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人「污」起来有什么表现?

 ZGGDWWZS 2018-04-16

来两个比较另类的:

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支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战国策·韩策二》

这个是讲的是秦惠文王的妃子宣太后,就是大名鼎鼎的芈月

这段话用今天的话来直译(希望小编别删帖或屏蔽,真的是真实的历史。。。。)就是:大王以往和妾OOAA的时候,他一PP坐上来,因为体重太集了,我就吃不消;可是全身压上来,因为体重平均分担,所以就无所谓了。

注:宣太后竟然用男女房事来比喻与韩国的关系。。。。毫无疑问,这是极其[污]的事。

问题并不在这,而是史书竟然把它记了下来,这个[污]到底该算谁头上?既然是《战国策》唯一有名有姓的作者是刘向,那就应该记在他头上,可是答主我却想歪一下楼,顺手科普另一个事实。

一段让人感动又神清气爽的典故!

【据事直书——史官风骨】

“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孔子


话说春秋时,晋襄公薨,士大夫重臣赵盾觉得太子夷皋德不配位,于是想改立果另外的公子,但是,太子的母亲缪赢知道后,就天天借晋襄公之名痛斥赵盾等改立派,赵等无奈,只得让太子继位,就是晋灵公。结果晋灵公长大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怀恨在心还是生性残暴,总之就要杀赵盾,三番四次终于把赵盾吓跑了——但却还在晋国境内。没多久,他弟弟赵穿把晋灵公杀了,并把他迎回来主持朝政,却不立新君。于是,晋国的太史董狐在朝堂上向众人展示了他的“日常”:

“赵盾弑其君”——董狐
赵盾大呼冤枉:“弑者赵穿,我无罪”!
董狐对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
《史记》:“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

还有一个:齐国士大夫崔杼娶了一个叫“棠公”的人的遗孀,但是却被齐庄公挖了墙脚,每次私通后还把崔杼的帽子赏赐给别人,崔杼怒把齐庄公杀了。齐国太史记曰:

“崔杼弑庄公”——对此,《史记》载:
“崔杼杀之。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崔杼杀了第一个太史,太史的弟弟接着写他弑君之事,崔杼又杀之,太史的小弟接着接班,还继续写他弑君,崔杼无奈,只好“舍之”——放过了他。

因此,这两个典故,反映了那位不知名的(可能是秦国的)史官,或韩国的史官吧,总之,肯定是秦惠文王到秦昭襄王这一段时间的史官,要不然断不会知道有这一件事。把宣太后又黄又暴力的故事如实地离了下来,从而传到了后世被《战国策》记了下来,这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典故与《左传》的崔杼弑君杀史官的典故,显示了我国先秦史官的气节!

刘向本是汉朝宗室,芈月是楚国人,按理来说为避讳不记是正常,可是他仍然采用了这个又黄又暴力的典故,你说文化人“污”起来有没有意思??

毫无疑问:史官是人类文明中最伟大的一份职业!

第二个就不歪楼了:萧观音——辽国大名鼎鼎的才情皇后


先是怨恨丈夫辽道宗疏远冷落了自己,作《回心院》10首,内有“铺翠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袂”、又有“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等已经很露骨的词句。

后又出了一首《十香词》,虽然次词是陷害他的耶律乙辛派人所作还是她自己写的,目前仍是悬案,但是萧皇后有《回香》词作在先,而且《辽史》记载她确实亲手抄写了《十香词》(此事被辽道宗作为铁证,几乎把她打死)的事实在,故和她本人怕脱不了干系。

闲话休提,一起来欣赏一下史上最有文化的绝色诗篇:

青丝七尺长,挽作内家妆;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
芙蓉失新颜,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颈边香。
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安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
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
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销魂别有香。
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合装。无非瞰沉水,生得满身香。

随评:可以说是穷尽了同类型的词句,华丽柔婉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