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社科都要追求国际发表?老师们是这么想的

 pxiang818 2018-04-17

这是一读EDU推送的第447篇文章

全文4528,预计阅读7分钟


在学术国际化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教师发表SSCI和A&HCI论文进行激励。


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其激励制度存在较大的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作为论文的直接生产者,高校教师的声音在已有研究中并不常见。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本文将给你一些答案。 



01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外许多高校对教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本文简称国际发表)日益重视。


在中国高校,国际发表激励制度最早出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而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也相继推出了针对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发表国际期刊论文的激励制度。


这些制度主要体现在物质奖励学术评价两个层面,重点鼓励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和《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一般简称SSCI论文和A&HCI论文)


那么,高校教师如何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他们如何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


本研究通过对M大学国内某研究型高校)8位人文社科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探讨高校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及其激励制度的观点和看法,以为我国高校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制定或完善国际化战略提供参考。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受访教师的观点只反映了M大学半数或半数以上人文社科教师的观点,不能反映不赞成或反对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教师的观点。



02

高校教师视角下的

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

 

在本研究中,不同学科专业、教育背景和发表经历的高校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的过程、价值和意义存在较大的争议。

 

国际发表中的语言博弈


M大学所有受访教师都坦言,对他们而言,国际发表等同于英文发表。那么,对于受访的人文社科教师而言,用英文写作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语言的工具性


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多数受访教师认为,英文写作费时费力,这是阻碍他们国际发表的第一道关卡。相较于本土培养的学者而言,海归学者凸显出在英语上的优势。


少数受访教师认为,既然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就可以借助外力将其打磨完美,从而消除国际发表中的语言障碍。


他们还认为,既然英语是当前国际学术界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那么采用英文写作就可以使论文获得更加广泛的读者群体,也更有利于作者参与国际学术界的讨论。


但一些受访教师认为,不应当强制要求所有文科教师都发表国际期刊论文,否则英文水平弱的教师就会在职称评审和学术评价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会加重我国学术界对西方的依附。


语言的思想性


语言不但是写作和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思想的载体和文化的土壤。


一些受访教师大都认为,采用英文写作的论文不如用母语写作的论文“有深度”,“有思辨性和生长性”。在他们看来,母语是理论思维的土壤。


他们同时认为,选择某种语言写作和发表,不仅影响着研究者个人的思维方式,还体现了整个学术圈乃至国家、民族的文化取向。如果过于强调英文发表而忽视母语写作,就是对本国语言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现



国际期刊论文的问题视域


M大学不同学科专业的受访教师都表示,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国际期刊关注的问题与国内期刊存在差异


对此,一些受访教师表示,虽然研究问题不同,但国内学者可以与国际学术同行进行交流和争鸣。


另一些受访教师则认为,国内和国际期刊关注问题的差异,增加了国内人文社科学者国际发表的难度,也令人质疑国际期刊论文对国内学术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


部分受访教师坦陈,他们所在学科同事和国内同行在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大多是将西方理论移植到中国环境下进行检验,从而考察西方理论的解释力


国际期刊论文的研究范式


除了问题视域,所有受访教师都注意到了国际期刊论文与国内期刊论文在研究范式上的差异。如国际期刊论文合著较多更加偏重实证研究问题更加具体注重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等。


一些受访教师认为,国际期刊的研究范式更加标准化和科学化,值得国内学者借鉴。国内学者通过向国际期刊投稿,能够学习国际研究范式,从而提升研究的规范性。


另一些受访教师反对这种观点,主张研究范式没有优劣之分,并认为由于研究习惯的不同,国内人文社科学者如果要发表国际期刊论文,往往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揣摩和适应国际期刊的研究取向,这对学者自身的学术发展并不一定有益。


国际期刊的发表规则


M大学所有受访教师都谈到,与发表国内期刊论文相比,发表国际期刊论文难度更大


他们普遍认为,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并非易事,通常需要反复修改,等待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最终论文还不一定能够发表。


其中的原因除上文提到的语言障碍、问题视域和研究范式的差异外,还包括国际顶尖期刊数量有限期刊评审过程严格论文发表周期长等因素。

 

国际期刊的质量


对于国际期刊的质量,受访教师的观点大相径庭。


工商管理等国际化程度较高学科的受访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科的国际期刊质量比国内期刊高很多,以至于多数国内期刊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另一些受访教师则认为,国际期刊与国内期刊都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国内期刊需要借鉴优秀国际期刊的办刊经验,提高质量,逐步走向国际化


还有一些受访教师认为,不应当单纯根据刊物是不是国际期刊而判定其质量,或者想当然地认为国际期刊的质量就一定高于国内期刊



03

高校教师视角下的

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


国内高校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的激励制度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对国际发表进行物质奖励;将国际发表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或强制性指标。


通过对M大学5个文科院系的8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研究者发现,高校教师对这些激励制度的观点和看法存在很大差异。


对国际发表的物质奖励


在科研奖励方面,一些受访教师态度鲜明地支持对国际发表提供物质奖励,另一些受访教师则表示“不反对”或“没意见”。


他们支持或默许对国际发表进行奖励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的:物质奖励既可以作为对教师劳动的补偿,也可以鼓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国际化


01

一方面,受访教师认为作为对教师劳动的补偿,为国际发表提供物质奖励无可厚非。


02

另一方面,物质奖励是一种引导,可以鼓励人文社科教师向国际期刊投稿,从而将学术研究推向国际,走向一流。


国际发表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


M大学受访教师对于国际发表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意见分歧很大,主要有三种观点。


必需且最重要的指标


部分受访教师认为,在职称评审和学术评价等环节,应将国际期刊论文的数量、期刊级别和引证次数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虽然学科专业、教育背景有差异,但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一般都有丰富的国际发表经验。

 

不必需的指标(可选指标)


与之相对,一些受访教师认为,国际发表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中的地位十分复杂,应当作为可选指标而不是必需指标。


其原因包括:


强调国际发表会造成对母语研究的歧视


国际发表研究问题的西方化


对西方研究的盲目崇拜


学术评价的多样性



必需但非最重要的指标


一部分受访教师对于国际发表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持批判反思性支持态度。


与第一类受访教师的的观点类似,他们认同国际发表的价值和重要性,同意将国际发表作为学术评价中的必需指标,从而激励教师“走出去”,参与国际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和讨论。


但与第二类受访教师的观点类似,他们又对国际发表质量、学术评价多样性等问题存在顾虑。如他们认为国内顶尖期刊所载论文的价值并不比SSCI、A&HCI论文低,因此,不应当在学术评价中赋予后者以优先地位。


此外,他们还指出,对教师进行学术评价的指标应当涵盖众多方面,如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国内期刊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出版的专著、国内外重要会议论文、教学、社会服务等。


高校及院系不应把国际发表放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中最核心的地位,否则可能会使得教师顾此失彼,只重视国际发表而忽视其他方面,特别是忽视教学和人才培养


十分有趣的是,对于国际发表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中的地位,在M大学受访教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同一学科的教师对此可能持很不一样的观点。



0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国内一所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视角,探讨高校教师如何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及其激励制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高校教师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及其激励制度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


来自不同学科专业、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发表经历的案例院校受访教师,对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中的语言博弈、问题视域、研究范式、发表规则、发表难度、期刊质量等问题的观点都存在较大的分歧。


他们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看法也很不一样。虽然受访的人文社科教师都不反对对国际期刊论文进行物质奖励,但他们对国际发表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中的地位持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二,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当理解和尊重差异性的存在


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奖励以及对人文社科教师进行学术评价并非易事,高校及院系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包容和尊重差异性的存在。


高校成果奖励和学术评价是为了衡量教师的业绩和贡献,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而人文社科教师的业绩和贡献不只包括期刊论文,更远不限于国际期刊论文。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应当在学术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高校应当尊重教师不同的研究取向,尊重学科差异和不同学科的特点,不能强制要求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发表国际期刊论文。


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主要标准是论文数量和期刊级别,而不是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质量。高校应当结合同行评议制度(peer review system)在评审中更多地关注学术成果自身,而不仅仅是其发表的语言或所载期刊


在衡量研究成果质量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英国科研卓越框(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的标准,着重关注成果理论和设计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的严谨性及选题的重要性。


此外,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以专著形式体现,因而在学术评价中不能只关注期刊论文,要同时关注专著等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第三,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高校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奖励以及对人文社科教师进行学术评价时,应当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在全球化时代,人文社科学者不能把自己隔绝在国际学术共同体之外,高校应当支持人文社科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国际交流,人文社科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与国际同行加强联系、相互交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际学术研究的进展。


其次,应当加强国内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支持并鼓励国内期刊提高质量,走向国际


01

一方面,国内期刊应当借鉴国际顶尖期刊的办刊经验,严格审稿、规范选文、严格执行匿名评审制度,注重学术规范,加强制度建设。


02

另一方面,国内期刊应当有意识地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吸引国外优秀学者投稿,逐渐在国际学术期刊中取得一席之地,努力对国际学术界产生更大的影响。


再次,高校应当辩证地使用SSCI、A&HCI指标,合理对待SSCI、A&HCI论文、其他国际期刊论文、国内期刊论文及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01

一方面,虽然部分受访教师所在学科的国际期刊质量整体上高于国内期刊,但综合受访教师的观点来看,国际期刊与国内期刊一样参差不齐,不能武断地将国际期刊论文等同于高质量研究成果


02

另一方面,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部分国际期刊论文所探讨的问题都是西方学术界感兴趣的话题,对于本土学术创新的价值不一定高,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也不一定密切,不能将国际发表奉为圭臬,盲目地认为国际发表的意义一定高于本土发表


最后,案例院校部分受访教师对于“学术西方化”的警惕与学术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反思不谋而合,提醒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向西方学术界靠拢,而是带着文化自省意识,努力做出具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原文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原题为《高校教师视角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及其激励制度》。限于篇幅,一读EDU对原文有所编辑、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