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半梦书斋 2018-04-16

宣德炉是明代著名的文物之一,其做工精细,十分珍稀,从铸造开始,就十分炙手可热。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但鉴别真假宣德炉,却是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件被确认为真品!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在苏州,就有一位仿制宣德炉的高手——陈巧生,今年61岁。

陈巧生出生于铜匠世家,为做宣德炉闭关8年,查遍古籍、试验千次。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陈巧生的第一件仿制宣德炉,就被文物专家错将其鉴定成了真文物。

他的一件仿明代宣德炉,曾被拍80万港币,至今保持着当代铜炉的拍卖最高纪录。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连马未都赞誉道“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

陈巧生用古代最精密的失蜡法铸炉,40多年来,恢复了几百种经典宣德炉器型。

画稿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把蜂蜡、牛油、松香配置成的蜡料煮成蜡液

搪蜡

将蜡液分七次浇入母模,均匀摇晃,使蜡液凝固在母模的每一个角落。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蜡的形状代表了铜炉最后出炉的形状。

制作蜡模

雕刻凝固后的蜡模,盖口的咬合,出烟的设计等都在这一步完成。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挂沙

将炭灰和细泥按比例调成泥浆后,涂在蜡模表面,再在表面挂上粗细不等的石英砂。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高温焙烧下,模壳中的蜡模变成蜡液流出,内部形成空腔,再将熔化的铜水倒入其中。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在一炉一模的铸造法中,任何风险都是不可承受的。

铸造完毕后、清洗、打磨、作色,每一步都要做到极致。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图为博山炉。在古玩界的名声大噪的陈巧生,常有人请他帮忙鉴定真伪。

一次,有人出价5万,只求陈巧生对买家说一句“这是老的”,却被陈巧生断然拒绝了。

大爷闭关8年做出“宣德炉”,专家误以为是真古董,卖出80万高价

有人说“这人不上路子”,但陈巧生认为,人的德行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