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洪闽地炼丹寻访录(二)

 朱1971 2018-04-17

时隔一年,我们再次前往漳浦,目的地是丹岩的葛洪宫,也就是位于灶山余脉的另一座“仙祖庙”,继续探寻葛洪炼丹的足迹。


丹岩


在当地向导朋友的带领下,我们驱车来到丹岩山脚下。丹岩原名帽结山,位于厦汕高速公路漳浦境内天福“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因葛洪在此炼丹而得名。


“唐山过台湾”石雕园


一进山门,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松树林。一步步沿石阶而上,只见千姿百态的松树,松香馥郁,沁人心脾。


松林


迈着轻快的步伐,带着求知的喜悦,我们很快到了山腰处,那里耸立着一座古朴庄严的宫殿式道观建筑——葛洪宫。因年代久远,原先的“仙祖庙”已坍塌多年,现在我们看到的葛洪宫,是2003年台商李瑞河先生捐资在原址修建的。跨入宫殿的大门,迎面是天井正中立着的一座铜铸八卦炼丹炉,正殿摆放着葛洪的塑像,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图文并茂的挂画,生动地再现了葛洪传奇的一生。


葛洪宫


葛洪塑像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镇江市句容县)人。他生于官宦世家,祖父葛奚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臣。父亲葛悌,曾为晋邵陵太守。从祖父葛玄,以炼丹著名,人称葛仙公。他将炼丹秘术传给弟子郑隐,葛洪拜郑隐为师,悉得其法。后来葛洪又从师鲍玄,鲍玄见他博学多才又聪慧上进,不仅传授经书,还将精通医术的女儿许配给他,就是著名的女灸法家鲍姑。


葛洪像


鲍姑像


据《晋书·葛洪传》记载:“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葛洪自幼十分好学,因父亲去世,家境败落,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常常彻夜抄书诵习。他还到处向名师请教,不远千里,寻书问义,期于必得。上自诸子百家,下至短什文章,阅书近万卷。由于刻苦自学,加上超人的毅力,他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学家、炼丹家、医药学家。


《晋书》


葛洪一生勤于著述,留下著作约为五百三十篇,胡应麟曾在《诗薮》中感慨:“六朝著述之富,盖无如葛稚川者”。如今大多已经散佚,保存比较完整的,仍能流传至今的仅有《抱朴子·外篇》《抱朴子·内篇》和《肘后备急方》等少数著作,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璀璨夺目的篇章。


《抱朴子·外篇》多有批判当时社会、文化的内容。《均世》《尚博》《辞义》等是著名的议论著作。《抱朴子·内篇》则集汉晋金丹术之大成,并杂有医药、化学等方面知识。其中的《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包括一些具体的炼丹方法,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等。为后人勾画出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以后的隋唐炼丹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抱朴子·外篇》


《抱朴子·内篇》


《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肘后”指这部书篇幅小,可以随身携带;“备急”是常备应急之意。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带在身边)的应急书。相当于现在以应临床救急检索之需的“口袋书”,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书中收集了大量急救的方药,是由葛洪阅读了大量书籍,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由于书中记载的药物容易采集且廉价,改变了以前救急药方药物难寻、价格昂贵的弊端。其组方既简单方便,又灵验有效,为后世医家广泛使用。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获得者屠呦呦就是从《肘后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的记述中获得灵感,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青蒿


 《肘后方》不仅具有临床实用价值,书中收载的多种疾病,特别是对某些急性传染病的认识,都远远早于世界其他国家。


《肘后备急方》


 书中描述了天花病的典型症状:“此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后,疮瘢紫黑,弥岁方灭”。其义是有一年发生一种流行病,发病时,不多久从头到脚,全身长出一个个像火疮那样的大疮,疮里满是白色的脓浆,这些疮,旧的溃破,又长出新的,治疗如不及时,严重者会死亡,治好的则会留下紫黑的疮疤,一年以后才恢复和皮肤一样的颜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花病”记录,且对天花的危险性、传染性的描述,都十分精确。


书中对于恙虫病的描述,也是迄今为止世界医学史上现存最早,叙述最准确的。《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中提到:“山水间多有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虫在水中著人。及阴雨日行草中,即著人,便钻入皮里”。葛洪称恙虫病为“沙虱毒”,现代研究,“沙虱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了一种叫做“东方立克次氏体”的病原体引起的。而研究发现,东方立克次氏体是以沙虱为媒介侵袭人体的。沙虱在螫人吸血的时候,把这种病原体注入人的身体内,使人得病发热。据调查,此病在广东、福建一带较为流行,其他地方极为罕见。葛洪不但发现了沙虱,还知道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他的记载比美国医生帕姆要早1500多年。


沙虱


此外,葛洪在《肘后方》中,还记述了一种叫“尸注”的病,就是现代的结核病,并提出其“死后复传及旁人”的特性。书中还提到了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涉及肠结核、骨关节结核、脑膜结核、肠和腹膜结核等多种疾病,其论述的完备性并不亚于现代医学。书中还记载了一种猁犬(疯狗)咬人引起的疾病,后世称为“狂犬病”。葛洪认为,被疯狗咬过后,应当用疯狗的脑子涂在伤口上治疗。此种方法是关于免疫疗法的世界最早记录,堪称免疫学之先驱。


当然,书中对其他的疾病如也有详细的描述。如传染病与寄生虫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病、外科病、五官科疾病、药物中毒、酒醉、误吞异物、突发等。症状的叙述则有咳嗽、中风、水肿、黄疸、腰痛、眩晕等。


葛洪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晚年隐居罗浮山。公元363年,葛洪逝世,享年八十一岁。他是我国古代鼎鼎大名的的道教学家、炼丹家、医药学家,位列古代十大名医之一,与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人齐名。


罗浮山


晋代之后,葛洪的事迹在漳浦民间广泛流传,漳浦民众称葛洪为“仙祖”,并建仙祖庙崇祀,弘扬葛洪济世救民的精神。葛洪宫周围有一百草园,据说是葛洪在采药炼丹的同时开辟的,将稀有草药移植于园中繁殖。如今园中遍地生长着野生药材,其中黄栀、玉兰干、黄精是炼丹必须的药草,还有鹅掌柴、金刚刺、土牛七、梅根和无头藤等数百种珍稀药材。同行的朋友告诉我们,百草园可提供自栽、自采、自制的青草药,时常有病人到此求药。


黄栀


时间流逝,已是夕阳西下,我们也踏上了归程。从葛洪宫沿另一侧石阶而下,晚霞的余辉穿过松树林,成片片彩绸,流连于身。不多时,抬头已望见山脚下的南门。南门是历经千年的岁月风霜,丹岩至今尚存的山寨遗址之一。相传,葛洪曾在丹岩下的山洞提炼百草,与丹药配合制成百草油,救治当地的山民,因而备受尊重。山民们恐山中的猛兽伤及葛洪,于是在此地建起山寨,设东西南北四门,山民们轮流值班守卫,以便葛洪专心炼丹制药。现今东门、南门保存较完好,北门已经倒塌,西门则最为神秘。据传,当年葛洪离开时,留下九颗仙丹,就藏于西门的石洞中,洞内还有一巨蟒看守,待一千八百年后有缘者得之。


据云,葛洪往漳浦及广东罗浮山的行程中,还在福建霞浦长春镇洪江村北高平山逗留过,当地人将此山改称为葛洪山,并被《中国道教大辞典》列为“中国道教名山”之一,这也是我们计划将要寻访的下一站......



吴童: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东南广播585养生堂特邀嘉宾、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学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福建站点负责人。



擅长针药并用治疗中风、糖尿病、失眠、头痛、耳鸣、颈椎病、脊柱类疾病、各类痛症、痛风、风湿类疾病、痤疮、皮疹、鼻炎及各类疑难杂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