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知道打骂教育孩子,却不知道自己生命更新,父母也会过期变质!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8-04-15

  家教智慧

  有一个朋友好多年未见,他一直在另一个城市工作,这次过年老家有事,他便回来,见到之后大家聊了一些家常,看得出和几年前相比他的变化很大,印象里他是个急脾气,快言快语,风风火火。当时他的孩子还小,经常被他骂的直哭,家里老是鸡飞狗跳的,但这次回来看得出他的孩子温文尔雅,他本人也好像改变很大。

  我把这个印象和他聊了,他说你还真看出来了,“这几年我确实感觉自己变化很大,这都是陪孩子成长的收获,我们大人也在变化。”

  我说相信这个说法,因为过去的观念都是家长教育孩子,还很少有父子一起成长的理念,导致每一个父亲都好像苦大仇深似的数落孩子的不足之处,却很少自我反思,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的早期教育和中途陪伴,这个理念必须要慢慢普及。

  孩子的个性养成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起初参照的模板都是源自于父母,故而我们也说孩子就是家长的明镜,用来反映出家长教育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因此为了能够让孩子成长的更好,培养出优秀的宝宝,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有积极正面的形象。

  父母性情温和,子女必定是情绪稳定,容易相处,反之如果家长彼此关系紧张,家庭环境焦虑冷漠,那么在这种家庭下成长的孩子必定内敛敏感,情绪容易急躁,一些悲剧性的人生往往就是不停地关系冲突里面累积的,可以说孩子的个性缺失反映出来的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过去那位朋友一看到孩子有缺点,就打骂或者惩罚,结果孩子非常抗拒,在青春期的时候更是叛逆到顶点,离家出走,网吧泡网几日不归。后来朋友通过自己的阅读和交流,开始意识到自身寻找原因,孩子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父母的不当家庭教育。

  “扪心自问,是否在教育上不够细心或是在孩子面前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所以后来我改变了,不再和孩子直接的批评打骂,而是选择关心和帮助,我买了许多书籍,晚上不打牌不打游戏,就在孩子的书房里一起看书,中途互相加点水,聊几句,更多时间他做他的作业,我看我的书,我也不玩游戏,不看手机,过一种纯粹的生活,我也说服爱人一起这么陪伴孩子,节假日一起去郊游,旅行,写博客,拍纪录片,玩得可好了。”孩子也跟着一起玩,也体会到父母的改变带来的积极影响力。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作为监护人,并不一定要一直处于“教育者”的角色上面,很多时候尝试着跟孩子做朋友往往能够让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你想想哪有那么多道理好讲,孩子懂得也许比你还多。

  大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像如今热门的各种亲子节目想要表达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够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益。

  谨言慎行,不断完善自我。父母要在孩子面前端正自身,给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引导,例如周末带着孩子去户外写生或是感受大自然等,既能够开拓孩子的眼界还可以调整心情。对孩子要求高并不一定能够教育出优秀聪明的孩子,但是对于自身要求高的父母却一定能够让孩子成长的更好,因为孩子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生命体。

  从朋友的变化可以看出,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对于家长来说是一种自我完善过程,从各方面深刻的剖析自己,知晓不足同时努力克服,孩子从父母当中学习的不仅仅是言行举止,还有心境,态度,思维以及品格等,这些才是真正的家教智慧,那些教你怎么管孩子的文字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以为可以速成一种育儿的办法,那只能是说异想天开了。父母陪伴孩子注定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只有父母自身越来越专注,越来越积极,孩子才会有好的趋势,而且是从根本上的解决之道。

  那些仅仅依靠陪读,补习班获得的好分数,如果没有家庭整体的生命积极意向做基础,往往也会有缺失,一些高分孩子的生命悲剧往往体现在这里。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不感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