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课堂 | 大师带你读懂东阳木雕的“境”与“象”

 来来永胜 2018-04-16


4月13日上午十点

在浙江省博物馆内

一场名家公益讲座正式开讲

此次的讲演者是来自东阳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

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

来自全国的木雕艺术爱好者

及业内人士共百余人前来听课


本次讲座主题为【我的“缘木问道”——木雕艺术的“境”与“象”】。在讲座中,黄小明大师全面分析了“环境”与“心境”在木雕艺术创作中的影响,解构木雕在建筑本原与艺术实体中的不同形式表现。


作为环境的一部分

木雕可以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黄小明大师重点阐述了其在东阳木雕创作上的“情景主义”。即在设计上倾向于塑造情景,因景生情,激发人的感情,从而产生共鸣。


因此他认为,在创作中,作者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匹配与影响,力求使木雕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意境的表现者

木雕承接了创作心象的生发

黄小明大师表示,任何艺术创作,都是作者心象的外现与凝聚,表达着创作的各种文化意趣。


而创作者的心象不是无源之水,它要求创作者是“思想者”,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境;然后才是“生产者”,把意境完整呈现给世人,并且能让世人对意境感同身受。


作为传承的奠基者

技艺是串连境与象的传感器

黄小明大师认为,再美好的意象如果没有技艺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技艺是串连境与象的传感器。


他指出,手工技艺的传承已经到了“断链”的时刻,而技艺始终是传承的基础,也是构筑东阳木雕传承体系的奠基者。


高屋建瓴有法则

崇木尚朴贵传承

黄小明大师最后表示,每位艺术从业者都不妨“万法唯心”,用心去传承、去创作,让作品拥有独特而高雅的意境,真实地映射我们对环境的思考,从而使这个世界诞生丰富多元的物象,变幻绚烂多姿的形象。


听完大师亲授课程,前来听课的观众们前往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二楼,参观了正在展出的“缘木问道——黄小明木雕艺术精品展”。听课 观展结合,大家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