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礼德先生的汉语教学观

 pxiang818 2018-04-17

深切缅怀语言学大师 韩礼德


           阝         

                              廴            

开篇

 4月15日,一代语言学大师韩礼德(Michael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逝世,享年93岁,在此深切缅怀大师。

 众所周知,韩礼德先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要创立者,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注重对语言个体及细节的描述,不仅研究语言的性质、语言过程和语言的共同特点等根本性问题,而且探讨语言学的应用问题,这些研究都对我们的国际汉语教学带来了非常有益的启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当代外语教学法的主流——交际法之间的渊源亦非常密切。

作为国际汉语教育的从业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韩礼德先生与汉语之间的紧密联系。无论是始于其17岁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汉语学习生涯,还是他20岁时开始的汉语教师生涯,抑或是他与罗常培、王力两位先生的师生之谊,还是让他引起关注的论文《“元朝秘史”汉译本的语言》,无不给韩礼德先生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

小编尤其感兴趣的是,作为一个曾经的汉语学习者、后来的汉语教师和最终的语言学大师,韩礼德先生的汉语教学观是怎么样?他有哪些汉语教学方法?幸运的是,韩礼德先生在2011年在新加坡的举行的第三届亚太地区国际汉语教学协会年会发表的文章《Note on 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 Learners》一文中,讲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所以,小编特编选其中精华部分,供各位欣赏大师的观点和风采。


韩礼德

英国当代语言学家,是世界两大主要语言学派之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他的语言学框架在当代世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界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



             彑

-❶-

关于汉语学习经历

         夂              


韩礼德先生在文中谈到他学习经历及策略:

“我们的课堂形式非常多样化,其中有一个表达训练在一间配备唱片录制设备的办公室,可以录下自己的声音,然后和留声机里自己的声音比较,发现不足,改正发音。”

在课程的最初阶段,我们使用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所研制的“国语罗马字”拼音体系来进行汉语阅读和写作训练。 罗马字非常适合外国学习者 , 因为它把声调融拼写中,这使得默写成为有用的教学技巧 。汉字直到第一年课程的最后阶段才开始讲授 。这就意味着 , 当我们真正开始学习汉字的时候 , 不会觉得特别困难。”

“除此之外,我发现了了一个记忆生词的方法,就是站在黑板前面挥舞着一支粉笔 , 尽量伸展和挥动手臂 , 最好同时唱一个曲调来匹配每一个笔画的节奏。比如说 , 汉字 “鬼 ”就与英国学生熟知的一段乐曲相当匹配 。还有一个窍门是将我们要学的所有汉字分组 , 参考苏慧廉牧师编写的口袋词典 , 按照语音元素排序分组 , 然后预备一套游戏卡 片 ,一面带有汉字 , 另一面带有罗马字与英文注释。有了这些 , 我们就可以按 照“快乐家族 ” 的规则玩扑克牌游戏了。”




             殳

-❷-

关于汉语教学方法

         夂                 


关于如何进行教学,韩礼德先生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三个方面帮助外国学习者更好的学习汉语。


“一、汉语初学者最好由跟他们说相同语言,比如英语的教师来教 , 而不是以汉语为本族语的教师来教导。这样,以汉语为本族语的教师参与教学的时候 , 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任 务的基本要素 , 能够识别和利用汉语母语教师的语言优势。”

“二、汉字教学不要从课程的初始阶段就引人进来 , 最好不要早于第一年课程的最后阶段。基本原则是学生越迟接触汉字 , 就会越容易 、 越快速地掌握汉字。这就意味着必须提供大量有趣的使用拼写文稿的阅读材料。” 

“三、应该更加重视汉语语音精准度训练 , 而这种训练又必须基于对汉语语音体系的理解 。”

3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韩礼德先生开始认为每个学习者从学习方法上来说,有以下这四种差异尺度:

“一、通过听觉或视觉。这可能是最明显的差异 是有些学习者多通过听和说,有些学习者多通过读和写 。

二、通过实践或反思 。有些学习者多通过行 动学习—实践他们的语言能力 ,另外一些则 主要通过思考学习— 实践之前进行构思 

三、通过内容或表达 有些学习者多专注于意义 , 另一些则更加专注或同样专注于所听或所见。

四、通过法则或实例。有些学习者由上而下 , 通过衍生法则推导出实例有些学习者由下而上 , 自己发现句法规则。在这些差异尺度中我会如何定位自己。”


4

如何培训教师

韩礼德先生认为,“现在的汉语教师的绝大部分仍是以汉语为本族的人 。他们是否接受过用外国人的眼光看待汉语的训练?换句话说 , 他们是否采用外部立场审视汉语的语言现象?问题是他们可能带来许许多多关于汉语语言和汉语文化的神话,但是这些往往使南北美、非洲、澳 洲 、 欧洲 、南亚及西南亚学习者学习起来更加困难 。”

“可能每个社会团体都有关于自己语言的神话。 比如,这种语言对任何外国人来说非常容易习得 , 抑或几乎无法习得。很多汉语学习的神话始于文字的性质 , 这些文字是以词素而非音素或音节为基础的 。”

“但是现在 , 我们开始把注意力从显而易见的教学实践 , 转移到一些看起来关系不是很密 切 , 却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些实践是否有效的问题 。每种语言都是独特的, 但是没有哪种语言比其他语言 “更独特 ”。虽然许多语言有一两个特殊或 “极端 ” 的特征 , 但是总的说来 , 每种语言都是由一套具有普遍性质的成分所构 成的某种特定的组合 。这些通常会在按地域分组时显现出来在地域上接近的语言 , 即使没有相同的历史 , 也会变得相像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