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窗外那一抹绿色

 数数数据库 2018-04-17

阳光洒向窗棂,窗外,是那一抹碧绿。浮华世间,唯有这抹绿,带我穿越千年,让我为那些诗文惊艳。

——题记

独倚轩窗,放眼望去,芳草碧树,满目皆绿。凝望窗外那一抹幽深的绿色,任思绪纷飞,依稀中,我穿越回宋代,品味诗人们的风尘苦旅。是谁,起舞弄影,一把长剑问指苍天?是谁?踏雪飞鸿,一身正气藏于心间?又是谁?放歌天际,一身孑然试问婵娟?是他——苏轼。

拜读苏子之词,让我陶醉。他的笔风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其说是喜欢苏轼,倒不如说是喜欢他的文采与多情。苏子文豪,经秋风而不伤,历淬火而不亢。然而,时运不济,他早早成名,却仕途坎坷。

乌台之诗案,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虽然免于一死,却被流放贵州。前途险恶,生死未卜。从此,黄州成了他的置身之地,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他有梦,有赤子之心和满腹的治国大计,无奈身世坎坷,他苦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只得向赤壁苦诉衷肠;睡梦中,长发及腰的妻子打扮梳妆,两人相对,惨然不语,唯有淋漓热泪洒千行。他大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每每读来,泪湿衣衫。可正是因为人生的无常,才更显人生的珍贵。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他立于渑池旁吟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罢了,飞鸿踏雪泥,向心中的圣地飞去。

风霜雨雪都未停歇,只留穿林打叶之声。眼前,仍是一如的绿。可苏轼毕竟是苏轼,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如此子瞻怎甘心就此作罢?人类既然殊途同归,汲汲于一世功名未免太过迂腐。兼济天下的理想在胸怀中回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终于,几十年的风尘苦旅熔铸于此诗中。头上戴的再也不是乌纱,而是草帽了;脚下踩得再也不是花盆底,而是芒鞋了。彼岸花开落千载,参商相隔永万年。谁能唱出那响遏行云的古体,留住那一份远去的淡泊?谁能拾掇这浮躁的倦意,在砂砾上种花种草?唯有他——苏东坡。

每种风采,都能透过苏子之身放射出灿烂光华。不知从何时起,他的诗词就深深吸引着我。每每诵读,总会思考: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向先贤发问。我想:是绿叶,无论怎样的天气,有一抹绿色就会焕发生机,让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变得清亮。那蜿蜒的古典之河流淌了上下五千年,正是因为有不断的绿色注入,这条河才会有新的活力!穿越浩瀚的时空,苏轼,和他的诗词,为后世文学之窗外留下一抹永不磨灭的绿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