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风家训故事【“量力而行”的马府家训】

 崔季廊坊 2018-04-16


马援当年在给侄子马严、马敦的《诫侄书》中说:“做人做事,量力而行。”两个侄子都牢记在心。他听从叔父的教诲,向叔父学习为人做事做官遵循道德准则,一点一滴都谨言慎行。“量力而行,不好高骛远”的家风传承,使得他们日后洗刷了叔父的不白之冤。


建武二十四年(48年),马援受命南下平定武陵之乱时,不幸阵亡。恰在这时,以驸马梁松、大臣马武为首的权贵集团,却诬告马援在建武二十年(44年)平南国交趾之乱时,搜刮无数珍珠、犀角等宝物,回运京都藏于密室,欺君负国,发战争财。光武帝刘秀竟然听信谣言,妄断马援晚节不保,下令废除马援侯爵,查办马援前罪。


以“廉公威”著称的马府顿失昔日荣光,名声一落千丈。马援灵柩到京之日,马夫人慑于舆论,不敢发丧。马严、马敦在叔父的灵前长跪不起,吞泪发誓要为叔父雪洗奇耻大辱,还马家清白。


马严、马敦牢记叔父的“量力而行,不好高骛远”的教诲,不求皇帝牢记叔父马援一生战功,对自己这一代予以宽恕,给予恩赐,只求还叔父清白。一天,马严、马敦兄弟偕同婶婶马夫人,用草绳绑缚身子,以“上朝请罪”为名,拿着家藏薏米,求见光武帝刘秀,陈述家藏的是药食两用的农产薏米,并非外界所传的珍珠。当年马援在交趾、九真、日南、合浦四郡征战,那里盛产的翠羽、犀角、象牙、玳瑁等珍品,马援秋毫不犯,不携一珍器,不曾带过半点珍宝北归。


马严先后6次陈情,语出哀切,而又言之凿凿。还拿出马援交趾寄语,一板一眼在光武帝面前背诵。光武帝听后陷入沉思,想到马援戎马一生,确实忠心耿耿。于是下旨:一准马案“从宽发落”,撤销调查;二准马援遗骨迁回宗族墓地厚葬。马严兄弟终于为叔父昭雪冤情。


马严兄弟深受叔父谆谆教导的影响,同时也将叔父留下来的为人处世做官的准则一代代传承下来。马严为官清廉,做事谨慎,他在任陈留太守期间,有人造谣说京师以东有人造反,上司下令,要求马严立即派兵严加防范,力惩作乱者。马严亲自查实后,方知是讹传,并没有按照上司指示去做,皇帝下诏书责问下来,马严据实以告,并要求严惩造谣者。最后,造谣者受到了惩处。


永平元年(58年),汉明帝刘庄继位,他娶了马援的女儿L为妻,并立为皇后,看中的就是马府家教严、家风正,人品高尚。


家训格言

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清·康熙《庭训格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