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是明代著名的文物之一,其做工精细,十分珍稀,从铸造开始,就十分炙手可热。 但鉴别真假宣德炉,却是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件被确认为真品! 在苏州,就有一位仿制宣德炉的高手——陈巧生,今年61岁。 陈巧生出生于铜匠世家,为做宣德炉闭关8年,查遍古籍、试验千次。 陈巧生的第一件仿制宣德炉,就被文物专家错将其鉴定成了真文物。 他的一件仿明代宣德炉,曾被拍80万港币,至今保持着当代铜炉的拍卖最高纪录。 连马未都赞誉道“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 陈巧生用古代最精密的失蜡法铸炉,40多年来,恢复了几百种经典宣德炉器型。 画稿 把蜂蜡、牛油、松香配置成的蜡料煮成蜡液 搪蜡 将蜡液分七次浇入母模,均匀摇晃,使蜡液凝固在母模的每一个角落。 蜡的形状代表了铜炉最后出炉的形状。 制作蜡模 雕刻凝固后的蜡模,盖口的咬合,出烟的设计等都在这一步完成。 挂沙 将炭灰和细泥按比例调成泥浆后,涂在蜡模表面,再在表面挂上粗细不等的石英砂。 高温焙烧下,模壳中的蜡模变成蜡液流出,内部形成空腔,再将熔化的铜水倒入其中。 在一炉一模的铸造法中,任何风险都是不可承受的。 铸造完毕后、清洗、打磨、作色,每一步都要做到极致。 图为博山炉。在古玩界的名声大噪的陈巧生,常有人请他帮忙鉴定真伪。 一次,有人出价5万,只求陈巧生对买家说一句“这是老的”,却被陈巧生断然拒绝了。 有人说“这人不上路子”,但陈巧生认为,人的德行更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