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任到底有什么好,还让你忘不了?| KY观影:《前度》

 panpan研报社 2018-04-17


KY观影作者 / 夏超

编辑 / KY主创们


之前,我们讨论过香港导演麦曦茵的《暧昧不明关系研究学会》,这次要讨论是她另一部电影《前度》,由钟欣潼、陈伟霆主演。在这部电影中,麦曦茵聚焦在“前任”这一话题上,试着追问为什么人们对前任总是抱着复杂的态度,为什么有些人前任不断却总是无法收获美满的爱情。


分手后要不要和前任做朋友,是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觉得,这根本不是“要不要”,而是“能不能”的问题。如果还能和前任做朋友,估计当时爱得不够深,不然谁会再去主动面对自己的锥心之痛。



有人觉得,最好和前任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不然很可能反复纠缠,徒增烦恼,还会影响下一段感情。周怡对前任的态度就是如此,分手后她就断绝与对方来的来往,专心投入到之后的感情中。所以,得知男友阿树仍和他的前女友联系,周怡非常生气。


阿树却觉得和前任联系很正常,自己不会那么苦大仇深,周怡之所以和前任无法做朋友,是因为她的性格过于暴烈。周怡不听解释,怀疑阿树和前女友有超出普通朋友的关系。在反复逼问后,阿树承认自己确实和前女友睡过一夜。周怡更加愤怒,决定立即分手。



原本,周怡是要和阿树一起长途旅游,她辞了工作,退了房子,这一闹僵就很麻烦。巧合的是,周怡和阿树吵架时,她的前任阿平及其女友阿诗就在一旁,阿诗看阿树要打周怡,出手相助,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等阿树离开后,周怡才发现自己的钱包和护照都在他的旅行箱里。因各种原因,周怡一时没了去处,阿平便让她暂住在自己家里。阿平怕阿诗介意,向她解释。阿诗看上去并没有生气,似乎不介意两人是前任关系,还显得很大方,主动将衣服借给周怡。


前任到家里暂住,一切会风平浪静地发展吗?


分手后,很多人都会好奇前任过着什么样的生活,ta是否开始了新感情,还是开始觉得后悔。有时,我们希望前任一定要比之前过得糟,这样更能证明自己离开是正确的,或是证明ta离开自己是错误的;有时,我们忽略了过去的伤痛,心底涌起隐约的柔情,会为前任送出一份美好祝福……


分离很久之后再次重逢,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周怡和阿平刚开始对彼此都有怨气,不时因小事拌嘴。当周怡来到阿平家中,她打量周围的一切,想通过房间里的各类物件猜想阿平当前的生活。



阿平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样了。那时,阿平是设计师,因坚守信念被行业里的人欺压;他生活拮据,和周怡一起住在城郊的小房子里。而现在,阿平成为制作人,事业有成,在城区租着装修很好的大房子。


让周怡无法平静的,不是这些变化,而是依然熟悉的一切。阿平的电脑密码还和过去一样,他依然习惯煮面时将鸡蛋打进锅里,他家里的杯子都是塑料的,因为之前周怡生气时爱摔东西……往事不断在脑海中浮现,周怡对阿平的感情似乎再次被唤起。


很多人对前任充满怀念,是因为彼此间那份默契实在难得可贵,Ta记得你喜欢吃什么,讨厌什么东西,ta懂得你的脾气,了解你的小心思……这份默契并非性格合适就能自然拥有,更是两个人长久相处培养而来。当人们对感情不再感到新鲜,这份默契就越难培养了。



当我们怀念前任,我们怀念的又不仅仅是这个人,还有和ta一起度过的时光。那份时光可能是自己最勇敢、最青春的时候,无论是和谁共同度过,这段生命历程都可能是一生难忘的美好岁月,而前任恰恰成为了这段人生的在场者和见证者,ta仿佛成了这段记忆的开关。


所以,对前任的追忆触发的是一种普遍性的怀旧,我们珍惜的更是那段已经流逝、能被我们适度美化的时光。过去常常比当前更美好,因为我们的记忆就像一副筛子,让那些残缺的、细碎的自动漏下,让那些干瘪的随风飘散,为我们留下颗粒饱满的谷粒。过去的时光就像一个无法返回的故乡,而它的存在对我们而言不在于抵达,恰恰在于我们只能远远地眺望和畅想。有些人常常怀念前任,但并不会真的选择复合。



正是这份对过去的温暖依赖,有些人不愿忘记前任,他们需要的只是回忆的温暖。他们明白,再找到一个能和自己默契相处的人非常困难,自己也没有过去的力气再用力地爱一场,他们选择留在记忆中那熟悉的氛围中,贪念了前任的温柔,不愿面对新的感情的未知。


还有一些人对前任念念不忘,是因为之前分手像是一件无疾而终的事,那段感情在他们的内心里没有得到清算,变为一件未完成的人生事件,停留在他们的意识深处,等待着在适当的时刻迎来一个明确的结局。周怡和阿平之间的爱就是如此,这次相逢,更是共处一室,似乎给了两人新的希望。


就当周怡和阿平旧情复燃时,阿诗对两人暧昧的关系越来越担心,最后她不再顾忌面子问题,直言让周怡离开。


被回忆的温暖裹挟着,周怡依然能够察觉,她和阿平再续前缘可能也只是一场虚妄。阿平还是过去熟悉的阿平吗?虽然他在生活上保留着过去的诸多习惯,但他的志向和信念已经变了。从前,他反对行业内对年轻设计师的普遍压迫,现在他成为制作人,开始压迫其他设计师。



想着这两天有些荒唐的经历,又想起自己整个感情经历,男友换了一个又一个,每一段感情都很受伤,周怡觉得自己似乎在一个痛苦的模式里不断循环。


周怡对爱情的态度非常热烈,一旦恋爱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在与阿平分手之后,周怡曾与一位古惑仔阿升谈恋爱。为了爱他,周怡剪了短发,染成红色,还在脚踝处文身,像完全变了一个人。阿升没稳定工作,得过且过,周怡仍旧选择与他在一起。


而这种一往无前的炽热之爱,并不是完全因为周怡爱的能力很强大,很大程度上是被她内心的恐慌所驱使的。周怡想用浓烈的感情获得一份强烈的连接感,她害怕孤身一人的存在感,她渴望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能够与其他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周怡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而去爱别人。当她爱一个人,她要求对方也能源源不断地爱自己,这样她才能安心,才能继续爱下去。一旦觉得自己的爱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一旦对方变得冷淡,或是让她觉得疏离,她就容易疑神疑鬼,信任感开始下降,害怕自己受了欺骗,她就要为这份危机感寻求外在的理由。


这时,男友的前任就成了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周怡便从蛛丝马迹里寻求印证,她留意男友的通话记录,在意男友在前一段感情中留下的物品。她大发雷霆,摔砸东西,看似在发泄内心的怒气,其实她的内心是惶恐的,她渴望的是男友来证明对这份爱的信念,希望他能用行动将自己从怀疑中拉出来。


然而,这种方式很多人无法承受,男友在气愤时反而容易选择破罐子破摔,造成关系的破裂。最后就是,周怡爱得轰轰烈烈,又爱得浑身伤痕。



或许,还有一种更容易稳定而长久的爱。相爱的两个人本身就是独立完整的个体,在与其他人进行深层次的连接之前,他们就可以较为自足地独处,有较高的安全感。他们寻求亲密关系,不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焦虑或空虚,而是为了寻求一种共同结合的联系,共同生活,互相支持和守护。


周怡对爱的困惑和痛苦,主要是由于她总是渴望从别人的那里寻求自己的安全感,想要在亲密关系中躲避那个虚弱的自身。周怡还没有真正明白,自己也应该去关系自己,只有足够的自爱,人才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安全感。当周怡想要用一场旅行来疏解感情的痛苦,她恳求妈妈带上自己,但妈妈却说:“旅行不用别人带,自己去也可以。你已经长大了。”这时,她才有些懂得这些话的意思。


周怡尝试去做一个独立而自爱的人,对爱的态度也不再一样。她明白了,爱不是为了可能的回报而发出的,爱是一个人主动给予的能力,就像弗洛姆在《爱的艺术》这样描述:“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它是一种‘自足’,而不是一种‘追索’”。


“‘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恰恰是通过‘给予’,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足、我的能力。对活力与潜能增强的体验使我充满欢乐。我体验到了精力充沛,勇于奉献,充满活力和愉悦欣喜。‘给予’比‘得到’更能让我愉悦,不是因为这是一种剥夺,而恰恰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有我生命力的表达。”


当一个人有了这份自足,前任所引发的温暖幻觉或许就不再那么迷惑自己,现任的前任也不会再成为被无端怀疑的对象了。就像周怡的妈妈曾经说的,即便最喜欢的那个不在身边了,身边的这位才更需要我们的珍惜。






@KY主创们

微博


mkt@knowyourself.cc

商务合作请洽


搜索文章/招聘/测试/转载/请戳公号菜单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