,既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又要体现甄别选拔功能,所以命题一方面保持较为稳定的形态,以利于指导教学。另一方面命题思路与设计须趋于灵活开放,以利于考生充分展示个性能力素养。回顾近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基本保持了较为一致的命题方向,较为稳定的命题形式,较为统一的题目呈现方式,但年年都有变化,让人初见感觉意外,细思又在意料之中。

2013年《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开始,上海中考作文题目中出现了“,”,标示着题目限定条件的增加,随后2015年《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2016年《没想到,真没想到》,今年《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题目带“,”,由两个部分组成,有限定(这样,且“就这样”),延续了近年来命题思路,题目样式基本一致。题目中的“这样”还明显呼应了2014年《这里也有乐趣》中的“这里”,“就”的强调意味又呼应了“也有”,“不止一次”(2015年),“真”(2016年),体现了对审题能力的较高要求。

但是,与近几年明显不同的是,一改平实直白的风格,“埋下一颗种子”增添了文学意味,且“种子”不仅是比喻,还可视为双关:什么“种子”?实指还是虚写,怎么定位?如何“埋下”?这些都要经过认真思考。

二、限定中保留空间

多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指导思想是:不设审题障碍,要让学生有话说、说真话。但是,在命题过程中,人们发现“审题障碍”没有一定标准。按照常理,难易程度是衡量测试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中考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命题时应有一定难度的把握,这对命题的适切有效性提出较高要求。因此,题目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更易于引导学生审辨题目条件之间的关系,不同学生作文也易于呈现不同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近几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目的限定条件有明显的增加,今年中考结束后,诸多评论评析都 发现“就这样”“埋”“一颗”“种子”颇费思量,提出:“这样”是“什么样”?“埋”和“种”有无区别?“种子”是什么?尽管命题者并不一定有这么多思虑,但《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这样的题目显然与2015年《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2016年《没想到,真没想到》有了明显变化。

好在,这样的限定其实并不阻碍考生的思考。一般而言,初中作文可概之为以“我”为中心,以家庭、学校、社会为范围的“成长”记录。学生面对这个题目,会从“种子”自然联想到社会实践、相关课程、旅游、劳动等学习生活活动,会联系到家庭、学校、社会各种经历中获得的体验,还有的学生也会将“种子”转化为成长、梦想、心愿等主题,表达自我对于善恶、美丑、爱恨、热忱与冷漠、顿挫与奋起的认识,应该有话好说,有内容可写。

三、方向上给予指引

中考作为“高利害性”教育考试,涉及学校人才选拔、考生切身利益,命题的公平性首先体现在命题的科学性、有效性上。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好的作文命题必然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四个维度,必然是注重能力和素养的考查,题目不仅仅是对学生一般写作能力的功能定位,更是对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指引。

按照上海目前采用的作文评价标准,通常三大块指标:中心与材料、语言、思路与结构,其中“中心与材料”的最高标准表述为:切合题意、中心突出,选材恰当有新意,感情真挚、内容充实;“语言”方面:语言流畅、简洁、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思路与结构”上:思路通畅、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详略得当。姑且不论这个立足于文章学基础上的标准是否合理,只从评价效度看,还是有变革的空间。

近年中考作文强调“我”,有自我审视,对外交流的意味,似有淡化学生“虚假作文”“滥情作文”的用意。而深究《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这个命题,会发现其中显现的深长意味。强调“这样”,需要学生予以界定是“什么样”,对表达的情境设计有潜在的要求。“埋下一颗种子”淡化人称要求,需要确立交流对象,设置相应场景。“种子”的意蕴需要开掘,表与里、大与小、虚和实的处理使得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层次。细思量,这个题目对写作表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是有指引作用的。

四、思维上体现思辨

写作在于表达,是作者通过文字建立起自己与世界的关联,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情感与认识。往往一名作者的笔端叙写事件、人物,但文字背后却隐藏着自己对世界的观感与认知,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的识见。从初中生的角度来看,学生通过通过取材、构思、分析、综合和加工等写作活动反映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表现自己的的学习质量和生活境界。

高明的作文题一定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在审视、体察过程中进行思辨,进而促进学生精心组织材料,以书面的形式演绎对题目的理解、表达对生活的认识、表现语言的素养。会思辨的学生写出的优秀作文必然是有思考层次、有认识转换、有感情表现的。

我认为《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给学生思辨提供可能:选择什么材料,怎样用书面语言表达审美信息,表现怎样的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具有批判性思维、善于思辨、有语言敏感性的学生,必然会对“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有自己的思考,在作文中呈现出自己对生命、社会、环境的认识,表达出自我在认识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五、内容上鼓励创新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今年作文给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一定挑战,难度比往年有所加大。不管是审题立意,还是思路结构、选材谋篇的设计,学生从判断题目开始,及至作文的整体结构与过程安排,需要表现出自己对于“这样”而非“那样”的认识,要呈现自己对于“种子”形象内涵的确立,的确需要花费心思。

题目的诗意(或曰文学性)表述的本身已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那就是引导考生关注自己的成长,鼓励考生有情感地写作。而要表达这种诗意,必须能够领会命题者用意,发现生活中平凡事件背后隐藏的意味,在内容上有所创新,表达自我对生活的认识,展现自己对人与事物的真挚情感。

依照本人教学经验,估计有不少这样的作文:简单记叙种花养草、育苗种树,不对“种子”蕴含予以开掘的作文;一味叙写事件、描述人物,然后冠之以慈爱、善良、美丽、努力、奋斗、探索……“种子”的作文;简单交代事件、描写情景,然后空泛抒情、讴歌“种子”的作文。这样的作文不受好评。

当然,我们应当正视现实。我一直认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几个显见的问题:宿构的问题——反复操练则成模式套路;套作的问题——学生集成自己的“材料”,考试时以为万能,直接套用在文中;语言的问题——教师为使学生作文文笔华美而一味引导语言夸饰,反使学生作文累赘浮夸而不自知;思维的问题——片面强调“文笔”和“材料”以求套用,学生面对文题,思维混乱,表达失当……

而作文命题者的窘迫恰在需要规避学生宿构,规避曾经的命题,规避可能的风险,规避“好评”背后的腹诽。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套作不止,常态下初三备考更有教师鼓励套作,这给命题增加开放性包容性提出考验。

那么,不妨对于今年中考作文命题给予好评:为考生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表现出优秀的审辩思维能力和语言素养;更突出考查思维水平与语言能力,引导学生作文呈现出语文核心素养;对作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给予了较为明确的指引。

希望“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一颗初中写作评价改革的“种子”。

【佳作赏析】

佳作一:阅卷评分(58)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应届初三考生 徐诺

她,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每个学期都会精心准备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那一次,她眼中微微含笑,轻启贝齿,向我们隆重地推荐了荷尔德林的一句话: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句话似乎在我的心中埋下一颗语文的种子,一颗诗意的种子……(开场有诗意之人、诗意之句,引出“诗意的种子”,而“似乎”表明并未“埋下”)

尤其今年春天,某天正值课中,春雷阵阵,雨声大作,老师竟中断了课堂,邀我们关灯听雨。教室里静静的,突然又一声霹雷,惊心动魄地打了下来,轰隆、轰隆,瞬间金戈铁马声盈屋,大雨随之倾泻而下,叮叮咚咚,颇有些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再写诗意之景,引出诗意之情。活用所学《马来的雨》文句,展现学习所获,再显诗意)

静赏,静听,那诗意——这雷不单单只是一个“雷”字罢了,是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的钟声;这雨不仅仅只是一个“雨”字罢了,是一个生命赐给另一个生命的洗礼。(形式上用整句,情感上有提升,表现自己对诗意的理解,似乎开始“埋下”)

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或许这才是语文,不是题目,不是分数,是用心地感知与新的发现,是虔诚地思考与美的眼光。就是在大自然的馈赠,老师的引领下,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诗意的种子。(点出“埋下”,实则正是将“这样”“埋下”的过程生动表现出来)

放学后,未带雨伞,就这样将十里细雨跑成一掠眼的白烟,似乎有种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洒脱,竟有了分诗情!(诗意既已“埋下”,必然有所体现,此一也)到了公交车站,头顶上却多了一方庇护。原来是一个陌生的阿姨,她亲切地对我笑了笑,“小朋友,没带伞吗?”她又关切地问我坐哪一辆公交车……(淋雨之苦,却得陌生人遮雨庇护,体察的是诗意,此二也)

我注意到她的眼里满是柔和的笑意,伞向我微微倾斜着,她的儿子,也甜甜地对着我笑……后来她还热心地提醒我公交车来了,怕我淋到雨,一直将我送上车。我低声道过谢,倚着车窗,含着笑意向她们挥手告别。她们撑着伞,向着我,微微地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又有进一步的理解,着力表现诗情画意,诗意之三也)

静观,静思,那诗意——这是一个陌生人对另一个陌生人自然的善意,这是一个陌生人对另一个陌生人真诚的谢意。我忽的想起那年冬天,屠格涅夫握起乞丐的手热切地喊道“兄弟”。或许就是在这样的爱中,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埋下”是一个动作,也是一个过程,正是这样的理解诗意,使得“埋下”变得贴切踏实)

我盼望着,或许有那么一天,我的文字也会在他人心中埋下一颗诗意的种子;我撑过的一把伞,让过的一次座,也会埋下一颗爱的种子.....(诗意不是简单地空泛地表达,而是扎在心田,生出根须,开出花朵。结尾延展到未来,是思考,也是想见,留下诗意。)

篇末总评:

考场作文,不易。时间空间限制实则是对思考行文的限制。在这样的题目下,“就这样”怎么确定?“埋下”是怎么样的过程?“种子”又是怎样的?作者选择的“诗意”最易流于空泛,且要将诗意“埋下一颗种子”,着实不易。但小作者却将“诗意(栖居)”转化成课堂上听雨赏诗意、课后淋雨品诗意的过程,且有了一个似乎悄悄“埋下”的过程,并安放、静候、期待,乃至生长。实为佳作!

佳作二 阅卷评分(55)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应届初三考生 郁佳骋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埋下一颗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后来的后来,它终会开出绚烂的花朵,开出令我们引以为豪的花朵。(好大的定位——中华文化,真是冒险)

行走在老街,匆匆的脚步叩响了石板铺砌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老店,砖雕木刻的窗棂门楣,斑驳泛白的墙面,又似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记。(直接展开画面,“老街”暗合文化传统,交代地点)

不知不觉走到小巷的尽头,眼前一座灰白的两层小楼,门板上写着“说书”二字。“说书”?我很好奇,忍不住停下脚步向里张望。楼里其实就是一间装修简陋的茶室,几张油漆斑驳的四方桌配着旧椅,窗口下是一溜排开的塑料水瓶。“好复古啊!”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前来听说书的人还挺多,但基本都是老人,三三两两的坐在桌前,手捧一杯温热的香茗,小口小口地嘬着手中的茶。想想也是,除了我这种因为好奇才闯入的游客,当地的年轻人怎会愿意来这种简陋又无趣的地方呢?(接着叙写事件,交代被吸引、生疑问的过程)

茶室正前方的长桌后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看来他便是这里独一无二的“名嘴”了。他身着青色衣衫,戴着一副圆框眼镜,只见他瞪眼挑眉,惊堂木“啪”地一声一拍,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老先生坐定后精彩的故事便开始娓娓道来,他声音总是不紧不慢,却又声声落地,扣人心弦。台下的听众们随着故事情节时不时的轻声谈论几句,似在细细品味,显然已深陷在说书的魅力之中。(因为好奇,自然对此地、此场景、此处人物有了细致观察)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惊堂木“啪”的一声,再次一拍,惊醒了沉醉其中的满堂宾客,顿时不大的屋子里响起喝彩声。(戛然而止,是详略安排的需要,却将“埋下”的过程在此点明)

原本只是来看热闹的我也看呆了,那张长桌的后面仿佛又是一方精彩的天地。望着他们,我竟有一种穿越在两个时空的错觉,仿佛自己置身一个久远的年代。(暗指“埋下”)

就这样,我埋下一颗种子,埋下了一颗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点题指明“埋下”)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开始不再满足于这种午后悠闲时光,传承人也可以用“青黄不接”来形容,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节节败退,这些古老的民俗文化渐渐被世人所遗忘,故而退出历史的舞台。其实,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这不仅是几代人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展开联想,但似乎刻意而为)

我不禁庆幸自己当时的好奇,因为好奇才让我领略到了之前从未看到过的艺术形式,才让我决定埋下这颗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原来在这里挽了回来,将“种子”的意义揭示出来)现代文化固然令我们年轻一代追捧,但传统文化更值得我们去传承。

就让这颗种子渐渐成长,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结尾收束,呼应标题)

篇末总评:

初中生作文最容易大而不当,失之空泛,但此文给人意外。虽然开篇定位“中华文化”,但很快引出游走老街、听艺人说书、品味老街风情背后隐藏的传统文化,进而思考民俗流散背后的文化传承问题,指向现实。至此,“种子”“埋下”的过程就被完整显现。开头结尾虽有模式之嫌,却在主体部分以较好地表达过程让人读有余味,文章表现的主旨也就不显得“大”和“空”。

佳作三 阅卷评分(54)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应届初三考生 王沁夏

冬去春来,四季轮回。

就这样,我埋下的爱的种子,已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把爱传播到远方。(开篇点题,直指主旨)

那年春天,奶奶带着我去春游。刚吃完午饭,我们坐在草地上。我趁你还在慢条斯理地理着东西,悄悄地钻进油菜花田。阳光灿烂,我失神地看着那一朵朵金灿灿的小花,不禁越走越远。回头一看竟没了你的身影。眼前是无边无际的花海,而我似乎成了被遗忘在花中的异类。我哭了起来,又累又怕,竟睡着了。一觉醒来,夕阳已照在山头,我直起身看见你在不远处,一遍遍唤着我的名字。我扑进了你温暖的怀抱,你看着我,目光柔柔的,像是阳光。(叙写事件,铺设画面。迷失之际,“目光”有爱)

那目光,深深地扎进我的心里。我想起你教我念诗时,眼神里的得意与骄傲:你带我看花时,嘴角噙着的孩童般的微笑;想起夏夜纳凉,你温柔地看着我,用蒲扇扇出的清风送我入眠……(展开联想,一次次“想起”,眼中有爱)

后来,父母接我回上海。斜阳浅照,你俯下身,理了理我额前的乱发,揉了揉我哭得红肿的眼睛,说道:“囡囡,跟着爸妈,要乖啊。”一件件往事涌上心头,你在我生命种下的那颗爱的种子生根发芽。(爱的“种子”不知何时“埋下”,但悄然生根发芽)

我明白了,爱,能给人带来是多么美好的感觉。我想把这份爱的种子传递出去。(“埋下”的“种子”继续生长)

母亲节,把亲手采摘的花同心意一起交给母亲;班级里,我试着用笑容感染每一个人,热心地答疑解惑。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马路上一次次热心的指路,敬老院里的嘘寒问暖......

还有一次次的挑灯夜战,穿梭于知识的海洋,只为让那些爱我的人,能快乐,不再为我操心。

在人生的路上,我就这样播种着爱的种子。蓦然回首,我埋下的种子已然开成爱的花田,香气弥漫,金灿若阳光。(“埋下”的种子,变成更多的“种子”)

我的世界因爱而简单美好。

篇末总评:

此篇可视为典型的考场作文,在整个行文过程中有整体设计,不仅有较好的层次安排、语言表达,而且人、事、景、情互为映照,使得文字流畅有感情。但似乎急就而成,开篇点题显生硬,中间交代“爱”的来由、表达对“爱”的理解、体现“爱”这样“一颗种子”的“埋下过程”都显得较为局促。但正是这样的略显不足,倒也显出不俗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亦属佳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