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雄聊太极拳 10】松腰蹲起是拳架蹲下动作的基本功

 然方圆 2018-04-15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陈雄老师聊太极


在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中,“29式海底针”、43式转身左蹬脚”、“55式转身右蹬脚”、“79式抽身下势”、“81式左金鸡独立”、“89式海底针”、“107式抽身下势”都含有蹲下的动作,欲练好以上拳式,就得练习松腰蹲起这个基本功。有些前辈称这个功法为“顶天立地”,如法练了还真的管用呢。

例一:去年1月,年龄七十岁的西安市王学生过来面授基本功,他是练杨氏太极拳85式大架的,二十几年前练“下势”蹲不下来,他想现在的年纪更难蹲下了。谁知我在上午给他传授了“松腰蹲起功”的练法与要领,他说下午在练时已能明显松开腰胯了,当天晚上他练“下势”就能按技术要求蹲下了。

例二:今年3月,年龄五十二岁的廊坊市张弟子过来面授基本功与拳架,她以前练过国标太极拳42式套路、杨氏太极拳85式大架、吴氏太极拳83式拳架,虽是女性的肢体相对柔软,但练了几年拳还未得法松好腰胯膝,所以练“下势”就蹲不下来。我也是在上午给她言传身教“松腰蹲起功”的练法与要领,二十几分钟后,她练“下势”就能按技术要求蹲下了,当然动作还不完全协调哦。过了二、三天后,蹲下动作的协调性明显好了。

    我在《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的技术内涵与练法》文中说:“第十二个练法是先松胯、再松腰、最后放松膝盖的下蹲。凡是下蹲动作,都要先松胯(腹股沟和臀部)、再松腰(腰椎和尾闾骨)、最后放松膝盖(吃劲于膝关节中后处)的下蹲,比如‘海底针’中的过渡动作。又如‘转身左蹬脚’、‘转身右蹬脚’中的过渡动作。再如‘抽身下势’中的过渡动作。有徒弟和学生提问:为什么需要这样练法?因为常见的先松腰蹲下,有意无意的压住胯,老练家对此俗称‘压死胯’。腰和胯是互根的,胯因此僵紧一是影响继续下蹲,二是影响松腰再下蹲。腰骨搁在臀部骨盆上,先松胯的下蹲,腰骨一点不受力,这样才有松腰可言。腰松了,胯也松,这是腰和胯的双赢。”

松腰蹲起功的练法是这样的:立身中正,两脚与肩同宽的自然站立,脚尖朝前(初练时允许两脚外撇,这样有利于松腰、松尾闾、松胯的蹲下,又能形成膝、裆、胯用劲站起),先松胯,接着松腰、松尾闾,再松膝、松踝的身体蹲下。撑起站立是先松踝、松膝,接着松胯、再松腰;松腰的同时放松胸椎往上顶、放松颈椎的脖子往上伸,从而形成沉顶对拔劲。有些老练家把松腰蹲起功称为“顶天立地”,腰胯往下松沉到脚底入地是“立地”之根深势,胸椎、颈椎往上松的顶劲是“顶天”之挺拔势,注意体悟的是:沉顶对拔松开不是各自分开的劲道,而是沉推动了顶的劲道,这才是太极拳“顶天立地”的身势。松腰蹲起功的劲路,是以劲走身后阴面为主,旨在练腰腿功夫,吃劲点在脚跟、膝窝和胯根(腹股沟)、腰部,胸椎和颈椎往上松开配合撑起的协调作用也明显。有些吃劲点是真的用劲力,另有些吃劲点不是真的用劲力,而是松开起协调作用,倘若你松不了,就不能按技术要求去练,有力出不来。蹲下和站起都要松开脊椎竖直,不能翘臀,也不能挺腰。

有些初学者一下子体验不到松腰松胯的蹲下,也体验不到怎样把松腰蹲起功应用于“抽身下势”。你不妨先蹲个在卫生间拉大便的姿势,这是生活中松腰松胯姿势较为自然的实例之一,再在这个蹲姿结合松腰蹲起功的练法,以一腿为实、以另一腿为虚的伸腿横出一步,你就会预想不到的做出了一个“抽身下势”之仆步。我用此法引导弟子把松腰蹲起功应用于“抽身下势”,令弟子和面授学生屡试屡验。由于各人的领悟能力不同,还有人遇上学练松腰蹲起功的其他实际问题,那只能言传身教的“开小灶”了。

松腰蹲起功其中松腰蹲下的动作,练的是柔势功夫;松腰站起的动作,练的是刚势功夫。松腰蹲起功是把腰、胯、裆、膝整合起来的动桩功法,相传解放以前有些较好武功的前辈给徒弟授拳时较为重视松腰蹲起功的训练,每练是100150次。以养生为主又时间紧凑的现代社会,我把松腰蹲起功的运动量定为每练是1836次。练功要求有两个,分阶段训练,第一个要求:蹲下、站起缓慢均匀,练的是沉顶腰腿功夫;第二个要求:蹲下是相对较快的塌势,站起是相对较快的弹势,练的是沉弹腰腿功夫。

单纯练柔软的松腰功法很多,什么瑜伽、舞蹈、体操、智能气功(松腰蹲墙功)等等,都有松腰的训练,也讲究松腰松胯松尾闾,但是要认识到那些松腰训练与内家拳松腰蹲起功的最大差别是没有沉顶对拔松开的劲道和沉弹的劲力。太极拳不是操也不是舞,所以松腰松胯松尾闾的基本功得为武之拳术配套。

俗话说:“人老脚先衰,树枯根先竭”,这是因为双脚位于人体下部,离心脏比较远,血液回流缓慢,所以是人体中最先衰老的部位,得重视腿脚的保健运动啊。“松腰蹲起功”对腿脚的血液循环有着较好的锻炼功效。一是可以激发下肢经络,二是强健下肢关节与骨骼,三是增强腿脚劲力,四是改善血管功能。再加上松腰松胯有着壮腰补肾的功效,确实较好哦。

附注:本文配图由曾弟子用华为手机拍照。

      

陈雄

2018年4月1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