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话先秦因子探微(二)

 苏迷 2018-04-16

隐:

  苏州人称火熄灭为“隐”:火隐脱哉——火熄灭了。先秦时,隐字就有隐没、熄灭义。《国语·齐语》中有“隐武事,行文道”句。到了南朝梁简文帝《咏栀子花》诗,就明显表示光隐灭、不见之义:“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所以顾野王《玉篇·阜部》就干脆说:“隐,不见也,匿也。”《列仙传》中有“赤松子能隐火”句。小说《欢喜冤家》第八回:“往那梅水坛中,兜出一碗水,往火炉中一浇,那一缸旺火通浇隐了。”

  在民间文学中,又常写作阴、窨、应、映等,取其同音或谐音而已。

  例:

  1.《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八十五回:“把个船舱头上的灯早已打阴了,阴了灯,没有指路的亮。”

  2.《报恩缘》第十二出:“吹窨子灯火,我搭唔困(睡)罢。”

  断黑:

  苏州人将太阳下山后,天色完全变暗,叫做“断黑”。“断黑”一词是由“黮闇”演变过来的。《庄子·齐物论》:“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黮闇,吾谁使正之?”(我和你都不知道,凡人都有偏见,我们请谁来评判是非?)黮,拼音为dǎn,原有云作黑色、阴暗的意思。而闇字,音义同暗,本身字义可包含在“黮”中,所以黮闇一词指暗昩不明、有所偏蔽的意思。苏州话黮与断近音,而暗与黑近义近音,逐渐演变成“断黑”一词。

  例:

  1.《20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9回:县大老爷出了告示,今天断黑关闸,没有公事,不准私开的啊!

  2.《续海上繁华梦》三集:直至天光断黑已久,始闻门铃声响,先是醉月楼回来。

  3.天断黑哉,回转(回家)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