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收藏

 zclgwd 2018-04-17

businesslike:

奇葩投资者(合集)

“奇葩投资者系列真空压缩合集。不过还是很长。 我们看看,究竟哪些奇葩,在二级市场中最终赚到了钱,他们又是如何赚到的 奇葩投资者 特质风险获利者 按照传统风险观,股市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特质风险。系统风险是市场整体的波动,不由个别资产决定,无法分散消除,往往受情绪、经济周期、宏观...展开
“奇葩投资者系列真空压缩合集。不过还是很长。
我们看看,究竟哪些奇葩,在二级市场中最终赚到了钱,他们又是如何赚到的


奇葩投资者

特质风险获利者

按照传统风险观,股市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特质风险。系统风险是市场整体的波动,不由个别资产决定,无法分散消除,往往受情绪、经济周期、宏观环境及重大事件影响而上下起伏,比如,我们常说的“牛”、“熊”;特质风险,则可以简单理解为,刨除市场系统波动的个体风险。
特质风险获利者主动选择承受这样的非系统风险,比如在市场领悟前,买入优质公司,待其价值充分展现后卖出,--这就承担了对特定公司的特质风险;又比如,市场恐惧买入、市场贪婪卖出,--则是承担了市场情绪或宏观环境的特质风险;
类似的特质风险,如违约、困境、流动性等等,无一例外的,获利的特质风险承担者,通过大量研究,和卓尔不群的个性,挖掘着市场无效之处,填补,进而获利。
无疑,他们贡献着发现和勇气,可被称为“市场效率改善者”。
不会在说我吧?图片源于网络。
不同于“一二级套利者”,特别的,持有的上市公司原始股东,是另一帮“特质风险获利者”,与挖掘无效不同,他们承担各自公司的个体风险,并通过价值创造和财务杠杆获利。




系统风险获利者


但是,还有一批人更猛。

他们的收益大概不如前者,但他们却更刚猛的选择了另一件事:
什么也不做。
是的,什么也不做,回顾“系统风险”的定义,一旦你做出了选择,你就承担了除市场风险以外的“特质风险”。而一个“特质风险承担者”,并不必然会成为“特质风险获利者”

因此。系统风险获利者甘心做“水里的鸭子”,哪怕惊涛骇浪,也安然在场,然后,得到一个市场平均收益。
大概率的,他们的收益是这样子的。
以十年为周期持有标普500(白色曲线),收益率均值达到11%,
假以时日,让“系统风险”充分伸展,他们大概率的获得一个平均回报,比如十年年化10%。
在谁赚走了股市的钱?(3)中,我们提到,除去价值减损、摩擦成本,投资者剩余仍占到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9成以上。考虑到这些特质风险获利者和系统风险获利者,仅仅是投资者群体中的一小拨,他们所获取的利润,想想也蛮可观的。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是时候看看这些人的赚钱法宝了。






奇葩们的秘密武器



I,基石认知
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最幸运的莫过于:在他还年轻的时候,就接触到、并真正拥有了,正确的认知。巴菲特20岁读《聪明的投资者》,开始寻找“价值”,28岁读到费雪、29岁遇到芒格,重新发现“价值”,完成了“从猩猩到人”的飞越。

长长的雪坡如何筑成?活的够长是其一,
另一个,是懂得够早。

关于投资的认知没有止境,它可以存在无数层次,可以涵盖无数问题,但最基础的,莫过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股市为何长期向上?
我们深聊过这个问题(谁赚走了股市的钱?(1))。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成功投资的认知基石。


II,长周期时间观
何谓“基石”?因为它虽然基础,但成功的若干关键,多始建于此。比如:“长周期时间观”。


1,免疫与价值伸展
严肃的思考一个问题:
外星人和地球人,假设智力相同,哪个更适合地球上的投资?
答曰:外星人。
因为他们更高级?
NO,题干已说明他们和我们智力相同。
那是为啥?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他们5分钟,大概相当于我们的30小时。假如他们和我们一样热爱短线,持股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天,这十天,换作地球尺度,实际持有了多长时间呢?
十年。
大概率的,他们的收益是白线这样子的。
以十年为周期持有标普500(白色曲线),收益率均值可达11%。

他们的赢面,是我们这些以一年,甚至三个月为“长期”的地球人,能比的吗?

为什么?
很简单:
a,以长周期观,滔天巨浪不过幻象,最终无外,长河微澜。


b,建立于认知基石上的:权益增值基于价值创造。价值创造,需要时间去枝繁叶茂。
Photo by:RobMulally 价值,需要时间去枝繁叶茂

不过,地球上总有一小部分人,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宛如外星生物般钝感。他们和普通人时间观如此迥异:他们以三、五年去计算回报,甚至他们并不真的很在意这种尺度的利益计量,因为实际上,他们在意更长远周期的未来。
他们是持长周期时间观的奇葩。


2,最初的优势和最后的优势:
优势(edge)

他们和我们同处一个市场;他们以十年、甚至更长周期的利弊,采取行动;我们以一年、三个月(或一个礼拜?)为周期,做出决定。
当你意识大盘交易对手是谁时,将作何感想?
市场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这既是一个伪命题又是一个真命题。
说它伪命题,是因为,如果市场有效,那么我们无需再做任何投入,因为任何投入都不可能换来丝毫额外收益;
说它是真命题,是因为,正因为它时而无效,时而回归,我们才有实现价值的可能和发现价值的机会;
另一层面,我们看到,有些市场很无效,有些市场不那么无效,例如美股,据说只有5%的投资者能够战胜市场。
市场怎样从很无效变得不那么无效的?还以美国为例,这个市场发展了200年,涌现了大量的专业投资者,大家投入了越来越多成本(研究)在这个市场里面,他们做什么呢?
挖掘市场的无效。
市场的无效吸引了越来越多挖掘者,最终结果,因为他们的挖掘,这个市场无效的地方,越来越少。
市场变得越来越有效。
这样的市场,还有继续挖掘的价值吗?


作为投资者,当然希望象那样的情况来得晚一点;
不过,几乎可以肯定,在很长、很长时间内,无论何处,市场仍将继续时常无效。

为什么?

时间观。

这个市场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时间观。
比如,有些钱,就是要一个月以内赚到钱;
有些钱,三个月要用;
有些钱,它每年都要Review一下,甚至每季度、每年,要去排下名;
还有些钱,
它几乎没有要用的时候,它既不在意“年度收益”,更不介意“performance”、“ranking”;
它不仅独立于常人认知周期外,更独立于工业(Industry)常规之外
时间观不同,决策基础就不会一致。
不同的期限,追逐不同的收益目标:
短的,看即期;
长的,即使依附于洞察,仍会在杂糅的期限错配下,经历一次次黑天鹅或大大小小的瞬间崩塌;
在短周期(比如以年度为单位)占主流的情况下,最终结果必然是,全市场不可能以长周期正确,作为决策基准(不是不想,是不能)。
那么,市场最终就不会长期恒定于强有效状态。
这意味着,
即使无数超级挖掘机极致挖掘后,这个市场仍留有机会;
这些机会基于时间观差异;
展望这些最后的无效性、或者投资者最终、最底层的优势(edge),
仍源于:长周期时间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认知基础上的“长周期时间观”,作为最初、也是最终(极)的优势(edge)。






III,研究的艺术




不过,即便是开发充分如美国,获得更丰厚的回报,也不是奢望,
任何爱好者能举出的长盈投资者都有一打。
为什么?

回到现实:即使成熟如美股,市场也仍远未被充分开发。她仍是一片繁盛之地。
何以开发这种富饶?

研究投入,
大量的研究投入。
巴菲特每天阅读6小时,林奇度假都要顺道调研附近的上市公司,桥水有1000多名研究员,以小为美的耶鲁捐赠基金,也有30位全职分析师。
投资这件事,收获仍然来自耕耘;
某种意义上,和其他创造价值的行业一样,投资仍是一项工业(Industry)。对无效展开不同维度的挖掘。从基石价值观到更深层次进发的多数行程,都可以是工业化过程,也和其他工业一样:产出有赖投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不一定。
因为天赋?
未必。
这是市场化过程:
何等投入会有怎样的产出,取决于市场开发程度,
无效市场,60分投入即可回报丰厚,甚至在一些奇葩的地方,稍作投入、回报便会喷薄而出;而一个弱有效市场,如果市场平均是80分,则必须做到90分才能收获更多。
投资艺术?
当然。
不过,艺术从来都是投入的升华。一分艺术,可能因九十九分投入诞生。投资洞察不会凭空而来,它产生于至少数万小时的投入。
这么说,个人或业余投资者优势寥寥?
当然不是。
仅从研究投入的独立性而言,巴菲特几乎可以算个人投资者(当然,他更同时是一个资本家、企业家),迄今七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主要投资不过三十多个;林奇勤勉有加,据称(和他的四个助理一道)投资过15000余家公司,“没有不喜欢的公司”,不过短短13年,就退役了;桥水1700余名员工,投资囊括包括股票在内的几乎所有资产、多项策略。
这些投资者,都有着骄人业绩、过人智商,但其投入方式相去甚远,他们的区别,在于广度
当你不满于平均,当你要走得更远,就需要付出更多。
从这里,投资开始接近艺术
除了认知、除了投入,从这里,投资者开始需要一点禀赋,
比如:“钝感”。




IV,钝感
投资的道理你都了解、功课也做了不少,想想都觉得乾坤尽在掌握。但是,到了鸡犬升天或惊涛骇浪之时,四顾之下,不由得忽然犹疑起来。
话说“知易行难”,
就算最初级的“长周期时间观”,明白容易,波动面前,要完全做到,对多数人来说,也颇有难度。
那什么样的人可以为所“欲”为?
最近看《大空头》,这几个奇葩看来道明了答案:
奇葩大空头


奇葩1,蝙蝠侠布里医生(Michael J. Burry ,Scion Capital):
值班医生转行的极品研究者,第一个发现“甜心贷”利率将在07年二季度集体飙升的投资人。不过,最特别的,是他不太擅长沟通。
具体点,他几乎只能和自己很好的对话。



奇葩2,摩根御用对冲基金合伙人(Mark Baum,FrontPointPartners LLC):
最特别的地方,是他专注于事,而不太在乎人。
多不在乎呢?
比如
他会大声接着电话闯进一个已经开始的会议,不,他不是来踢场的;
当电话再次响起、是的,没设过静音—就会毫不犹豫的高声接起电话,再自然而然的边打电话边大步从发言人面前起身离开会场,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不正常。
简而言之,
无论利益、只讲对错;
对事不对人。
对人,完全不在乎。


奇葩3,退役德银交易员(BenHockett),
金融隐士、OTC愤世狂人。
身为金融天才的他,尽管在体系内资历深厚、成绩斐然,但最终,他还是辞职了。
是什么让他抛弃显然功成名就唾手可得的职业生涯?
体制。
对他而言,整个金融体系充满腐朽、贪婪与冷酷,忍无可忍之下,宁可辞职索居。
此役做空,他并不关心获利
他要做的,只是给这个污浊的体系,拨乱反正的一击。


就是这寥寥几个奇葩,在房价高歌猛进时却悄然巨量放空。
所有人争相做多,人人汽车变游艇、阳光豪宅,什么让他们孤独的选择了做空?
标普三A评级、投行、基金趋之若鹜,价格不跌反升,什么让他们敢于向山巅推动二十倍放空巨石?
净值堕入深渊、投资人起诉,什么让他们岿然不动?
当他们对赌的,已不单单是房贷市场,而是被“大到不能倒”绑架的华尔街、联储、美国政府,甚至整个美国经济时,又是谁给了他们继续的勇气和决心?
末世危局,以一对所有,
只能说,他们不是“坚持”下来的。


让他们虽倍感压力,但不至于象普通人般崩溃的,
是共同的缺陷(禀赋)
--“钝感”:
超低的外部注意力
小了说,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共情,简暴的, “情商低”;
大而言之:对外部世界乃至世俗标准的超低敏感。


当然,电影是艺术的夸张。
不过,耐人寻味的,三大空头,为何都被毫无例外的,塑造成这般“钝感”?


投资需要远离群体,独立思考;

投资需要所思即所为;
投资需要丝毫不受外界评价左右;
如巴菲特所言,完全不理会外部看法,全凭“内部计分卡”行事
正常人,要做到这些,当然要调用大量的理性和意志,很不容易。
而一旦心生犹疑,立刻功亏一篑;
但是,“钝感”让一部分奇葩不用如普通人般,耗费大量心智成本,自然而然坚挺如一,毫无突然溃败之虞。




所谓,有一失必有一得?


《大空头》片头,马克吐温的话耐人寻味:
让你陷入麻烦的,不是你的无知,而是你确信之事,并非如你所愿”。
表面上,这句话似在戏谑泡沫中乌合之众的贪婪、无知与愚蠢,
往深了一层想,
这何尝不是说给这些奇葩大空头、市场的忤逆者的?
面对整个系统,如果没有足够的“钝感”,
他们又如何跨越“螳臂当车”式的恐惧?




需知,

真正的投资机会,事后当然指点江山,


身在其中,完全可以细思极恐。

巴菲特是钝感还是刻意理性?




经典奇葩之道

”虽然巴菲特显然拥有全部四项秘密武器,但今天,我们不聊他,来个稍微少见点儿的
如果有一种投资方法,(你相信)“大概率”长期(十年以上)取得超越市场的回报,
但是,一旦风云突变,惊涛骇浪之时,你的资产将“确定的”(也许不是永久的)大幅折损,并且,完全无法退出
你会押注这种方法吗?
会投入你所有的金钱(包括生活费)吗?
对了,由于某种原因,这钱,只能赚、不能亏
你会如何选择?
今天的主人公,面临着比你更真实、更严峻的抉择。



捐赠基金



与财政拨款体系不同,斯坦福、哈弗、耶鲁等一流大学,运营资金几乎全部来源于社会捐赠及其捐赠基金( Endowment Funds)的投资收益。
长期以来,名校对捐赠基金的依赖度高达30%以上,有些时候甚至高达40%,例如,耶鲁2016年度开支34.7亿美元,其中11.5亿美元(33.2%),来自耶鲁捐赠基金(The Yale Endowment),而2009年,这一比例高达45.9%.
也就是说,捐赠基金需要负担一所大学全部包括科研、奖学金、薪酬、运营、图书等所有开支的三到四成,同时,在扣除上述开支后,捐赠基金还必须做到:保值(跑赢通胀,确保学校永续运营)和增值(确保学校基业长青)。
你看,捐赠基金规模庞大,同时,这几乎是一笔只能赚、不能亏的钱。


这也注定了它狭小的腾挪空间和相对保守性。
机构投资教父


传统上,只能赚不能亏的捐赠基金通常是一个股债平衡组合,这样一来,波动性被有效降低,不过同时,收益,也被有效降低。比如,6.5%(Yale Endowment,1970~1985)。
情况从主人公出场开始改变。
图中,可以看到,随着主人公横空出世,保守的捐赠基金开始一路飙升。30多年来,扣费年化收益高达16%+(如果扣除巴菲特使用的杠杆,这一业绩已超过了巴菲特的长期业绩),并且带动整个捐赠圈风格随之一变:几十年间,众名校基金纷纷效仿其投资方法,但是,毕竟较逊一筹,三十年下来,模仿者的平均年化收益在11%+,与我们的主人公还是有明显差距:
巴顿·毕格斯(Barton Biggs,大摩资管创始人)说,“世界上只有两位真正伟大的投资者,斯文森和巴菲特”,没错,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斯文森(David F.Swensen),耶鲁投资办公室首席投资官,一个被誉为“价值80亿美元”(几十年间平均每年创造超越同侪5%+的超额收益)和“机构投资教父”的人。



怎么做到的



来看一个典型的耶鲁配置(2016):
这都是生么鬼?

AbsoluteReturn:对冲基金,基于对冲或套利(如事件驱动等)占22%;
DomesticEquity:美股,5%;
ForeignEquity:国外股票,新兴市场为主,14.9%;
LeveragedBuyouts:杠杆收购,14.7%;
VentureCapital:风险投资,16.2%;
RealEstate:不动产,商业地产为主,13%;
NaturalResources:自然资源,林地、农场、石油天然气,6.9%;
FixedIncome:债券,4.9%;
Cash:现金,2.3%;
而在斯文森横空出世的那个年代,一个典型的捐赠基金,配置是这样的:
美股50%,美债40%,其它资产10%,再平衡。



斯文森写过一本书,直译叫《机构投资先锋》(<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先锋在哪呢?
当我们把斯文森的资产配置归类,会发现其和传统捐赠基金的显著不同:
股权倾向:
股权占斯文森配置的72.9%(红色系),如果再加上权益类(暖色系:红色系+橙色系)的不动产(注意:商业地产而非住宅,主要用以获得优沃的租赁现金流而非房产升值)和自然资源(注意:同样意在现金流),“高风险”的权益类资产占到整个组合的92.8%,现金(浅蓝色)只留2.3%,一个校产基金,几近all in,OMG
分散配置:
不过,与传统捐赠基金50%都是美国普通股(债券也是美国的)不同,斯文森的股权配置多达5个大类,而整个权益类资产拥有7个大类,并且遍布不同国家,资产配置间相关性很低。
低流动性:
除了美股5%、国外股票14.9%、债券4.9%和现金2.3%,共27.1%具备流动性外,其它资产流动性都非常不佳,几乎必须持有计划时间,很难轻易改变、短期卖出或赎回。


经典奇葩之道
为何如此安排就能取得巨大优势?

“术”的背后,是怎样的“道”在支撑?
1,基石认知:
其一,长期来看,股权是最好投资标的,没有之一。其中,企业价值创造,是这个大类中的头部部位,长期复利的发动机。这也是为何长期看,正常国家的股市总是长期向上的原因。
我们看到,斯文森突出的股权倾向:在他的配置里,专注价值创造的私募股权、国内外普通股处于核心位置,第二是基于价值的对冲和套利。
然后,斯文森把传统捐赠基金中的防守型部位,换成了相对保守的权益:不动产和自然资源。与博取价差、低买高卖的理解不同(当然,国外房市也挺没劲的),斯文森重点通过这类权益获得远好于债权的通胀防御和现金流,尽管,它们波动性显然远远高于债权。
至于债券和现金?斯文森眼中,那都是垃圾。
事实上,他只保留了最小必要部位(现金2.3%居然低于3.9~4.6%外拨给学校的年度预算开支)
斯文森称之为:权益偏好(Equity bias)。

其二,组合配置。这是升级部分的认知:不相关资产形成的组合,将在不减少回报的情况下,录得更低风险。作为托宾(James Tobin,1981年因投资组合理论获得诺贝尔奖)的学生,斯文森绝不会放弃“免费的午餐”(Markowitz’sfree lunch)


2,长周期时间观:
所有这些认知都能,且只能,实现于长周期时间观下
而对于斯文森,“长周期时间观”不仅表现在对长期价值创造的坚定信仰和执着投入。
他更奇葩的所在,是在毋庸置疑的长周期时间观下,出奇的有点奋不顾身的全情实现。
从九十年代开始,斯文森就刻意避开众人追逐的高流动性资产(比如流动性充沛的普通股、债券),象蚯蚓一样,奋然一头扎入传统交易者避之唯恐不及的低(或无)流动性资产(例如私募股权、不动产)的泥沼中。
为什么低流动性那么不招人待见?因为它在你“恰巧”想卖的时候,通常不可能卖掉,或者需要很大折扣才能找到买家。这要么是因为合约或价值实现周期,比如风投五到八年的退出期,要么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交易对手和市场深度,比如市场不那么火爆的时候出售大片商业楼宇,或者,兼而有之。一句话:想卖卖不掉。
看明白了吗?这就是斯文森的与众不同。他拥抱了一块资产,这类资产几乎只适合长周期买家,这给了他额外的巨大优势(譬如第一层次的:低廉的买价),当然,这需要他首先奋不顾身的投入低流动性泥沼。


3,研发投入:
如果说,基石认知和对长周期时间观的极致利用,让斯文森领先同侪一个时代,那么,如果没有持续不懈的大量投入,他的领先可能最终也将被模仿者赶上。
在回耶鲁之前,斯文森未有任何资产管理经验。但是,超强的学习与研究投入,让他进一步做到这些:
蓝色柱是耶鲁,紫色和黄色分别代表主动与被动基准。

你可以看到,几乎在每一项资产上(除了不动产),耶鲁(蓝柱)都以大比分超越基准,要知道,七大类资产,每大类包含数种策略(比如绝对收益中的价值对冲与事件驱动),每种策略可能需要遴选数十家对冲基金,同时,普通股(包括国内和国外)、实物资产部分(包括自然资源和房地产),采用主动投资(耶鲁自己投)而非间接投资(委托基金),十几类资产可能由上千标的组成,最后几乎每类资产样样都做得出类拔萃,而斯文森和他的团队,到2016年,才一共只有32人,OMG
4,最后,斯文森也是一个钝感的人吗?


阿喀琉斯之踵
你们现在都知道了,

虽然什么都好,但是斯文森的做法有一个完美的弱点,
那就是,
由于主要部位配置再低(无)流动性资产上,
真正突然想卖的时候,就只能呵呵了。
无论如何,你必须按计划做完。
回到开篇的提问:
如果有一种投资方法,(你相信)“大概率”长期(十年以上)取得超越市场的回报,
但是,一旦风云突变,惊涛骇浪之时,你的资产将“确定”(也许不是永久的)大幅折损,并且,完全无法退出
你会押注这种方法吗?
会投入你所有的金钱(包括生活费)吗?
嗯,由于某种原因,这个钱,只能赚、不能亏
你会如何选择?
这就是斯文森必须面对的一部分。
那看看他的回答。
“我就是这样想的”。
对主动离经叛道的斯文森来说,掌管巨量捐赠基金、校产攸关的他,不可能不去设想每种极端情况,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策略的特点。
他的选择:所思即所为,锁定目标,坦然承受。
于是,2009财季(2008/6~2009/9),耶鲁基金大幅回撤25%或65亿美元,这还是在其部分主要头寸(私募股权、不动产等)以“公平值”计价的情况下。这类资产没有公开市场,在争相抛售的大潮中,前方几乎看不到买家身影,“公平值”唯有回头遥望最后一个接盘者消失在尘埃里的那一瞥。你,真的知道这些资产,此时能换多少钱吗?
彼时彼刻,耶鲁和斯文森可能也未曾知。
重要的是,持有这些暂时无法变现的资产,长期看,事情总会好起来,但是,如果剧本有所不同,美国国会没有通过救助银行的法案,次贷危机并未于一年内就迅速平息,而是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萧条呢?
彼时彼刻,斯文森也许不会完全没想过。
即便形势未有这般严峻,2009、2010、2011,连续三年,耶鲁仍大幅削减当年预算近10%,并甚至因此对部分岗位进行了裁员。当然,裁员未必完全由捐赠基金受重创直接导致,但是,史无前例的,2009年,耶鲁举债数亿美元,捐赠基金的窘迫、外界质疑、斯文森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不仅在危机之中静如磐石,危机过后,斯文森的策略也并未有任何改变。
对斯文森和耶鲁,"钝感",也许是阿喀琉斯之踵的最佳防御


个人奇葩之道



个人投资者的优势


四种武器,本质上是两类问题:
1,知:
知不知道、理解多深?“基石认知”和“长周期时间观”首先属于这类问题。拥有基石认知和长周期时间观,基本可以确定,你在投资的开始阶段,就已经领先于市场上一大批参与者,无论他们是个人还是机构。在知的问题上,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间,并不应该有天然的差距;


2,行:
“知不知道”以外, 是“做不做得到”。
研究投入:毋庸置疑,个人投资者不会、也不能如机构般投入庞大资源在研究上。因为这即不经济,也力有不及。因此,研究投入的数量上,个人无法与机构比拟。但是,不排除部分投资者在某个领域,有特殊优势。比如:本身是某行业专家、业内人士、或者,本身对某个领域特别敏感、特别有洞察,那么,在这些点上,这些个人投资者通常可以深度领先;
钝感:对外在环境,有人天生敏锐,有人天生钝感,这点因人而异。不过,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可能需要更多钝感。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和所有行业一样,投资这个行业,也有它的标准,公司也有它的考核,客户也有倾向。对多数机构投资者而言,当他必须考虑行业竞争(比如规模)、公司考核(比如排名)、客户满意度(比如收益、回撤),并且还和其他行业一般,要经常review这些问题时(比如年度、季度、月度甚至周度),那他就必须有着比投资本身所需,更强大的钝感。而市场,往往偏爱那些“敏锐”的投资者(如热点专家、XX冠军),这对短期看来“平庸”甚至“迟钝”的投资者而言,无疑又是额外的挑战。
而个人投资者,除了投资本身,完全可以无需考虑这些无关也无谓的枝节,只用面对自己的内心,这点上,相同禀赋下,个人投资者可以略占优势
长周期时间观:对(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尤其对仰赖大众偏好获得资金的)来说,“长周期时间观”几乎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任务:季度、最多年度的排名、一致性的申购、赎回大潮(毫无例外:“牛市”申购、“熊市”赎回)、以及,周而复始、反身性的奇怪偏好(如“炒小、炒差”,或“炒蓝筹、炒白马”),令他们无暇超越一年度甚至一阶段行情、投入大量时间、资源,只为一项游戏:漫漫长河中,追逐每一片波澜。
无论中外,在理念和机制上,能象耶鲁及大卫斯文森那样,从不张皇四顾,朝内在看齐,向本质求取的机构投资者,都不多。号召股东拥有“内部计分卡”的巴菲特,可以算另一个特殊的典范。
难道机构投资者不了解,仅长周期时间观本身,就是巨大的优势吗?
怎么可能。
只是价值取向和环境,让他们做不到。
反观个人投资者,情况则全然不同。本质来说,除了长期增值,(如果不是娱乐)你的投资不用吸引任何人的青睐,不用遵循任何行业标准,更不用和任何人比赛。期限上看,你的投资也许为了换房(五年)、为了教育(十年)、为了养老(三十年)甚至为了财务自由。那么,除了日常开销、保险和不时之需,你最主要的投资决策,都是可以立足于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比起必须在转轮上奔跑的大部分机构,长周期时间观,是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个人投资者之道
由此,我们归纳普通投资者之道:

0,建立认知基石
为什么正常国家的股市总是长期向上的?
为何长周期时间观是终极优势?
如果你能很好的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么,你的投资,已经有了笃定的基石。
我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在这篇文章里。
你也可以看看斯文森是如何回答的。
1,利用天然优势
利用好(部分)资产管理者都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长周期时间观。如果你不是职业竞技者,那么完全可以静下来,想想看,什么才是长期正确的判断?如何用长周期正确的事,取得短周期竞技者,无暇顾及或根本未曾想象的成功?用好这块长板。


2,从被动投资起步
股权优先和长周期时间观下,被动投资(比如投资指数),是最好的起步方式。这种方式下,你只需投入最小精力、无需承担特质风险(如行业兴衰、企业波折),就可获得市场平均回报。不要小看“市场平均”,“一赚二平七亏”,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做到市场平均都算是那小部分“奇葩”。起步就能胜过一大波人,是不是很爽。
不过,这需要你确定两件事:
a,尽可能有点钝感。
被动投资意味着承担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就是不得不坐电梯。尽管上升久了,你会腾云驾雾、高处不胜寒;陡然坠落,又让你失去重力、感觉深不见底。
b,尽可能全市场投资,少做选择。
任何选择,价值、成长,还是高估、低估,实质上都是偏离系统,承担主动风险。眼前的例子有,2013年大盘股的独自下跌和小盘股的兀自上涨,以及2017年剧情的180度反转。
无论如何,如果能完成上述两点,被动投资就是你实践基石认知和长周期时间观的最稳妥、成本最小一步。
这个阶段,可以足以获得市场平均收益,比如9%,及与市场一致的风险调整系数,如夏普比率0.15;
3,持续改进
进一步,需要投资体系的持续进化。如,最优风险调整收益(前篇文章介绍的组合理论),又如,简单的优化型指数投资(以前介绍、每周更新的30%~75%方法)。
与世界的其它领域一样,投资同样也遵循20/80原则,即以20%的投入,迅速抓住80%的主干。这也是将来,我们聊的主要话题之一。
此时,期望收益可以升高到12%,夏普比率可以提升至0.25;

4,在熟悉的地方投资
再进一步,有兴趣、有余力的投资者开始主动投资以超越市场表现。在弱有效市场,这是可行的。不过要注意,像上文提到的,经济(投入产出比)和有质量的研究应该在你熟悉的地方,比如你正好是一名医生,那么在医药方面,你显然比普通投资者更多专业知识,从而可能有着更明确的判断;或者你是地产公司从业,那么你对业内竞争、市场情况、乃至流程细节的了解就可能让你在这个行业上的决策,比外行,更胜一筹;又或者你仅仅是天天奔饭局,那你当然对白酒及其消费偏好,比其他人有更切身的体验。
总之,在你熟悉的地方,有更多机会。

5,建立边界
更深入的主动投资要建立边界。包括两层意思。首先,与固步自封或蜷缩在舒适圈的印象不同,边界完全基于客观和理性。作为行家,你可能会有体会:在行业内不言自明的某个细节,可能非业内人士压根无从了解。而这样的细节,也许恰恰使判断,产生了显著差异。这表明,在大量研究之前,九扩充边界(在不熟悉的领域做出策),不太可能具备优势—这个边界,也许就是巴菲特所言“能力圈”。
其次,建立边界往往又需要抽离出来,由外向内,重新去理解熟悉的、理所当然的部分,去重新刷新已有边界。我们常看到的“灯下黑”或 “被颠覆”,往往是业者浸泡在理所当然的旧有边界里,未抱外行般的稚子之心从各个维度去探求,结果导致原有边界的蜕化。
建立边界,既需付出大量工作,又要如上述左右互搏般的迥异视角,殊为不易。可见,巴菲特说“不要离开能力圈不是陈腐教条,而完全是对投入/回报理性而精明的计算。
已经建立了边界的主动投资,可以期望15%+的长期回报,和0.3的夏普系数;


6,寻找长期投资者
如果你既希望获得更好的风险调整回报(如:与市场相同的回报,更低风险,或:与市场相同的风险,更好回报),又没有精力独立进行大量研究,或者,你对自己的钝感信心不足,那么,优秀的资产管理者,就是另一个选项。
首先要明确,针对主动投资,资产管理者可以帮到你的,主要在两个方面:
a,研究投入。规模经济让多数机构都可以拥有比多数个人更广泛、更有质量的研发投入;
b,钝感。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知道而无法做到。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无需比赛、也无需适应哪怕任何标准的,长周期资本安排。但现实往往是:我们差那么一丢丢钝感,去压抑一夜暴富的渴望和得而复失的恐惧。
尤利西斯把自己绑在桅杆上。靠谱的长期资产管理者,在研究之外,同时充当那根桅杆,替你承担,带你穿越必然不时惊涛骇浪的市场。
尽管受商业模式和期限匹配所限,如前所述,只有极少数资产管理者(如随时申赎的开放式基金,就显然存疑)能实际履行上述两项职能。因此,找到真正有帮助的资产管理者,殊为不易。它虽然无需你经年累月地投入研究或保持钝感,但仍然依赖你之前建立的价值体系。站在认知高点上,才能做出有别于大众的选择。

相对众多普通投资者,你的优势在于,对已经拥有上述认知。以及,四个维度:基石认知、长周期时间观、研究投入和钝感。相比普通投资者所热衷的某年收益或排名,它们,会更有效的帮你发现,那些足以持续为你,研究投入、充当桅杆的长周期投资人。
个人投资者不同进阶之期望地图。
期望收益(红柱)、预期风险(最大回撤,蓝柱)和长期累计期望回报(倍数,橙柱,三十年期)。
你在什么位置,需要做哪些准备?


最后,为你准备了一个小小投资者锦囊给大家,希望对投资之路能有所帮助:


公众号:businesslike

$沪深300(SH000300)$ $标普500指数(SP500)$ $创业板指(SZ399006)$


@今日话题 @方舟88 @江涛 @没干货不废话@徒步投资笔记收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