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没变化,不可捉摸——《送杨少尹序》赏析

 zcm1944 2018-04-16

杨少尹,即杨巨源(755-?),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县)人。贞元五年中进士。曾官至秘书郎,太常博士。穆宗时,召为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巨源年满七十,请求解职还乡。宰相欣赏他的才能,奏请皇帝授给他河中少尹,食禄终身。巨源辞官还乡时,韩愈写了这篇赠言送他。序中赞扬巨源不念荣华富贵,功成还乡的高尚品德。

第一段,写疏广、疏受叔侄辞官还乡事,成为历史上津津乐道的美谈,为杨巨源辞官还乡事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文章开头,劈空请出二疏。二疏: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枣庄一带)人。疏广官至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任太子少傅。过了几年,疏广对疏受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祸。”疏受同意叔叔的看法,因此叔侄二人便一起辞官回乡了。他们辞官的时候,朝中高级官员张设供具饯行,参加饯行的人非常多,车辆就有数百辆,道路两旁观者如云,都称赞他们为贤。《汉书》中有《疏广传》,记载这事。后世又把这一感动人心的场面用绘画表现出来,至今使人深受感动。

第二段,写国子司业杨巨源,自愿请求去职归乡,堪比二疏。

第三段,写自己并不能送。因为前面有了二疏作陪衬,作者从无可著笔处,凭空撰出“不知杨侯去时”一段,又转出不知二疏之去,与杨巨源之去在各个方面有什么相同于不同之处。作者借用自己一系列猜想和疑问,通过猜测杨巨源走的时候是否有很多人送别,是否能有人知道他是个贤臣,是否有史书记载,是否有画家把这一场面画下来。这样写其实暗示了他走的时候,很难得到开头第一段所写的二疏的待遇。但转而写杨巨源辞官后,宰相欣赏他的才能,奏请皇帝授给他河中少尹,食禄终身,又提及歌诗相赠数事,这样写既不失礼,又表达了同僚之间的关心。

第四段,遥想杨君归乡,追思童年时的事情和经历,倍感亲切,乡人也莫不加以尊敬,以他不去其乡为当地的光荣,并要求后人效法。并把没后后祭,就乡人心中写出。这又是如何一番堪慰的情景啊!文章再抒崇敬之情,余韵无穷。

在封建社会中,官僚机构庞大,由于没有健全的退出机制,众多尸位素餐的公职人员,已经成为广大老百姓日益沉重的负担,所以韩愈在文中提到“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与归”,官员只要不犯错误,那就是终身制了。有识之士,虽然能够看到这种积弊,但世风如此,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不贪恋荣华富贵,自觉功成身退者,反成了奇葩。《唐宋八大家读本》于石校注:“前人说韩愈文无一篇苟作,无一篇不干时事。此篇着意处在于斥责‘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贪爵慕禄的世风。历代官宦,一成权要,终身而已,虽齿落发脱,体之昏昏,仍尸居其位,智之愦愦,亦不让后贤,实为历史顽症。”

除此之外,我认为杨巨源辞官还乡一事,让韩愈感慨不已的原因是在皇权统治下,即使像韩愈这样“位忝在公卿后”的高官,虽有得到君王信任的机会,但也要忍受专制暴君的猜忌和暴虐,被专制君主呼来喝去,在君王面前,他是一个家奴。“朝为青云士,暮为白首囚”。“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君王的喜怒无常,让韩愈产生何所适从,何所归依的感觉。在这种状况下,杨巨源的功成身退,辞官还乡,才让韩愈感慨不已。

在写作上,本文先叙历史有名的二疏辞官还乡的古事,其意遥遥带合杨巨源辞官还乡之事。中写当今杨巨源辞官当前之事,其意却遥遥带合二疏之事,两者辞官后有同与不同,两两相形,回环对照,莫测其妙。最后写到官场以官为家的积弊,逼出巨源归乡后的情景。全文顺序写来,前后照应,相互勾连,文法错综复杂,平起波澜,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出没变化,不可捉摸。其结构特色,深得后人好评。钱穆论韩愈的贡献时曾说:“散文确获有纯文学中之崇高地位,应自唐代韩愈开始。”所举韩愈作品的例子,就说:“如韩愈《送杨少尹序》之类,此可谓是一种无韵的散文诗,韩愈于此等散文,本是拿来当诗用,这实在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大变化。”

 附录:《送杨少尹序》  唐: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②,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③,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④,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⑤,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⑥,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

  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释】

  ①杨少尹:即杨巨源。少尹,官名唐代州长官的副职。

  ②疏广、受:即疏广、疏受,西汉人,疏广为太傅,其侄疏受为少傅。年老同时辞官,百官盛会欢送,封建时代传为美谈。

  ③设供张:即设供帐。陈设帐度举行酒宴。祖道:饯行。

  ④汉史:指《汉书》。

  ⑤国子司业:国子监的司业。国子监,唐代最高学府。司业,学官,是国子监的副职。

  ⑥忝(tiǎn):有愧于。谦词。当时韩愈任吏部侍郎。


  【译文】

  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天辞掉职位离去。当时,朝廷中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数百辆之多;道路上旁观的,有很多人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无不称赞他们贤明。汉代的史书既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他们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他善于写诗来教育学生,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白丞相离职回归他的故乡。世上常说古时的人和现今的人是不能并论的,而今杨巨源与疏氏二人,他们的思想难道有什么差异吗?

  我攀附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出去送行。不知道杨少尹走的时候,都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道边的旁观者,也有为他的行为感叹,知道他是贤者的,还是没有呢?而史官能不能铺张渲染他的事迹,写成传记以做为疏氏二人的事迹的继续呢?不会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现在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而画还是不画,也就不必考虑了!

  然而我听说扬侯的辞归,丞相中有敬重而怜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为其故乡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断绝他的俸禄;又亲自写诗来慰勉他。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人的归乡,有这样的事吗?古人与今人相同还是不同,不得而知啊!

  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来养家,罢官之后就无归宿之处。杨侯刚成年,便在他的家乡被荐举,参加了《鹿鸣》宴而来到朝廷的。现在回到故乡,指着乡间的树说:“那些树是我的先人种的。”“那条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时候钓鱼、游戏的地方。”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做为榜样。古人所谓“乡先生”,逝去之后能够在乡里社庙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