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人的“创意发明”,香炉也可以很“贵气”丨美在严选

 信手摘 2018-04-16


从青铜鼎到香炉

融合了香器和礼器的功用,

意味着它把日常政治的嗅觉快感,

擢升为香气四溢的权力政治仪式。

风晨月夕,把重帘低下,焚一炉水沉,看它细烟轻聚,参它香远韵清。古有“开门七件事”,到宋代都说“开门八件事”,这第八件事指的就是熏香了。


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上认为,香炉最大的功能便是文人雅士“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雅物——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其实,香炉还具有彰显“贵族气质”的功用。



我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鼎是所有传统器物中最凝重的一种。越过早期农耕时代的繁华景象,鼎在华夏国家主义体系里的地位变得日益华贵,远远超出了寻常炊器的命运。


浇铸铜鼎的历史,一直被追溯到黄帝的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宣称:黄帝采集首山的铜矿石铸鼎于荆山之下。《左传·宣公三年》和《史记·楚世家》都分别记载,当年夏代兴盛的时候,夏人用九州进贡的矿材造了九鼎。鼎就这样成了“华夏第一朝”的象征,并且逐渐成为帝国的最高符码。



及至后来,随着文人的参与,鼎逐渐被香炉文化所取代。而香炉的器型也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许多的想象。


今天,我们见过太多的香炉,它们或是专为收藏者准备的博山、宣德器型,风格灵动精致;或是专为文人书房准备的简约器型,风格秀丽美观;或是为祭祀准备大肚圆口器型,风格古朴厚重;那么,是否有一种香炉,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富贵的想象呢?



此炉名曰“上卿”。


《左传·成公三年》里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上卿者,古之显贵也。


而此件香炉的形容让人不禁想起了清代诗人曹寅的诗句:“遮道儿童喜,华輈拥上卿。”香炉扁圆形腹体,香炉盖与炉身仿古“顶戴花翎”形制,盖顶镶翠色宝珠伴黄色编绳,肩饰上镶嵌黄色、绿色的如意纹饰。



香炉由盖、炉身、肩饰和托泥四部分构成。肩饰三段“如意”形三耳一通到底,炉底设托泥,基座承三柱龟足。饰黄粉翠,犹如华輈一般簇拥着官帽般的炉身。整体造型稳重大气,极具富贵之器的韵味。


上卿·香炉由小叶紫檀所制。小叶紫檀为紫檀中极品,为檀科紫檀属植物,以印度紫檀最优,也称“檀香紫檀”。最早对于紫檀的记载是晋·崔豹的《古今注》,时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小叶紫檀做成的家具或器物不上任何油漆,不上蜡,不上色,自然的状态,就让人爱不释手。含油量高,轻轻打磨,表面就光亮如玉。


小叶紫檀本身拥有非常高贵的皇家颜色,所制作而成的香炉又是以“上卿”为主题的器型,融合了香器和礼器的功用,意味着它把日常政治的嗅觉快感,擢升为香气四溢的权力政治仪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