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附近水库泄洪,冲出一国宝级文物,专家:科学史要被改变了?

 昵称散步收藏 2020-06-24

我国博物馆中赫然立着的文物,很多都是来自古墓的开发,还有一部分是来自海外购买,毕竟因为盗墓贼的关系流出海外的文物也不在少数。而所谓的古墓,基本上都是意外发现,然后专家再去开发的。

上个世纪70年代,我长江沿岸支流水库开闸泄洪,这一下没把控住,水量过大,直接冲出了一个古墓。自然,当地居民立马报告了专家,毕竟古墓中的文物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搞不好还能改写历史。

长江附近水库泄洪,冲出一国宝级文物,专家:科学史要被改变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考古专家得到了消息之后连夜赶到现场,对这座古墓展开了保护性发掘。

根据墓中出土的墓志铭显示,这座古墓的主人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长江附近水库泄洪,冲出一国宝级文物,专家:科学史要被改变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春秋时期的人们讲究身份,尤其是在楚国,如果你是一介平民,就算再有才华也当不上令尹。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墓中的陪葬品绝对不简单。

随着挖掘的深入,考古专家脸上的笑容也越变越多,这座古墓中,出土了不少春秋时期的珍贵文物,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后来出土的一件国宝级文物更是让考古专家颤抖起来。

专家发现了一个云纹铜禁,说白了就是一个盛酒的器具,只不过它必须在特殊的时候用——祭祀。古代的祭祀是一件相当神圣的事情,所以铜禁的制造工艺相当复杂。

从云纹铜禁中,专家发现了失蜡法的痕迹。也就是说,先采用失蜡法制造出铜禁的模具,随后再将高温的铜液倒进去,这样一来等到铜液冷却,铜禁也就形成了。而这失蜡法的巧妙之处就在模具上。

长江附近水库泄洪,冲出一国宝级文物,专家:科学史要被改变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失蜡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蜡软、熔点低、价廉、易修补等特点做出样本满意后,包裹着蜡的样本做出模具,再把蜡熔掉就得到所需产品的模具。

在这件国宝的出土之前,美国人一直宣传失蜡法乃是他们首先发现的,甚至有一家美国实验室还申请了专利。然而,云纹铜禁的出土,表示早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在使用失蜡法了。

长江附近水库泄洪,冲出一国宝级文物,专家:科学史要被改变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而且,从云纹铜禁的工艺上来看,当时的失蜡法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基本上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失蜡法了。这一次古墓的发现,虽然说是个意外,但却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认知,美国所谓的“失蜡法”专利也成为了讽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