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那天回镇粉蒸牛肉

 笛子8vxrvb7uaz 2018-04-17




大学时,学校离市区较远而离天回镇较近,同学们平日都喜爱坐两元钱的“火三轮”到天回镇去改善伙食以及采购日用品,我偶尔也去当“镇民”。


天回天回,取天子回头之意。唐玄宗李隆基当年为躲避安史之乱从西安前往成都,在马嵬坡忍痛赐死玉环后继续赶路,御驾刚到望得见成都城阙的时侯,传来了平叛胜利的消息,71岁的李隆基顿时悲从喜来,百感交集,毫无游玩之意,立马掉头还都,天子由此回銮。唐玄宗回头走了,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仅歇过脚的这个无名小镇,从此有了名号。


“传统”的天回镇中心就是一条老街,因李劼人先生的著名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而小有名气。我时常光顾的 “苍蝇馆子”就坐落于老街的北端。



这家 “粉蒸牛肉馆”店面没有任何招牌,没有任何装修,店内大中午的也要电灯才能看得见,木桌、条凳,连筷子笼也是我小时候在国营餐馆见过的那种“下抽式”。木桌上是老三样:盐、芫荽沫(香菜)、芹菜沫。盐是调牛杂汤用的,芫荽和芹菜是吃蒸肉用的。老板卖的也是老三样:粉蒸牛肉、牛杂汤、烧酒,旁边有个打白面锅盔的,好像是合伙经营。小店店面有特色,卖的有特色,规矩也挺有特色。只卖中午两三个小时,而且没有米饭。大一时,我有次周末一人去镇上溜达,便看见如此一家餐馆。本人对这种“最脏、最烂、最老” 的三最餐馆情有独钟,但又苦于仅有一人,不好意思去和陌生人拼桌,只有望而却步。在这里吃饭没资格讲条件,老板不是给你商量,而是直接吆喝你挪一挪,因为在这里吃东西,你就得抹下脸皮去挤桌子。邀约室友在第二周前往,蒸牛肉六角一碟,汤两元一碗,而且是可以免费续汤的,划算。食毕,大惊,这里的牛肉和以前吃过的所有粉蒸系列的味道都不一样,入口糯软带香,香中有微辣刺激,整体感觉非常好,唇齿留香。此后多次去小店满足自己的味蕾,一来二往,老板和我也熟悉了。每次去都招呼店员:“给解放军先端”。(哈哈,我们经常穿上军装溜出学校去吃)。每次去吃上几碟牛肉,喝上一碗牛杂汤,再就上一个锅盔,那个惬意哦……无法用言语表达。临走时再不忘带上几个蒸牛肉夹锅盔给室友,曰:众乐乐!



前段时间电视里播出消息天回镇要拆了,自从工作后我就再也没去过天回镇了。那天 我起了个早,十点就出发了。带上保温桶,准备大快朵颐后再让亲爱的家人们大饱口福。不幸的是一路堵车,到达目的地已经快十二点了。不过一下车,看见阔别四年的天回镇,我精神抖擞。找到小店,眼晕……排队的人之多啊,更别说进店坐食,就是打包都要等到十二点半以后的第三轮了,而且每人限买十碟。天呐,这怎对得起我那硕大的保温桶?!老板探头出来吼了声:有买生的回去自己蒸的没有?我眼珠子滴溜一转,回曰:生的限量没有?答曰:Miu……哈哈,交易达成……于是带了30碟肉、4碗牛杂汤和4个锅盔回来。不过他也与时俱进,涨价了。全打了包,可我自己的肚子还是空捞捞的啊,于是去了天回镇的另一个很有名的小吃店吃了碗豆花面和一碗馓子豆花。



天回镇老街要拆了,据说是要按照《死水微澜》里的样子重修,但愿“新修的老街”仍然具有生气,而不仅仅是只为了人气、旅游、观光、美食,而缺失了老街本来的功能,那就是生活!在如今全国“屈指不可数”的古镇、古街中具有这种功能的那可真是“屈指可数”了啊。


难忘那最后的天回镇,难忘那最后的蒸牛肉,归根结底是难忘那美好的大学时代!


征稿启事


行脚成都,打捞成都人的记忆

或掌故,或考证

或影像记录

赐稿请递

20801640@qq.com


赐稿请注明原创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