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库泄洪,冲出一千年国宝级文物,专家:此物可以改写历史

 水竹ezweqh53rj 2018-07-16

文/印象历史品读

上个世纪70年代,我长江沿岸支流水库开闸泄洪,由于水量过大,偶然冲出了一座古代陵墓。这座古墓,在经过专家的鉴定之后,被认为是春秋时期楚国一个“令尹”的墓。

“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地位相当于宰相。

更有价值的就是“令尹”的墓中所陪葬的物品了。在这个古墓里专家发现了一件特别的东西——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是一种春秋中期产生的青铜器,“禁”字有禁戒饮酒之意,由于周朝人亲眼目睹了商王朝的灭亡,他们认为夏、商两代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无度,因而将承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

云纹铜禁主要用于祭祀,是一件非常贵重的礼器。它的贵重之处,正是在于它工艺之精湛复杂。在仔细研究过这个云纹铜禁之后,专家发现制造它有使用“失蜡法”铸造的痕迹。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西关铜艺)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之后再往内浇灌溶液,铸成器物。

因为铜禁的模具过大,而蜡溶解之后这个模型所铸的器物便成了“独一无二”的设计。每一个铜禁,都会成为限量版。千年历史的云纹铜禁更是国宝级的文物。

然而在这个发现之前,美国人一直宣称失蜡法是由美国最早发明的,甚至还被美国的奥斯汀实验室取得了专利权。但这尊云纹铜禁的发现,我国再次证明了中国先人的智慧。

失蜡法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是由中国最早发明的。值得一提的是,从那次发现的云纹铜禁的精细的制作工艺可以看出,在当时对于失蜡法的应用已经达到成熟的阶段。也许在更早的过去我国就已经发明了失蜡法。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风云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