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评写作美文 | 礼让之风,文明之始也

 老刘tdrhg 2018-04-17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礼让之风,文明之始也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上至君臣之礼,下至布衣之交;对外有九宾之礼,对内是虚心相待。这种种礼数不仅在中国古代实用,在现代也应传扬,且不说三跪九拜之大礼,单单是些小小礼让之举,也足以温暖人心。
正如达城街头,某汽车司机每每都会停在斑马线前,让腿脚不便的老人先行。这一微不足道的行为,却令某老人感动到脱帽向礼让的司机鞠躬致谢。正如那位司机所言,在斑马线前停下来让行人先走,本是司机应该做的。可是,观之今日,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人人都会做呢?这样的礼让弥足珍贵,也正是当下人们快节奏生活中的稀有精神。人们往往为争分夺秒而插队,闯红灯的现象屡见不鲜,若是能做到人人礼让,方是文明之象。
说到礼让,也有不少奇闻轶事,著名作家萧伯纳在小径上遇到了他的死对头,那人不肯让路,说道:“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萧伯纳淡定从容地回答道:“我正好相反。”说完,退避一旁,给他的对头让了路。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家的风度与机智,却也看出礼让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它能彰显出教养的好坏,可以说一个人若不会礼让,那他的教养也是有待商榷的,这是礼让之于个人。
礼让之于社会,便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在拥挤时,让老弱病残者先行,在车辆过单行道时,让对方先行,在看病就诊时,让急重症者先行,在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上,也许你只是后退一小步,却能方便他人一大步,这便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步。
礼让之于国家,也能使国立于不败之地。古有蔺相如“引车避匿”廉颇 ,为的是“先国家之急”,从中身为一国宰相的大度可见一斑,试想若是蔺相如不处处忍让,将礼让升华为替国家大事着想的层面,恐唤秦兵来。因此,这种礼让便是也是于国家大事的长远考虑了。
然而礼让也需有度,若是凡事处处过度礼让,便不能称之为礼让了。对待恶势力,一味地礼让,便是纵容与助长,这种让便是愚让,便是懦弱。就拿中国清朝末年的清政府来说吧,割地赔款,任列强瓜分中国的领土,清政府一再退让,这便是腐败无能,便是愚让。
文明始于让,但也切莫不分黑白地忍让,有礼有节,此礼让之风,文明之始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