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表面上看起来都在讲神话,因为这与中国上古史 有密切关系。这一篇的内容,在现在说来也是最时髦的,因 为美国方面的研究发现我们的神话古书《山海经》所讲的地 理环境,证实大禹治水到过了美国。所以《山海经》变成流 行研究了。不但如此,我们要研究《山海经》之类的东西, 讲到地球上的许多神秘,《列子》这一篇里特别多。如果当 神话看,它好像与《封神榜》一样,都是笑话;如果以另外 一种眼光,拿地球物理太阳以及地质学,乃至哲学的观点来 看的话,它与我们上古史非常有关。当然不只是中国的上古 史,人类的上古史也一样。 三山五岳 海州江河 汤又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 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你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 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 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矸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 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 “汤又问:物冇巨细乎”,汤又问,天地间的万物有没有 大小?譬如说我们台湾这个海岛,当然没有日本大,R本三 岛当然没有大陆大,地球当然比月球大、比太阳小,宇宙间 的东西究竟有没有大小之分?这是第一个问题。“有修短 乎”,修就是长,时间有真正的长短吗?什么叫长?什么叫 短? “有同异乎”,这是第三个问题,天地间的物理,宇宙万 物来源是不是一个东西?有同或者有异?由一个源头分出了 万象,还是本来就有多源?这些都是人类哲学科学的大问 题。我们看夏革的答复,他从中国讲起。 “革曰”,就是夏革的答复,“渤海之东”,这个渤海,以 当时的大陆来讲,就在中国的东面,再向东走,“不知几亿 万里”,古人的统计没有现在精确,不晓得多远,“有大壑 焉”,他说有一个大洞,“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这个 大洞是无底之谷,下面没有底,“名曰归墟”。中国文学里所 谓归墟,就是无底洞的一个代名词。 看起来这些神话真多,但是我们讲到中国文化,自己上 古史里这些文化来源都不知道了。譬如现在世界上流行科幻 小说,那是作家构想出来的,它是真的科学吗?靠不住。臂 如我们人类对于南极、北极还在探险,指南针到了北极失灵 了。据说北极还有一个大洞,也等于上面讲的“归墟”,假 使飞机真到了北极的中心,就会被吸进去了。地球的中心据说还另外有一个世界。我们现在看到天上那个白光,有人说 是外星球来的,有人说是地底下的人,还有好几个人被外层 空间人带走了,到了地心去,长生不死。 这同我们中国科幻、神话故事一样,道家说的,修神仙 修到地洞里头去,就永远长生不死。地下很多地方都是相通 的,湖南通广西,很多啦!像我们听说在大陆另有一洞,通 台湾的,究竟通不通也不知道。大家注意啊,这是科学问 题。道藏里有一本书,叫做《五岳真形图》,上面都画着图, 一个一个黑白的洞。据我的研究,它是以中国五岳的名山为 起点,画的是山脉下面地球的通道。这就很难研究了,可是 非常重要。现在这个地方就提到这个问题。 这个地球上,“八纮九野之水”,就是说地球表面这些 水,“天汉之流”,神话里的天汉就是天上的银河,地理上的 天汉就是长江的最上游、根源之处。因为从西北天上流下 来,这些水都到了这个洞里;就是刚才夏革所讲的,向东边 去就是大海的中心、大海的海底。大海的海底究竟有多深? 是个什么情形?现在研究海洋科学的还不敢说,还不知道。 我常说笑话,想要知道的话,有一本小说《蜀山剑侠传》, 一个四川朋友写的,文学也好,大概五十多年前风靡一时。 他描写那个海底,另有地府,比海洋科学所讲的还要漂亮。 他写得很妙,写到那几个女剑仙,探险到北极去,乘着剑 光,从北极下去原来可以在南极出来,因为地球是圆的。他 那个想法,是根据道佛的神话来的,也就是根据我们上古的 传说来的,所以现在只能存疑。 夏革讲从东海过来,“其中有五山焉”,这个大海上面有五座山,就是五个海岛。“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 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我们现在把台湾叫做蓬莱仙岛,是 不是古人所讲的蓬莱仙境还是问题。这个里头很妙了,你看 那些故事,像台湾跟日本、琉球,“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 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不晓得用什么去 量的。“以为邻居焉”,这五座山都连着的,你们到过日本就 晓得,日本三岛中部、南部、北部同香港一样,有交通船, 坐在上面也可以打球的。夏革说这五个地方啊,就是这个 样子。 “其上台观皆金玉”,这五个仙岛,我们古人称它们为仙 岛,上面的房子都是黄金白玉造的,那大概不是台湾了。 “其上禽兽皆纯缟”,上面那些鸟兽、动物啊都是白颜色的。 “珠矸之树皆丛生”,宝树都是一丛丛的,金刚钻都是树上长 的,是自然的。“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一切的 花果都很好吃,吃了既不会老,又不会死,都是仙果啊,可惜我们没有吃到一个。“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住的人都是 神仙、圣人,当然还会生生不已,传之后代。而且住在这些 海岛上的人,“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他们每一 个人都会飞的,要到哪里心念一动就飞起来,我来看你,你 来看我,就在上面飞来飞去。 漂流的仙山 “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着,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踅峙 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 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螯,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 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 海上的这五座山,没有根的。这同现在地质学很相像,台湾同大陆本来连着的,不晓得哪一次变动,就这样脱开了,所以中间有个台湾海峡。这个海峡究竟有多广?海峡的下面有多深?不清楚。我们古代几千年前就讲,“五山之根无所连着”,与大陆不相连,在那里漂着,但是也不会漂远 了。“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踅峙焉”,这五个岛随海水的 涨落在漂,不会永远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过始终在东方这个 海面上。 “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古人这个“毒”字同政治这个 “治”有关联。这些海岛上都是民主的,是圣人神仙在那里 治理。这些神仙们很喜欢这五个岛,就跟天上的玉皇大帝讲 了。这个玉皇大帝一听,好吧!“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怕它们在东边的太平洋上漂,万一漂到西太平洋去, 就不好了,恐怕失掉这些神仙们的居所。因此“乃命禺强使 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禺强是古代一个神,因为修道成 功了,列入《神仙传》中。玉皇大帝就告诉禺强,因为他有 大神力,找了十五只大鳌鱼,抬起头来把这五座山撑住,所 以有时我们画这些海岛的神仙啊,下面都是鳌鱼把这个山背 着。“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他派了这十五只鳌鱼来做苦工,要背住这些海岛,轮三班来做。五只鳌鱼背五座山,一只背一座,背六万年。这样海上的五座山就不 动了。 但是在东方,“而龙伯之国有大人”,有个国家叫龙伯, 这个国在哪里就不知道了,这个国家的人大得很,多大呢? “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他一脚一跨几步,这五个岛 就走遍了,“一钓而连六鳌”,他在海上玩,看到那么小的 山,他就在那里钓鱼,把海底六只鳌鱼钓走了,“合负而趣 归其国”,管你几只鳌鱼,他一个钓竿就背回去了。然后把 鳌鱼杀了,“灼其骨以数焉”,把它们的骨头烤了,用来 卜卦。 “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于是本 来都在东边的二座山漂到北极去了,因为没有鳌鱼背着,沉 于北冰洋海底去了。所以有时候啊,冰化了一点点就露了一 点点山头。这样一来啊,“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这些住在 海岛的神仙到处乱跑,多少亿人在搬家。 消息报告给玉皇大帝,“帝凭怒”,玉皇大帝发脾气了, 这怎么得了啊,乱搞! “侵减龙伯之国使”,下一个命令,把 这个大人国变小,“侵小龙伯之民使短”,处罚他们,把他们 捏短,这些人就变短了。“到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 丈”,但到我们老祖宗伏羲神农氏的时候,龙伯国人虽然已 经被玉皇大帝捏得变小了,可是还有几十丈高,这叫大 人国。 小人国大人国奇鸟异物 “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东 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尺。 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 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朽壤之上有菌芝者, 生于朝,死于晦。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 而死。 终发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 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 之,夷坚闻而志之。” 夏革说在东方还有一个小人国,这个小人国啊,在明清 有很多的记载,究竟有没有,很奇怪。“从中洲以东”,从中 国的河南、河北一带,一直向东海上走,过“四十万里,得 僬侥国”,到一个小国家,“人长一尺五寸”,只有一尺五寸 长的人。“东北极有人名曰浄”,这个地球东北极有一种人 种,名字叫做诤,“人长九尺”。在这里讲僬饶国的人一尺五 寸,我在古书里看到好几处的笔记,在一百多年前有个广西 人写的笔记,他在一个地方得到小人国的人,男男女女一家 人,他做一个笼子把他们养起来,这些小人很有^^貌,也很 有文化,就是讲话听不懂,声音小得不得了。他们看我们是 大人啦,我们大人隔着笼子多看他们一眼,他们都觉得很羞 耻的样子。这个世界上古怪的事情很多啦,而这些都是神话。 然后他乂讲地球上物理的现象,汤不是问了三个问题吗? “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这个 荆就是湖北,长江以南,有大乌龟叫做冥灵,一活就是一千 年,还不算长寿。“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中国上古时有一种大椿树,一万六千年的寿命。“朽 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他说有些土壤,在不 见太阳阴湿很重的地方,容易长香菇、木耳、灵芝。所以种 木耳、香菇的地方,要很潮湿才能种。这些菌类,自然地生 长,早晨生出来,晚上就死了。上面这段庄子就提过,列子 是庄子的老师。“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而 死”,有些蚊蚋下雨生出来,见阳光就死了。这个世界上的 生物,究竟生命哪个长、哪个短,他举了很多的例子。 “终发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这里讲“终发”, 《庄子》及别处的记载则称为“穷发”。据后人讲,穷发就是 前苏联北部,夏革说那个地方“有溟海者”,溟海好像是北 极的北冰洋,那里据说有很好的境界,可是谁受得了那个冷 呢?古书里又讲到有个天池,“有鱼焉”,这个同《庄子》一 样,“其广数千里”,有几千里宽广,“其长称焉,其名为 鲲”,它的长度跟宽度相等,等于说有几千万平方里。“有鸟 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那里另有一种 鹏鸟,翅膀张开,东半球西半球都遮住了,这个鸟身体跟翅 膀一样大。“世岂知有此物哉”,可是这个世界上谁有这个常 识、智慧能够看到呢?所以,世界上的生命,小的那么小, 大的那么大。 讲到这里,我们先岔一下,他讲这个太平洋海岛的变 化,同地质学的看法差不多,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变化所造 成的。这些海岛本来都是连在一起的,因为北极冰山的融 化、地球的震动,海岛就分开了,把根分开了;加上有人把 鳌鱼钓起来的神话,所以不再相连了。这个地球就是这样, 沧海桑田,这倒是真的。我也是海边人,出门读书十几年, 再回到小时候玩的海边沙滩上,发现沙滩已长满了红薯,人 距离海边越来越远了。海边慢慢出来新生地,而那一边高山 慢慢低下来,将来也许沉到海底去了。我们今天的高山,阿 里山也好,喜马拉雅山也好,原来就是海底,因为地球一个 翻身,海底变成陆地、高山。古人用神话来讲,但,是不是 真有神呢?世界上是有些特别的人。老实讲,我的态度是, 不敢批评,因为不知道。算不定古代人类的老祖先是比我们 大多了。你看《三国演义》中常说一个人“身高八尺”,那 是什么尺不知道。又说“腰大十围”,关公的腰有十围,如 果关公站在这里,我们都无处可坐了,对不对?有人讲十围 是十尺,十尺也够大了,所以究竟有多大呢?不知道。我们 现在看这些啊,是另外一面的看法,晓得世界上有许多事是 人的知识所不知道的,所以现在美国有科学家在研究《山海 经》了。 “大禹行而见之”,我们这个老祖宗大禹王,为了治水, 走遍全世界,他亲自走到、看到。我们的历史,大家读的大 禹治水九年,就把黄河、民江治好了。那很奇怪。那个时候 全中国人口不会超过现在的台湾,上古全中国那么大,整个 都是洪水,分不出黄河、长江。大禹治水,即使把全国的人都发动了,一条黄河,照现在工程的进度,九年大概只治了 一段,而事实上,大禹九年却把全中国的水利治理好了。 依《神仙传》的记载,大禹治水完全是用神通治的,王 母娘娘也来帮忙,什么玉女啊、九天玄女啊,尤其女神来帮 忙的太多了。当时佛教没有进人中国,这都是古代的传说, 说大禹能够骑在龙身上,如果真的是这样,也许上古的科学 比我们现在还要发达。 前两天我看报纸,日本人又在修改历史了,抗战以前已 经修改过历史,说孔子也是日本人,苏格拉底也是日本人, 中国的尧舜禹三圣,尧是个香炉,舜是蜡烛台,大禹是爬 虫。日本人修改历史不打紧,中国还有几位大大的历史学家 盲目跟随日本人的观念,就很可笑了。 “伯益知而名之”,伯益是大禹的大臣中最有名的,这个 管政务的大臣,能够知道很多名称,知道这个叫什么、那个 叫什么。“夷坚闻而志之”,夷坚也是大禹的臣子,他听到就 记下来,所以中国有一本书叫《夷坚志》,专门写世界上的 怪物怪事。 谁能听到最小的声音 “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群飞而集于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离朱、子羽方昼拭眦扬眉而 望之,弗见其形;俞、师旷方夜撾耳俛首而听之,弗闻其 声。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 以神视,块然见之,若嵩山之阿;徐以气听,砰然闻之,若 雷霆之声。” 有些虫生在长江南方一带,“江浦之间生么虫”,越到南 方越有,福建广东都很多。我们小的时候把这些虫叫一个好 听的名字——妹妹虫,细小得不得了的小蚊子,湖北话叫 “么虫”。这些小虫,“其名曰焦螟”,看不见,夏革说这种小 虫,把蚊子的眼睫毛当运动场,“弗相触也”,一群飞到蚊子 眼睫毛上开运动会,蚊子还不知道眼睫毛上有这种东西,小 到这个程度。这个神话很会说吧!但是你想科学的道理,真 正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用放大镜多少倍才看得见。 古代当然没有放大镜,他说我们历史上有离朱、子羽两 个人,眼睛亮得不得了,几乎有天眼通了。他们两个人“方 昼拭眦”,白天太阳好的时候,把眼睛用最好的眼药水洗了 以后,“扬眉而望之”,把眼睛瞪得很大,好像戴了一千度的 放大镜,看这个微生虫,“弗见其形”,可是一点都看不见。 古代另有两个人,耳朵好得很,叫俞、师旷,“方夜掮 耳俛首而听之”,夜深人静,把耳朵掏得干干净净的,来听 这种虫的声音,把头那么歪下去听,也一点都听不到。 这些虫谁看得到呢?佛经说,因为佛有神通就看到了, 所以佛能够看到一杯水里有八万四千只虫。中国不讲这一 套,那个时候佛法也没来。什么人看得到呢? “唯黄帝与容 成子,居空峒之上”,容成子是古代一个神仙,也是黄帝的 老师,我们已经说过。他们在西北甘肃崆峒山的山顶上,这 两个得了道的人,要观察这种虫。 “同斋三月”,黄帝跟容成子两个神仙,同时斋戒。斋不是吃素哦,就是我们学打坐的一念不生,万缘不动,这个叫 斋,所以《庄子》叫这个为“心斋”。光是吃素、洗澡啊,不算持斋哦,那是吃素,所以你们学佛的八关斋戒,斋是 斋,戒是戒。斋是斋心,戒是戒律。 他说黄帝跟容成子两个得道的人,在崆峒山顶一齐闭关 三个月,一念不生,入定了。到什么境界呢?“心死形废”, 心等于死掉了,身体打坐动都不动,在那里人定三个月。 “徐以神视”,不是用眼睛来看,是用生命精神那个神,就是 佛学说的天眼来看,才看到那种小虫。因为他们在静极的境 界,人的精神妙用出来了,“块然见之”,我们平常看不到, 这个时候看到大得很,多大呢?“若嵩山之阿”,有嵩山转弯 山脚那么大。“徐以气听”,不是用耳朵听这些小虫的声音, 而是用气去听,这都是秘诀哦! “砰然闻之,若雷霆之声”, 听到的声音像打雷一样大。讲到这里,再看书里写达摩祖师 在嵩山面壁,“闻阶下蚁斗如雷鸣”,听到蚂蚁打架,声音像 打雷那么大。所以你们注意啊!入定以后什么都知道,不是 入了定像个死人一样,不要搞错了。
|
|
来自: 太阳当空照917 > 《035-045汤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