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病变,绝大部分患者都伴有胆囊结石,少数是因细菌或者寄生虫所造成,几乎所有胆囊结石的患者都有慢性胆囊炎。通常认为小结石易阻塞胆管,导致急性胆囊炎;而比较大的结石常无明显的腹部绞痛,仅引起慢性胆囊炎的表现。慢性胆囊炎可以是急性胆囊炎发作过后的后遗症。患者在一次急性胆囊炎发作以后,几乎均会发展成为慢性胆囊炎。事实上绝大部分急性胆囊炎是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有相当一部分慢性胆囊炎是在不知不觉里发生的,以前并没有急性胆囊炎的病史。 临床表现:常没有明显症状,但是有部分患者有右上腹或者中上腹疼痛,有的还有右肩背不适感,或者在晚间或者晚饭后右肩部疼痛等症状。如果有胆石嵌顿,则可以发生右上腹无法忍受的胆绞痛,经常持续15至60分,与此同时还有呕吐、恶心、饱胀、胃灼热、打嗝、反胃等症状。有的也表现为肚胀、嗳气、恶心与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通过B超检查,多可确诊,个别时候须进一步作X光的胆囊造影确诊。 慢性胆囊炎家庭处理要点: (1)注意生活饮食。 (2)病因治疗,就诊,选择合适方式去掉胆囊结石。 (3)慢性胆囊炎可选用的非处方药:苯丙醇(利胆醇),每次0.1至0.2g,每天3次,餐后服,胆囊阻塞性黄疸病人禁用;去氢胆酸,每次0.2至0.4g,每天3次,胆道完全阻塞和严重肝、肾功能减退者忌用;黄连上清丸,经常使用清热泻火药;菊上清丸,祛风清热止疼药;牛黄上清丸,清热泻火药。 (4)急性发作,见胆结石部分内容。 生活饮食调养: (1)生活要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于劳累,不暴食暴饮,消除发病原因。多进行有规律的活动,调理经络气血,以便于胆道疏通,减少急性发作。 (2)胆汁是帮助脂肪吸收消化的主要物质,胆囊炎患者的胆汁分泌不良,少食油腻食物,主张用植物油烹调,限/制动物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内脏、鱼子、蛋黄等),可选用鱼肉、瘦肉、蛋清等。 (3)蛋白质要按正常需求量或者偏低,但是要选择含脂肪低的蛋白质食物,如脱脂奶、蛋清、海鱼等。 (4)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补充,其中维生素K对控制某些类型黄疸引起的出血有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