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究质量加工精细 京城老药铺各具“绝活儿”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4-17

同仁堂字号旧照

  古都北京,绵延几个世纪以来积淀了令人瞩目的丰厚人文遗产,老字号药铺当属其一。且不说众所周知的同仁堂,著名的老药铺还有多家,而且各具“绝活儿”。

  鹤年堂的“汤剂饮片”

  早年间老北京人都流传说:“要吃丸散膏丹到同仁堂,要吃汤剂饮片到鹤年堂”,可见鹤年堂的优势。鹤年堂加工炮制的汤剂饮片,确是选用地道药材,精心除去非药用部位,讲究质量,加工精细,深受名医信赖和群众好评。

  鹤年堂相传始创于明嘉靖四年,地址在菜市口,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原是明代严嵩花园中一个厅堂的名字,严嵩手书的鹤年堂匾流落到民间而成为这个药店的名字。鹤年堂开业后店门外悬挂的“西鹤年堂”匾额,相传是严嵩之子严世藩所书。民国以后,鹤年堂常与同仁堂并驾齐驱,曾有《旧都文物略》记载:“同仁堂、西鹤年堂药铺,皆数百年营业,声闻全国,近虽西药林立,即同仁、鹤年二家,于平市(即北京)四城设分肆无数,而购药者不约而同趋前门及菜市口两处。”

  万全堂的“银翘解毒丸”

  万全堂制售的中成药多为古代名医成方、验方,其中有据清代著名的瘟病学家所著《瘟病条辨》而制成的银翘散,制成蜜丸的银翘解毒丸,疗效颇佳,深受欢迎。前店后厂是万全堂的经营特点,后边以作坊式加工饮片及中成药,前店调剂汤方饮片、销售中成药。万全堂开业于明永乐年间,约有500年历史,该店挂有出于民国15年的一幅藏头对联,上下联第一个字相连即“万全”,上联是“万国称扬誉广三千界”,下联是“全球景仰名垂五百年”。

  千芝堂的“坐堂应诊”

  千芝堂是旧京城中能自立于药铺之林的药店之一,老北京时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较早在千芝堂“坐堂应诊”。这种中药业于上世纪30年代实行的医药结合的传统,既方便病人就医买药,又宣扬了药店声誉,增添了知名度,扩大了业务,是病人、医生、药店均受益的好形式,深受各界好评。千芝堂中药店创建于明朝末年,据有关部门调查,该店的门面是明、清沿袭下来中式药店至1949年保存完好的惟一一家。

  德寿堂的“广告印刷厂”

  德寿堂药店开业于清末民初,其创始人康燕侠原从事药材行商,常走访于各地来京的药商之间,推销药材与中成药。他头脑灵活,不仅自设制药场所,自选自购优质原药材,自制丸药,而且备有专门宣传自己产品的广告印刷厂,以多种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创名牌,经常在报刊或以海报形式宣扬,还不时向剧院、书馆赠送绣有中成药宣传字样的绸缎门帘等,不断扩大其知名度。由于广告形式灵活多样,多层次、反复广泛宣传,老少妇孺人人皆晓,从而使德寿堂中药店名声远扬,销量大增。

  (主要资料引自《北京志・卫生卷・卫生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