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一山长解析今日学堂2014年高中考题及答卷录音整理(完整版上)

 tylzgl 2018-04-18


张校长:讲之前,先回答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如何判断一个小孩是相对卓越的,可以申请今日学堂入学的?请问你们录取的标准是什么?

我相信你们都有这样的概念,今日学堂进来很不容易,今日学堂的标准很高。而且我相信你们也看到了,今日学堂学生的标准,就像昨天下午五点之后,她们把这些答卷发上来,我相信很多大人知道自己的水平不会在她之上,你们觉得今日学堂的学生好厉害啊,自己怎样才能符合今日学堂的标准?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很奇特的哦!

今日学堂的学生入学标准并不高,我们只要求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就够了。但是这样一个正常的孩子,我们这样一个标准的话,在中国,你说我们这个正常标准是不是比普通人要高一些?也不高,大多数的孩子都符合我们的要求。很惊讶吧?但是我真的没说谎。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多数的孩子,我们要求的孩子主要有两点,就是有上进心的,有学习的渴望,有成长的愿望,我喜欢用“成长愿望”这个词来说我们喜欢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在五六岁、七八岁的时候,五、六岁那一批孩子当中能找多少?几乎都是,知道吗?极少数人不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我不敢这样肯定。我觉得在五六岁这些孩子来找符合我们标准的孩子的话,大多数都比较符合要求。

好了,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最主要需要挑的是家长,这个时候的家长大多数是不合格的。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珍珠宝贝一样,或者把她们当做是需要呵护的什么东西一样,根本就不允许孩子成长。结果就是到了15岁、14岁,12岁以上,当你再来找我们挑,这些孩子她的成长愿望、她的思维、她的心理,都已经被你家长残害死了,你已经把她折磨成残废了。我说我要的是正常人,你把她弄成残废你送给我,那我说,我们不想录取,你说我的标准高,我的标准高吗?我们要求他真正是正常人。比如说你们看到的像昨天静慧的那个答卷,我觉得她的第一封信写的还相当不错的,第二封信,以家长身份的那份信还差一点。那是站在我的标准,按照很多人的标准来看,第二封信写的也不错。那么这样一个孩子,仅仅在五六年前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她是一个很平庸的孩子,甚至是落后的孩子,她绝对不是一个卓越的孩子,只不过她不是一个弱智的孩子。虽然她学校的领导、学校的老师说她是弱智,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孩子,看到她的眼神,我就告诉她的妈妈,我说这个孩子不是弱智,那些老师才是弱智。

那么这样的孩子,当初她心理是有问题,但是我们半年就把她调过来了。在那个时候,那你说我们挑10岁孩子,大部分都是挑10岁左右,把她调教过来,我们当然可以调教。但是不是所有10岁的孩子我们都可以调得过来?我也没有这个本事,为什么没有这个本事呢?因为她妈妈可能不一样。调刘静慧,她的妈妈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老人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甚至于我自己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因为我不是她的亲生父亲。那么我要去折腾她、折磨她、收拾她的时候,我很容易被攻击的。对不对?你们知道,“小白菜地里黄”,后妈眼里的小孩像棵草,我是后爸,可能就更恶毒。那我怎么办?你不会去做这件事情,饿她,不许她吃饭,不让她上学,不让她睡觉,折磨她,你们做得到吗?但是我做得到,我不要面子,我只要结果,因为我知道我的目标,让她重新有了天资,我对得起我的良心就够了,你怎么说我不在意。这就是我做人的风格,我对得起我的良心,我不管你怎么说,你说我是好人也罢,坏人也罢,那是你的事情,是你的标准,不干我事,这是我的风格,这也是道家人的风格。

今年的考试题当中已经出现了这种道家的风格,你们看到那个士成绮见老子,老子的风格是不是这样的?你说她是牛是马都没关系,她也不会跟你去辩驳,但是她做她自己。OK,道家人就是这个风格。但是我能够这样做,不意味着别人就能这样做,如果她妈妈,静慧她妈妈不支持我,我能这样做吗?而且她必须坚持,而且她不懂我在干什么,但是她信任我,因为她刚刚开始跟我在一起的时候,肯定不了解我的教育思想,她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来学习这些东西。虽然她根本不了解我的教育思想,但是她信任我,知道我肯定不是一个坏人,我不是为了折磨她,我是为了教育她。那你们这些家长有多少人对我有这种信任度啊?很多是没有的,你们可以“粉”我,但是你们不见得会信任我。

    好了,那么也就是说我调不好的主要原因,第一个挑战在哪里?还是在家长身上。第一,在五六岁最好教的时候你们不把孩子给我。第二,在十来岁我还有机会调教的时候,你们也不会把她拿给我来调。你们只有把她变成你们自己都认为她完全是一个废物了,你才把这个废物甩出来,然后说“你帮我调吧”。但是,这个时候的话,我已经没有办法了,或者说我只有很少很少办法,很少很少的机会。其实我们也开了这个门,15岁左右关于问题孩子的方案。但是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15岁来调整,无论如何她达不到现在的孩子,现在你们看到的这批小天狮多有水平啊,但是她会比一般孩子可能相对正常一些,相对好一些,只有这个标准了。所以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毁掉这些天才的是你们这些人,把天使的翅膀摘掉的也是你们父母,所以也不能批评我,不能要求我,不能说我今日学生的标准高,我们标准真的很低,我一直说我们的标准要的是正常人,记不记得?我总说我们标准真的很低,要的是正常人。问题是——你们的孩子生下来是正常人,你们生生把他们变成了不正常的人,等一下我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各位家长,你们需要好好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你们要反省你自己的做法。

今天学堂的一位家长也坐在这儿,前天她也给我提到了她的女儿,她的女儿很出色。我给张她说,你要慢慢地习惯做名人的妈妈。其实她心里也很难过的,因为她觉得这个女孩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但这块肉她开始独立了。她认为她回家好象也总想往外跑,暑假计划的东西也把爸爸妈妈排除在外面,她就一直在外面跑,跟小朋友出去玩儿,她觉得也很难过。我觉得这种家长做得很好,但是好了,还有另一种更难过的家长,就是你的孩子离开你一步她根本都活不下去的家长,会不会很难过?我其实告诉她,我说其实孩子不会,现在孩子15、16岁,她真的要证明我是一个大人了,很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大人,小男孩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抽烟,小女生这时候会用这种独立的旅行来证明自己是大人的这种思维很正常。但是只要你跟她心心相印,她年纪越大,会对你越尊重,会越爱你,会越支持你,因为她知道是妈妈给了她这样的机会,妈妈给了她这样的自由,给了她这样的选择。她越看身边的孩子越差劲,她就会越觉得爸爸妈妈给她的这份礼物之宝贵。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送到云南去,妈妈对孩子的感觉肯定是很牵挂的,但是她没有用自己的感情来绑住她,然后让她放飞,然后来默默关注她,甚至于看着她越长越大,离自己越来越远,飞的越来越高。其实这是人生的必然,这是做父母的要接受的一个事情,伟大的父母是让孩子越早不需要自己的父母。

就像我的小孩,小女孩,5岁多,她病了甚至都不愿意回家,她愿意跟她的老师在一起,跟她的伙伴在一起,她不愿意回家。我并不会觉得难过,如果母亲要自恋一点可以纠结一下,这个小孩子怎么不喜欢我,她怎么不依恋我?其实这句话是要表达我怎么那么不重要。你干嘛要那么重要呢?如果老师和伙伴让她感觉到更快乐,她在里面更好,她更愿意跟她的伙伴在一起,你应该知道,这样的集体是你用钱都买不来的礼物。你同意吗?你能够想象你的孩子在学校里面,跟她的伙伴亲密,跟她的老师亲密到这个地步吗?不可能的。如果有这样的伙伴,有这样的学校,你一定要支持她,让她好好待在学校。所以这样的妈妈才是真正伟大的妈妈。而我们的很多妈妈经常给我说的话,昏头昏脑的,我其实真的不想回答这样的问题,她说,“张校长,我们的孩子那么小,离开了我们能行吗?她会不会跟我们感情疏淡?她会不会缺乏感情?”感情疏淡的是什么人呢?我们今年的考题考的就是这个东西,到底什么样才是感情疏淡的人。这个问题说完了,大家就了解了,今日学堂的标准真的不高:正常的孩子。但是我们要反思我们怎样把正常的孩子变成了不正常的孩子。

那么在讲到今天的考题解析之后,我们先来说一下人生最重要的技能如果有两种,最重要的,所有的技能都可以不要,这两种技能一定要要的,你认为是哪两种技能?

与会者:阅读。

与会者:生存。

张校长:生存这个词太宽泛了,如果你要生存下去,你需要有什么样的技能?

与会者:思维。

张校长:我们这个人跟一个动物,跟一个老鼠、跟一个老虎是不一样的,人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人最大的特征就是人是一个群,人是一个社会的人,同意吗?我们是个要靠群、集群生活的,单独的人是没有办法生活下去的,同意吗?这是人跟一些动物不太一样的地方。老虎占山为王,一只老虎一座山,一山不容二虎。人不一样,人有很多的依赖,有了成功要依赖人,有了痛苦要依赖人,因为是人给你痛苦的,一般来说是人给人痛苦。第二个就是你痛苦了之后,你也需要一个人去帮你诉说一下,分担一下你的痛苦。我们的成功、我们的挫败、我们的成就以及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很多很多社会关系等等,均来自于人群。因此我觉得如果人要去教育具备哪两种能力的话,我觉得一种能力就是叫做表达的能力,你觉得重不重要?如果你明明爱一个人,你表达成我恨你,我想杀你,会不会有问题?那问题就大了,你本来想说I love you,结果变成了I kill you。所以准确的表达非常重要。

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有比表达更重要的东西,就是理解和聆听的能力。你想想,一个人在社会当中,她不能够聆听别人,她不能够理解别人,那多难过啊,她注定是不会成功的。你们听我的演讲,表面上看,很多人瞪着眼睛都在好好听,但是回去要检查你的话,很多人听不懂的,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有些人慢慢发现了这个事实,过了三年五年之后,突然就说,原来张校长说的是这个东西啊。那么这个原因并不是我的表达不好,我认为我也是中国少见的表达好的人之一,自己吹一下,有时候人需要自恋一下。但如果我表达得那么清晰了,你还听不懂,什么原因?你缺乏聆听的能力,你缺乏理解的能力。

所以你可以不学数学,不学物理,不学化学,甚至也可以不学语文,什么都不学,但是你一定要学会聆听和表达。不读书,你也需要有这两样能力,读了书,这两样能力更强,对吗?同不同意?这就是教育,教育核心要落在哪里?最关键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的小孩子从三岁多、一岁多,其实我们在教她:聆听和表达,你哭着跟我们表达,我们就假装听不见,“我要饼干”,对不起,听不见你在说什么。OK,等你不哭了再来跟我说我就听见了,她还是吵着说“我要饼干”,我还是听不见。我们培养她什么呢?我们培养她表达的能力和表达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有一定的方式,你不能用哭的方式表达,你不能用吵的方式去表达,你不能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你要用冷静的方式表达,这个表达能力从小就要培养。

接下来你说了话,我要把你纠正一下这个话该怎么来说,“面包吃你”不对,是“你想吃面包”是吗?然后清晰地表达出它的主题。她说话混乱的时候,你去整理它。就像你看我们的小孩说话都很有序,因为她们是在生活当中、在日常行为当中,在一点一滴当中,在课堂回答问题当中,我们都在训练她的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你要去跟我们的孩子现在比她的结果的话,你们很绝望,你会觉得她们都是天才,因为你根本做不到,你根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没教育过你,或者因为你根本没有去接触这种教育,对吗?

这就是我认为教育最应该干的事情,要教会我们聆听他人。不仅要聆听他人的语言,我们还要教他聆听他人的表情、身体语言,那么这些东西是明天要考的内容,今天考的是文字聆听、文字的理解能力,明天考的就是我说的后面这些能力了。我们学校考的东西很生活化的,你做人才也好,你做地才也好,这些东西都是很重要的,你不管做什么事也好,这些东西都是做人最根本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语文教育,我们传统的体制教育教了这些东西没有呢?你们现在突然发现根本没教,教你认字,教你作文,教你写作业,就是没教你去聆听他人,所以我们的理解能力很差的。今天的题目我不知道大家看了以后感觉怎么样,你也是高材生,你觉得今天这个题目和昨天的题目,哪一个难度高一些?

与会者:能完整地看完就比较困难了。

张校长:今天比昨天难还是昨天比今天难?

与会者:今天比昨天难。

张校长:对,其实昨天的题是最简单的。

与会者:是的。

 

编者注:关于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阐述

 

昨天的题为什么最简单?因为我是让你表达你自己,你怎么表达都行,对吗?今天就不是让你表达你自己了,你必须聆听她人,你必须去看别人是怎么表达的,别人到底在说什么。这个题目在西方只是一个普通的网络文章,大众文章,第一段话。第二段当然一般人都不懂,很正常了。但是第一段我敢打赌,也有人是读不懂的,这就是中国人阅读能力很差的原因,因为根本没有这个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我们就要去培养发现这种能力。所以昨天的题目,很多中考生考我们学堂的答得不太满意,我这里有五个报考我们学堂的中学生的答案,我让老师给我发电子邮件过来,我看了觉得很难过,不是笑话。我就觉得我们的家长怎么会允许这些孩子变成这个样子,同时跟她同年龄的孩子写出来的文章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就只能说这样的家长太无知了。好,这个东西先放过去。

那么现在我们考试,我们设计这个高考,我设计它,不是要考察你是不是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是要考察你是不是有理解和聆听的能力。现在就考察一句话,简单一点,一句话比较简单,怎么才能得到比较良好的表达能力?其实你要得到良好的表达能力,这样问吧,怎样才能够写好作文,其实写好作文的前提是你必须能够聆听她人,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你写好作文的前提。昨天虽然简单,但昨天的基础是今天,但是大家只看你的作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怎样得到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与会者:应该是思维和训练。

与会者:我觉得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首先要有清晰的思维能力,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再用合适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张校长:能不能说得实在一些?

与会者:举个例子呗?

张校长:就是说有哪一种能力,把它那种能力具备了,不要提思维,思维咱们有点搞不清楚,哪一种能力表达的还不错的,然后你就认为他的口头语言能力是不错的?

与会者:您能不能也具体一点?

张校长:很具体了。

与会者:这样说的话,我觉得具备的素质挺多的,那就拿您举例行吗?比如说我认为张校长的这个表达能力是很不错的,那我就觉得就对比其他我们也听过一些演讲的,为什么有这个区别呢?首先我认为张校长,他对自己讲的东西,首先是非常地清楚,他把要讲的东西的本质理解的很清楚。这是第一,我认为这也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当他把自己理解的东西,他能够清晰地有序地传达出来,传达出来就要考虑到受众的情况,那也是一个换位思考,你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够接受。

张校长:你说的太复杂了,虽然你在使劲表扬我,我很想多听听表扬,但还是觉得太复杂了,我说只有一种能力,你掌握这种能力,你的表达能力就比较强了。

与会者:那我认为是换位思考能力,理解能力。

张校长:我认为不是,理解好的人,我觉得不一定口头表达能力好。比如说他可以看到你默默地流泪,感动了什么的,他都能够理解,就是表达不出来。

与会者:经常练习。

张校长:哇,那可能那些街上的婆婆表达能力最好,整天都在说。我这次坐车,后面就来了一个这样的婆婆,一直呱啦呱啦说个不停,这次坐高铁过来的。那样的人你认为表达能力好?

与会者:阅读能力吧。

与会者:演讲。

张校长:演讲能力和口头表达不是一回事嘛。

张校长:因为中国人一般都不知道,我不是中国人,所以大概我知道。其实是写作能力,不承认是吧?

与会者:有的人写得很好,但是不一定讲得好啊?

张校长:没错,写的好的人不一定讲得好,但真正讲的好的人,他一般来说写的都好。所以它不是必然,是前提,就像阅读好的人不一定写作好,但是写作好的人一定阅读好。所以口头表达能力好的人,他一般来说写作也会比较好,但是写作好的人不一定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好,因此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是沟通能力当中的皇冠的明珠上。所以大家很奇怪,但是我相信我能证明这一点。比如说口头表达能力需要什么呢?口头表达能力需要有一种非常快速的反应,同时还需要一种极好的心理控制。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才能够把他的东西有序地表达出来。但是写作的时候,这样的要求就不存在了,他可以坐那儿慢慢地琢磨,这个字改来改去,改来改去,怎么把它改的好一些,我相信这个过程你们都有。比如说你们在写情书的时候,是不是?那个时候你觉得怎样把这个感情表达得更好一些呢,你特别渴望表达得好。但是你当着这个女孩子面前你就开不了口了,张口结舌,你可能写的情书比较容易。这是不是充分说明我的问题了?也就是说你觉得是找这个女孩子当面表达比较容易呢,还是改成写封情书比较容易?如果你连情书都写不好,你认为你口头表达更好吗?这个道理简单吧。但是你们知道这样去训练孩子吗?

好多人不知道,这就是一个写作跟理解,我们的表达,因为我们都是先会说话再会写作的,我们就认为写作是最高级的,其实写作是为表达服务的。我们再回想一下昨天有几个会员提问,你会发现有些会员提的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呢。但是你让他写的时候,他会不会写的很乱呢?你让他在博客上留言,在会员群、QQ群里面发言,会不会写的很乱?相信不会吧。一拿起来拿着话筒,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下子就乱说起来了。回到自己家肯定懊恼,怎么今天说这些东西啊?但是你们看到我的东西你们会发现有一个特征,我相信你们已经做了这样的事情,就是我做的一些演讲,你回去把它文字记录下去,很通顺的就是一篇文章。为什么呢?哪个更难?肯定是我讲的这个更难,写的文章更容易。但是因为我写的多,或者我思考得多,文字能力很好,所以我的口头能力也很好。但是文字能力好的人表达能力不一定好的原因,它不是必然。所以写作在我们学堂里面,它的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你清晰的表达,表达什么呢?表达你自己。

回过头来讲,我们现在就看看这个文章怎么设计的,我们到底看什么?你看我这个要求就是要让你干什么呢,就是让你去做一件事情,设想你是文森,写一封穿越时空的信件,送到十年前的你自己的手上,你想写什么内容,告诫和提醒当年的你,对于当年被逐出家门的小女孩,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可以帮助她成长呢?让她的人生更加顺利一些?

你看到这个题目有没有想到我昨天讲课的内容,我在做什么,我在测试什么能力?

与会者:看到未来。

张校长:互联网时代三大目的,第一,你要干什么,你是谁?这是不是你是谁?我在告诉你你是谁,你是三十几岁的人生,你给16岁的她写封信,这是第一位,所以你要把这些话放上去。因为我们要学会跟人沟通,我们要特别学会换位思维,所以我看你能不能换到这个位置上去。因为一般人,上过我的课的人知道,一般都是本色演出,演来演去都是她自己,她根本不能理解别人,她不能够换位,无法换位是无法沟通的,这就是练习你的沟通能力,你能把自己表达出去,把自己的身份展现出去。

那么接下来还有第二个目的,你知道什么?经过了这十几年,生活已经给了你很多教训,那生活中那么多的教训你没有用心去体悟它,比如说流落街头,去做妓女被人欺负,慢慢地得到了贵人的扶持和帮助,然后有机会去读大学,走到今天,一步一步,非常不容易,可以说每一步都是用她的泪水写成的,对吗?那么你能够感知到她的艰难,对你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曾经上过我课的人知道,我跟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我说过,我喜欢用别人的经验来成长,因此我可能是个千年老妖怪。我读了一千年的书,我把千年的这些人的智慧都累加在一起,所以我的经验、见识就比一般人要广阔一些,是吗?难道每一件事情一定要经历过一次之后你才知道,这就太蠢了,我要当过妓女才知道妓女的苦?我当了富人,然后还带了150多万的表,我才知道那个表戴上去是什么感觉?这些都是太笨了,所以我很喜欢通过别人的经验来发展自己。

那么这种换位思维就是靠你这种能力的,其实主要就是阅读,我们要让你学习能够随时“换位”,只有学习如何换位,这个人才能够有很大的进步,而且跟人沟通会很流畅,因此别人会很喜欢他。所以我知道什么,我要对这十几年的苦难做一个审评,因此我必须有一个高度的价值观来评价它。而且我要有一个自己的评估系统,人生的评估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我要有一个价值体系,没有就很遗憾了。所以这个东西是不是在考这样一个能力?所以它在考你的沟通,考你的换位思维,考你的表达,考你从这个经历当中,你能够体验到的,你的敏感度,你的内心的敏感度,你对细节掌握的能力,最后还要看你的语言能力,我怎样把当初那个桀骜不驯的,那个16岁的女孩桀骜不驯、自以为是。你们应该会知道,女孩子可能会傲气的时候就是15、16岁的时候,反而越长越谦虚,到三十几岁就觉得自己最差劲了,但是十几岁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女王,可以统治全世界。

那么这样的女孩子,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够答复给她呢?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引起她的共通呢?你仅仅去教训她行吗?所以的话,在这个问题上,为什么我觉得像静慧那个写得最好,她写的语气非常柔和,但是你们又观察到另外一个角色换位的成功。这个东西考你的本色,你的本色是什么?一方面考你文森,对自己的怜惜,对自己的遗憾,对自己的经验,对自己的教训。当然第二个个问题是考你文森的父母。作为父母,当初为什么要把女儿放走出去?对这个女儿你有什么样的期待?又有什么样的失望?看到女儿今天这个样子,

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也是要换位,换的准不准无所谓,但是你的那个高度就决定了你的境界。不一定你就是她父母,有可能父母的表现可能很好,也可能很差,你的境界越高,你就是越厉害的父母。所以这三篇文章连在一起,我们就可以考察出这个小孩子她是不是有一以贯之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模式,同时她也能够换位,第三,她的语言表达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物形态进行变通。比如说静慧她的最后一篇文章写她自己,她的观点、她的笔锋是比较尖锐的,比较不太客气的,对文森是很不认同的。但是我们在她第一封信里面,写给她年轻时的自己,她的语气是很温柔的,是很关心的,是很同情的,也很理解人的,但是又循循善诱的,最后告诫她要理解,不要出去,要服从自己的家族,这样的口气是不是代表她已经学会更多的方法?沟通不是要仅仅去表达自己,你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是要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所以其她小孩子跟她相比,这方面都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但是她们在温和度、同理心方面有点差,当然她们年纪都小那么一两岁,所以她们有这个表现也很正常。

那么这些考题在考什么东西呢?你发现这个考题在考什么东西,你觉得这个考题是不是还是有点水平的,漫不经心地就考了你。同时它还在考什么东西呢?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他们不了解世界,他们也没有学会去跟这个世界沟通。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封信当中,来设想一下家长的角度。你是这个女孩的父母,当年把女孩逐出家门,现在看到报纸的报道,知道原来不争气的女儿现在哈佛毕业,而且出了一本书。你看到了新闻报道,作为父母,你最想对女儿说些什么?请认真写好这封父母给女儿的信。

这一条我们来考的是考生他跟父母的连接程度,不一定是文森,也换成你自己的父母,也考察你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水准。如果你能够换位很成功的话,我们会得出非常简单的答案,这个孩子跟父母的连接是比较成功的。如果不是,这家的家庭教育背景是有问题的。所以通过这样的考试,你的价值体系、你家庭的教育背景、你的思维、你的表达无所遁形,这就是我们考试要达到的目标。当然我们要看我们的孩子会达到哪个级别。比如说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像静慧写的就是父母对她的无奈,以及父母必须保护十几个小孩,她能够理解到这一点,她能够换到自己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从其她孩子的角度,从社区的角度,家族的角度,看到这样一点。她甚至还能用父母的案例来说服她,你看你的姐姐、你的弟妹,其她人多能够服从,而且她们过的也很好,为什么你非要出去?但是我们也尊重你,你可以走。她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这个态度可以代表她愿意去理解长辈,愿意去跟长辈沟通,愿意设想长辈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因此这个小孩子她跟父母的沟通障碍不大。对不对?除了我刚才说的语言能力之外,它是评判你的家庭背景、你的状态、你的家庭教育环境。

那么我们来设想一下,静慧这篇文章,就我个人来说,还没有达到很高的高度,毕竟她年纪还很小,十六七岁,还没有到达能够真正理解父母的地步。假定是更高级的,思维更高的人来写这封信,他可能就写成另外一种模式了。那种模式大概就是:祝贺女儿,你出来了,我们也可以放下心了。第二的话,我们不会有什么要求,虽然我们不要你,但是我们依然爱你,依然在关注你,看到你有这样的成就很开心。但是同时也解释,当初我们把你送走,并非我们不爱你,而是因为我们作为父母,必须承担起我们更大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十一个孩子当中拥有你这样一个,而让整个家族遭到在社区里面,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里面,在我们的社会里面,遭到蒙羞。因此我们为了保护其他的十个孩子,不得不作出这种选择。这一点不管你能否理解,但是我们都必须这样做,这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我们也很难过,但是没有别的办法。我们也尊重你选择自己自由生活的权利,但是也给了我们其她孩子以尊重,因为生在我们家,他就应该按照我们这个家和这个家族、我们这个社区的规则做事。那么这样的话,就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当然我估计她们写不到这个水平来,静慧她写这个东西,对这个小孩做了一些解释,对她的行为做了一些批评,站在父母的角度。这是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我们觉得可以来怎么写呢?第三封信让你做你自己,让你换位做成女孩子了,让你换位做父母了,第三封信你可以做你自己了,——你怎样看待这个事件?你对文森的思想观念有何立场,特别是“所有人都应该有自我决定生活方式的权利”,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认为文森对这句话的理解方式以及这句话的践行方式你是否赞同?请写一篇文章来表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批评的方式。

这里面有几个层次的东西在这儿。第一句话就是前面你代别人写信的话,你可以考虑站在他的立场上,比如说我站在父母立场之上,我就想到父母可能最大最大的责任是要保护其他小孩子,不让自己的小孩子辱没了家风。当时看到《茶花女》,也知道《茶花女》里面的那个父母出来,要求茶花女退出和她儿子的恋爱关系,也是因为保护家里另外的女儿,因为自家儿子跟风月场上的女人混在一起,对家风是一种损害。那么传统家庭都有这种特征,他们很在意自己的孩子跟什么样的人交往。但是我还想看看这个小孩子,她自己会怎样评价这件事情呢?她是怎样理解或者是怎样来认为这些父母是不是有更好的做事方式呢?这就是第三道题的考评内容。

另外这里还分层次了,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答案,就是所有人应该有自我决定生活方式的权利,这句话有不同的思维就有不同的理解。有一种理解,像文森的理解,她认为自由就是可以做一切事情,而静慧的理解,自由就是在我服从规则之下获得的权利叫做自由,而不是挑战一切规则,挑战一切限制和约束,因为挑战它一定会有结果,那个规则你服不服从它都会有的,就像因果规则。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回报,甚至是两种相反的回报,就好像宇宙分阴阳,你不能只看其中一种,而忽视另外一种,你在追求第一个的时候,你可能得到第二个你不想要的东西。比如说,你追求独立,但是你又渴望亲情,那可能这两种东西就不能完全地统一在一起。所以在这句话的评价当中,我们就要看看,她对这句话的认同,或反对的程度。以及文森她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森理解这句话,她有怎样的价值体系,她理解的深度够不够?那么,如果理解的深度不够,她变成了一种打气,变成了一种自我标榜,那么这个人她的价值体系就有问题。这是第三道题的概念。

那么第三道题同时也在测试第一道题和第二道题,这两封信里面是不是真正地具有一贯性。也就是说第三道题它的价值观跟前面的价值观发生了冲突,我们就会知道这个小孩子干了什么事情,抄袭或请了枪手。因为他的价值观是不统一的,请人帮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它无法融合。像这样的东西其实它有一种内在的融合,它可以角度不一样。OK,这就是我们考评的方式,我们就是这样出题的。

那么关于这个题的话,我们再看看静慧的答卷。静慧的答卷开头很好:“我是来自未来的你”,先介绍,你看,这就是我是谁,很清楚地告诉这个人我是谁,不能太突兀,“我来自未来,在这个世界上比你多经历了十年,学到了这些东西,因此我可以对你提一些建议,目标是帮助你更好地成长,希望你能够改变,不要再跟我走一样的弯路。”所以虽然语言很简单,并不复杂,是不是很清晰地让人知道,这封信原来是正常的,这些沟通表达的需要,而不是突然给你来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接下来是同理心,“我知道你现在很想离开家族,16岁的叛逆心很强,你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思,这是一个正值青春期年龄的小姑娘自然的想法。”这样我理解了你的心情,你不会跟我对抗,你不会对我有敌意,对吗?而不是直接教训你。“我也知道你很想自由生活,希望自己不再被这个奇怪的规则所约束,希望你像平常的女孩一样,戴着漂亮的首饰,穿着紧身衣。但是我希望你能够仔细地思考一下,为什么我的父母会这样要求我们,偏偏让我们与众不同。”看看她是如何换位的,我们要去理解他人。“我知道现在你无法理解,但是在经历了十年辛酸之后的我,已经能够大概理解我们的家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我希望能将我的理解告诉你,以免你重蹈覆辙。”其实很直接,是吗?但是直接当中又不会让你感觉到很抗拒。

比如说她就用自己的经历来说出了一个事实,“17岁那年,也就是现在的你一年之后,因为购买紧身衣违禁而离开了家族,刚离开家族之后,充满了一种奔向自由的兴奋,但同时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畏惧和彷徨。无论如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有坏。我认为自由就是一种很大的好处,开始做了很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当时这样写的时候,就是把她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又把自己的教训告诉你,又把自己的反省告诉你,而且语言并不浪费。但是请注意,她写这一段的时候,我们再看看她的最后一段,对她买紧身衣的评价是什么呢?她对她买紧身衣的评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犯禁,而她认为是对这个家族的一种故意的反抗的行为,因此家族才觉得不能容忍,因为她已经用行动故意,她不是用无知,而是故意用这个行动来对家族进行一种反抗。而这种反抗大家知道遭到了什么结果,因此她(静慧)认为她文森不是无辜的。大家有没有从这句话里看出这种感觉来?没有,是,同情和理解,没有去指责她认为不好的地方——你当初怎么这样做,我知道你是故意的冒犯父亲,没有,因为她用的是沟通,而不是教训,不是这个角色。所以写了一些形象的东西,“数次服下了足以让我离开这里的药片,精神即将崩溃,被送进精神病院,无数次地蹲在角落里懊悔,并终于理解了我父母当初为什么不让我谈恋爱,他们深深知道这个对于一个世界还没有怎么建立的女孩的危害,因此他们是为了保护我才这样做。而现在的你正在拒绝她们的保护,我用自己的经验劝告你,请不要这么做,这些比你想象的更加复杂。”

我在想另外一件事情,当你对你的女儿作出了限制的事,你的女儿如果换位愿意这样去思考,你会不会觉得很安慰?这就是我们要培养女儿的一点,我们要学会跟她理性地沟通,你必须是一个很理性的人,你才做到这一点。如果你有情绪,她一定会用情绪跟你回应。但是如果你理性地跟她交流,她就会这样。静慧她为什么有这个思维,这种心理状态,就是因为在我们家,我们是老教训她的,但是教训她不是用情绪,而是让她思考父母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让你饿肚子,为什么不让你进教室,为什么不让你学习,为什么会惩罚她,甚至她妈妈为什么对她那样严厉?但是对她的监管,她最终会体悟到你背后是对她更大的爱,反而对你是更多的支持、更大的亲热。而你们没有努力去做这些事情,你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这些东西,我们是不是从她写的信件当中,就可以观察得出她跟父母的连接程度呢?这个东西我就不一一讲了,我只是大致上告诉你这些东西。

而且静慧也小小地指出了一点,并不是说”不当妓女就活不下去,可能是你的欲望过多。”但是我们看到这封信里面,它的角度是什么?”我是你的母亲,”你是谁,是不是?永远的第一句话,你是谁?我知道什么?我能做什么?”从报纸上看到你从哈佛大学毕业我感到很欣慰,请你不要误会,我写这封信不是为了物质,也不是为了在你出名之后,把你拉回我和父亲中间,我写这封信只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和你聊聊。”这些东西是不是一种高度的自尊?做父母的需要自尊的,这种自尊不是说你成功了你就是我的女儿,你失败你就不是我女儿,它应该是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你都是我的女儿,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孩子的尊重,所以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从这里就看出她的价值体系就出来了。

但接下来她就告诉她有些建议,接下来直接切入。哪个地方我觉得做的还不够好?这一点,我觉得挺好的,这封信要我给分的话我会给A,但是实际上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小孩子(文森)她可能并不需要得到父母的建议,但是静慧还是拼命想给她一点建议,而这种建议可能更直接一些,因为她是用父母的身份,她受我们家族的影响很大,不是指这个小女孩。因为小静慧在我们家里,她认为父母提出孩子的问题是理所应当的,而且父母就应该给孩子提出意见的,所以她才会写出这样的东西。所以我理解她是很费力,这种费力在更大的程度不见得需要,换一个身份,假如我的女儿是文森,可能我不会说过了十年、二十年再跟她苦口婆心说这些话,但是她有她的一种执着和坚持。

最后看这个文章,那个文章里面就没有那么多的“我是谁”了,你不需要介绍我是谁,第三篇文章因为我们不是写信的,也不需要介绍我是谁,她只需要告诉她我知道什么,她的判断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所以第一个她的惯性针对自己,既然事情发生,我们来看一下她的评价,她认为“文森喜欢反叛权威,她认为是她自己的问题,带给自己这样的符号,“随时充满了叛逆和挑战,光明正大违反家族的条例”。情书是别人写的,买紧身衣也是正大光明买的,这代表了其实是故意挑战家族的权威,这样的例子无论在哪里都会充满战争和火药。“这个评价怎么样?这个评论就代表了她已经掌握了学堂的精髓,这是一道心理或行为测试。一个人他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他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状态。包括你写出这样的信出来,我就知道这小女孩到了将来,相对她的幸福度就会高一些,因为她能够理解和换位,而且能够更多地去关注小小的细节。

接下来就要研究她(文森)的性格,不勤奋,不够有自尊,因为她说,“即使像纽约这种消费比较高的城市,也有很多下层的工作可以做,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根本不需要依靠卖淫。”这个就很稀奇,为什么?因为在整个文章当中没有这种评价模式,整个文章当中你们仔细观察一下,都是同情、可怜,在纽约这个地方你怎么样能够活下去?根本没人考虑到纽约其实有更多人就是活下去了,而且活的还可以,仅仅用这个理由来为这个孩子推脱责任,是媒体惯用的风格,是我们滥用我们的同情心,但是不是我们自我检省的需要,别人为什么可以活你不能活,有人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中是清白的,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机会,代表了她的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特征?这就叫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是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她是思考的,我们都在说,“她因为当了文员,因为收入不够,才去做妓女,”那么多做文员的女孩子都要去做妓女吗?为什么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她就发现这个问题了,为什么别人能活,你就不能活?她说了一个很极端的案例,每个月15块钱,另外一个女孩子就活下去了,因此她认为是“她不够自尊,或者是她更贪图享受,她更愿意放弃自己的自尊,去做轻贱却轻松的工作,这代表她不愿意吃苦,践踏自己的尊严”。从这个案例里面就看出,她的分析层次是比较多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人云亦云,她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断,而且她有自己的价值观。

接下来第二个,她的个性评价,包括她的家族。这一段话总体来说,我们看了之后,我们就会有这样一个印象,证明静慧这个小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她可能是一个不那么喜欢自我张扬或跋扈的,她可以跟她的家族、跟她的伙伴、跟她的团队在一起共同前进,她是一个比较有团队意识的人,而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是吗?这答案就出来了,因为她是这样写的,她一直在往这上面走啊。接下来最后一句话就是评判这句话了,这句话很考水平的,你对“所有人应该有自由决定生活方式的权利”的理解。首先她说这句话她是认同的,问题就是你怎样认同它,自由正不正确?我们当然要追求自由,现在我们经常告诉孩子说,要成为你自己。OK,成为你自己,不是让你成为自私自利的人,是让你成为更完美的自己,你不要去做别人的奴仆,但是你也不要让别人做你的奴仆啊。她对这一块的解答就是说,用这个案例想说明的事情就是——我们要了解,我们想去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当我们了解了之后,我们才能决定我们需不需要它,而在我们不了解的时候,你就要自由,我们不了解什么是自由,我们就去决定了我们要怎样追求自由,那么这个时候,她认为是一种错误的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灾难的选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反映了她的合理性,以及她的一种思考行为。那么我的方式,并且把它跟文森进行比较,文森是什么方式,文森的方式我认为想怎么就怎么样,不应该有规则,所以她认为这是非常放荡不羁的想法。当然她这种判断不一定是准确的判断,但是代表了她的认同方式,代表了她的价值观。所以从后面这一段我们就看出来一大特点,就是直言不讳,跟前面两封信不一样了,前面两封信是很含蓄、很有同理心的,后面这封信是直言不讳的,甚至尖锐的。

现在大家慢慢就理解了,我的博客上为什么给大家的感觉是要尖锐一些?我的博客上,在大部分的情况之下,我做的是第三件事情,表达我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只要我认为它是对的。但是很多人会说,张校长,我见到你也没有那么尖锐。因为我见到大家的时候我在做前面两封信做的事情,我的角度是不太一样的,我在跟你们互动。对吗?

那么一个人他要很灵活地在这些角色之间互换,因为一个人总是摆着第三副的面孔来,到哪里都教训人,真的是很讨厌。当一个人永远只有第一种态度,永远只会用沟通的方式,但是有时候在关键时候可能就会出问题,有些人他不配合,你要学会另外的方式。所以在社会上,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而且要学会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你学会表达的方式越多,你这个人就越成熟。我们训练孩子都是这样训练的,训练他来表达。如果你爱一个人,你能不能用一千种方法去说?当然我们不会用这种方式去说,我只是打个比方,永远只用一种方法是你太笨了。而且甚至你能不能用非语言的方式去表达,你喜欢、你尊重、你厌恶都可以。但是我们平常会想到居然有这种训练方式吗?不会的。我们平常当然只有一种,甚至也可能是最笨的那一种,我们还会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我就是我,因为我很真实”。真实的你有很多种真实,你生气是真实,你沮丧是真实,你无能是真实,你自豪也是真实。那哪种情况下是你需要表达的心态?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觉知自己。

我们来看看旁边的同龄人写的东西,你再感觉一下我们这个教育给了我们孩子什么,不要把它当成他们的故事,当成我们的故事,我们孩子的故事,我们孩子将来可能就是这样子的。

首先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把他的名字略去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一句话就答完了,“十分抱歉,贵堂考试难度太大,考生能力有限,无法胜任。”好了,你说说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你们看到的逃避、退缩,有没有看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与会者:为什么要说十分抱歉呢?有抱怨。

张校长:“很抱歉”,很抱歉是什么意思?

与会者:他好象觉得我是在为你考。

张校长:所以他这句话好象是低调,其实是很高傲的样子,注意到没有?这件事情是谁的事情,是你要还是我们要?是你要,但是这件事情显然不是他要,好像是我们要,对吗?其实不是我们要,是谁要?他爹妈要。

因此我们从这句话这篇文章里面,你别以为你不说话我们就不知道你了,这个小家伙一定是家里面叫做“侍儿扶起娇无力,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那种学生,你们认为是不是?一定是家长围着他转的一塌糊涂的,一定很宠他,然后他的话就是本爷是为给你面子,然后为爹妈学习的人,发现这个稍微有点难度,老子不干了,为什么啊,凭什么要为你啊?他从来没有认为这件事情是我的事情,同意吗?(鼓掌)

所以我想问大家,什么样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宠爱?这就是我加了的小标题,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了吧?你的孩子成为这个样子,他自己的生命都不肯承担责任,然后你认为你宠爱了孩子吗?还是你把孩子残害了?自己说说看。很严酷的,这种孩子很多的,很多这样的孩子。他很有代表性,所以我把他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虽然字很小,但是他的心态、价值观、行为、思维表露无疑。我只是希望在座的各位,你们能够跑那么大老远来这儿听课,你们能够很认真地在这儿坐了两天,我相信你们是宠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你们当中肯定有这样的家长,把自己孩子看成杨贵妃了,就是你天天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让他变成这个样子了,那你就麻烦了。

好了,另外的一些人,我们来看看这个。报考的都是十四五岁的人了,这个人到底多少岁我不知道,但是你看这个一开头的感觉,你有什么感觉?“你好!也许你会感觉到很不靠谱,但这是个事实。”从他第一句话里面,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应该不是那么很认真地对待事情的人,有些网络特征,喜欢说一些看上去很酷但是没有内容的话。他也不会像我们的孩子,我们普遍所有的孩子,无论是静慧也好,卓蓝也好,这些孩子他们都有一个身份的界定问题,说明一下我是谁,我的意图、我的表达等等,他这边没有。所以表达到现在,这些东西乱七八糟的,其实也不清楚他表达了什么东西,堆了一堆话,没有思维,没有思维线。为什么说没有思维呢?我们看这一段,“我的父母我是说服不了的,”他有一种愤青的心态,“无论怎样去劝说或者向他们理论,我都会以失败而告终。”从这个地方看出,他跟父母的连接好不好?很明显,很简单的,他跟父母的连接肯定是不好的。“既然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父母,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OK。那我们看到他变成一个服从的人了吗?再看这下面,“如果我听父母的话,生活上一定会很舒服,但结果只是嫁一个普通人,长大结婚生孩子,没有自由。你只有体验生活,生活才会更加精彩。”他到底是在教你是服从父母还是不服从父母?甚至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父母说的话不一定是正确的,父母说什么你就做什么。”

再看第二封信,第二封信最精彩,写给女儿的信,“亲爱的女儿,你还好吗?自从把你用那样的方式撵出家门以后,我和你爸爸都感到非常地内疚,听说你现在哈佛毕业了,我感到非常吃惊。而你爸爸,你知道还是老样子。”不知道什么意思,我估计是看电视剧学的,看台湾剧学的。

与会者:台词。(笑)

“女儿,以前我和你爸爸那样对你,那样看待你,我觉得很抱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做的还是不对,希望你可以原谅我和父亲。我知道你在外这几年非常不容易,经历了许多的风雨,但是阳光总在风雨后。

与会者:歌词(笑)

张校长:“之所以你今天在哈佛毕业,并且有自己写的书,那都离不开以前一点一滴的积累。”我觉得这一段话就很像小学的作文题。“女儿,这几年让你受苦了,我感到非常地对不起。”应该是台剧体、韩剧体。“你有时间就回家看妈妈和爸爸,我和你爸想你了。”没了!第二封信就完了,感觉怎么样?现在我想,如果你的孩子15岁了,他写出这样的信,你有什么感觉?这是很可能的事情,很可能是这样的,你有什么感觉?你接不接受?这个假如是你的孩子写的。这位,请问,你有什么感觉?

与会者:我觉得他的思路,表达的意思是父母的内疚。

张校长:我现在知道他在表达什么,我问的是如果是你,你在想什么?假如这是你的孩子写的,你会想到什么?

与会者:需要提升写作水平。

张校长:我看这样下去,你的孩子很可能会这个样子的,因为你没有找到原因。那我问个母亲,会不会好一些,有哪个成熟一些的,哪个的孩子差不多有这个年龄了?你说说,你看到这封信怎么想?

与会者:我刚才没有戴眼镜,有些字看不太清楚。

张校长:哦?好像我说的也不清楚,因为我念了一遍。

与会者:不好意思,很抱歉。

(众大笑)

张校长:我们来模拟一下。如果我是父亲,我看到这样的东西的话,我叫做色如死灰,完了,因为我有这个敏感度。因为这封信里面,典型的是对父母的怨恨。因此他很讨厌你这个父母,他说你父母欠了他的,你应该给他道歉。同意吗?

张校长:你认为这仅仅是一封信吗?你的生活背景有没有出来?你的孩子会出卖你,你别在我面前装好人,你说我对孩子很好,我一看见他写这样的信,我就知道这个父母一定折磨过孩子。对了,这家父母一定不讲道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封信里面,从前面到后面他不讲道理的,他都是情感诉求的,他要给你搞情感敲诈的,所以这家的妈妈一定是个女疯子,不讲道理的。错了吗?不可能的,因此他只学会了情感诉求的方式,他没学会慢慢跟你讲道理的方式,也没有学会和风细雨的方式,也没有学会柔和,你的家教就在里面了。

听过我课的人知道,我对中国的国骂做了一个解释,我们为什么喜欢骂“他妈的”?这个小孩子是他妈的,他妈没教育好,就是他妈的责任,他妈的责任的意思。对吗?在座的各位当妈的,你的孩子没教育好,你这个妈就老被别人给骂的。真的没教育好的,没有让他去同情,没有让他去理解,没有学会沟通,只学会了胡言乱语、自言自语,还会了一腔的情绪,然后,还不肯承担任何责任。同意吗?这个作文就这样清晰地摆在那儿,你一点没脾气的。好了,现在你再告诉我,你说这个孩子我们能接受吗?不可能接受的,我们实在不敢录取他,但是你说是因为我们要求高吗?我说这些话是不是证明了刚才我一开始说的话,我说不是我们今日学堂的要求高,是你们把这些孩子弄成残废了,我们要的是正常的孩子就够了,哪有什么卓越的孩子。

再看看这个人,我们看这个就能看出来了,“亲爱的文森你好,我知道你是在极端正统教育家庭成长的女孩子,你可能是对男女情感感到好奇,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你现在的行为被别人看到,他们会误以为你在早恋,你一定不希望被误解吧?你可以向书中了解,你可以向父母了解,如果你对你的宗教有不满,你也可以请教你的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等等。这一段你们看到了什么?他是谁?

不知道他是谁,你看我们的要求就是未来的你给现在的你写一封信,穿越时空,他有没有理解我们的题目?没有,他也不去理解这个人,也不去理解别的东西,大概就是把老师教给他的一些概念,网上查的一些概念混在一起,然后下点结论,因此他是一个缺乏沟通能力的孩子。记得我在上面写的点评吗?上面写的是无法换位,这个人就是纯然的本色演出,他不能够理解他人,又不知道如何换一个位置,然后把一些词汇堆积在一起,想教训就教训,想说就说,说的清楚不清楚他也不管。是不是这样一个角色?这样的人物是不是就出来了?很可惜,他们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写出不说是长篇大论,起码来说思维线很清楚、逻辑很清楚、情感很细腻、观察很敏锐的文章的同时,这个孩子变成了这个样子!如果你是一个妈妈,不管你是谁的妈妈,尽管你不是他的妈妈,我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在不在这儿,我只是告诉你,我们看到这样的孩子,将心比心,你都应该哭的,他才15岁,就变成了这样一个油盐不进的样子,一个只有自己想法的样子,已经没有沟通能力了。

第二封信写的有点像上面那封信情感篇,但是也不完全像,它这个人幸福度、家庭的情况应该比前面那个要好一点,因为他抵抗没有那么强,但是评分不高。因为他说话就是非常直接,没有修饰。还有就是写信一定要有目的,写信为了亲情,为了感情,为了提醒孩子,为了帮助他,为了让孩子理解自己,一定是有目的的。那么这封信我们看到这里,我们发现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没有目的,道歉?是道歉,说了道歉,为什么要道歉?也没有,那就变成了为写而写,根本没有目的,没有想法,他十四五岁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想法、没有目的,只是你要我写我就写,你要我写作文我就写作文。所以看到这样真的很难过,这样的孩子都是被父母一步步变成了这样的人,所以就非常地难过。

这一个人(另一名考生)被我描述为角色混乱型,他写的东西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并不清楚。“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第一句话跟第二句话有没有关联?“你好,我是文森,若干年后的你自己,但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要告诉你的是……”我们从这句话很典型的看出他的角色换位成不成功,“你可能会问自己的未来是如何发展的,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十年前我被逐出家门,所有的人从此都对我不信任。但是经历了人世间这些,我最终醒悟,最终走向成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找到自己的目标,为此奋斗吧,祝你好运!  未来的文森”他有没有从我们提供的材料里面去反省这件事情的教训和经验?他有没有基于一种善良的愿望,对年轻的自己、无知的那个自己,通过这十几年的经验以及吸取的教训,来帮助她?你看得到这个迹象吗?没有。然后用蒙台梭利的话来说,“这个心灵已经成功地被我们的家长,被我们教育学校变成了一个没有吸收力的心灵”,油盐不进。我们的大人当中很多人是这样的人,身边很多人是这样的,你们能够坐在这里,你们都是或多或少有吸收力的,或者是愿意吸收的,只不过是吸收的高高低低。但是你们身边是不是有更多的人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信息?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所以看到这些,说老实话,这次我让老师把小孩的作业交给我,我看了之后真的挺难过的,我知道他们会差,但是不知道差成这样,或者不知道现在的教育已经烂成这个样子了。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遗憾的境况。

 

第二部分:关于阅读能力的阐述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阅读。阅读的教育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聆听,我们这个教育体系当中,没有真正的阅读,我们所谓的阅读是为了找到一些好词好句,摘抄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把它放在桌面上,到处骗人。真正的阅读不是这样子的,真正的阅读是从我们身边,从文字和非文字的材料当中汲取信息,这是我理解的阅读,真的是跟专家的理解不一样。

因为我们身处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信息时代重要的不是信息如何获得,而是如何去处理信息因此对信息的准确把握、定位、分类、处理,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如果大家,刚才我看也有人提问,好象觉得我提供的信息是海量的信息,好象很多东西我都知道。我能知道这些东西是因为,很多信息海量不会淹没我,我能够从中找到我需要的信息,一些无聊的信息我会把它排斥掉。很多人他可能也很勤奋,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非常勤奋,读很多很多书,不停地在读书,但是他无法处理信息,他只能把它堆出来,因此他这一生的成就是很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让一个人取得比较大的成就,需要让他准确地理解信息并处理信息。这篇文章就是,我们这个阅读考试就是考这样的内容的,给他这样的东西。

我们来看看,这个信息里面其实也有很多暗示,告诉你教育该怎么做了。这三篇考试,表面上看起来都有类似之处,都提供一段材料。但是有些是作文题,有些是阅读题,作文题和阅读题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阅读题它考你的是这个文章的内容,它不再去管你在表达什么东西,你的表达是其次的,你能不能清晰地把这些东西说出来。比如这里面第一个问题,其实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你必须明白一些词,什么是“向上的流动性”,什么是美国梦,什么因素影响了这样的东西?它必须让你从一段话、两段话、三段话里面提取本文的要素,用你的语言去把它表达出来,所以这个测试的是理解能力。

第二个阅读理解题,实话是个陷阱题。文章引用了罗素在其基金会工作的重要数据表示,父母的经济条件和教育背景如何,华人、韩国和越南移民的子女,都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向上流动性。它后面还有数据,数据说明在某一个公立学校考试当中,华人数量最多,美国白人也很多。这样一些数据是想说明,作者就是想用这个案例来证明,的确在学术上,一些地方黑人比白人更有优势。如果这个学生看原文的时候不小心,他只是想迎合主考官,迎合题目,他可能就顺着这个题目答下去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把原文仔细地看过,仔细看过,你顺着这个题就答,你得的就是零分。因为作者虽然列举了很多数据,内容还比较多,其实他最后用相反的数据来说明,一些地方黑人比白人更有优势,最终他其实推翻了这个答案,他认为不是族群的问题,而是其他的教育问题。对吗?所以这是一个小小的陷阱,但是很多人我估计都会掉进去,因为他在平常的教育体制当中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他就不动脑筋,拿一段就对一段,这一段的确是这样写的,后一段也是这样写的,第三段也是这样写的,但到了第四段、第五段之后,它变了,它不对,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你只看这几段,你的思维是分裂的,你不是看整体的,你就上当了。

第三题难度就很高了,第三题就是:“文章当中说文化从来都不是单一决定一切的因素,又说实际上是文化的力量在起作用,难道作者在自相矛盾吗?你如何解释作者在说这句话时的立场区别?”你要找出这两句话他在哪里说的,针对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看起来互相矛盾?然后还要解释出这个为什么不是自相矛盾的,要能够解释到这个水准的话,就要求你有很高的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要求很高的,所以这个题目前为止是这里面最难的一道题。甚至我都有点怀疑,我们的孩子能不能过这一关。

第四题并不难,并不一定是越来越难的,第四题,“到了2000年,我们只剩下至上情结。这句话实际想表达的是什么?你感觉作者的基本立场可能是在美国哪一个主义的立场上说的,他希望或期待的结局是什么,他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美国的媒体有一大特征,他们非常小心,因为他说话不小心他就会得罪别的人,为了公正,他就什么都点到为止,甚至点都不点到,所以它说的东西模模糊糊的。而且它不会特别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你要从他的字里行间当中,去揣摩他可能站在哪个立场上。其实他应该站在的是美国白人的立场上,这篇文章是干嘛的?其实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是反思美国的教育、美国的文化、美国的价值观是不是有问题,因为它导致了美国教育的落后倾向,落后于其他主义的倾向。他期待着改变,但是其实它的最终结论还是比较悲观的,因为他觉得文化不改,这个趋势不会改变,所以他拿出了解决的方案。第四道题难倒不难,但是你还得用心地把几段读完,不是一段话,是几段合在一起读,因为它没有直接下结论。

在第五题当中,对于题目当中的成功人士的品质的探索最后下结论了,它的结论其实是我很想告诉大家的结论,我同意它这个结论,也是我希望大家在教育当中做的结论。他这些结论主要有三条,第一条,用我们的语言来说,简单的语言来说,就是要给这个人一种自豪感,你不能够让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这一点中国父母也在做,但是做的方式是不对的。第二条挺要命的,第二条又是要一种不足感。第一种要让你感知到你是卓越的,第二种要让他感到你的不足,这两种东西同时在你身上。难吗?但是你不这样做,你的孩子就出不出来。(未完待续)



附:明德高中入学考试题目    第一天  作文卷

 

考题:请先阅读后文附录的新闻报道,根据这个题材,进行情景作文---分别写两封信和一篇文章!

 

一:第一封信

      设想你自己就是文森。你经过艰苦的奋斗,现在已经上了哈佛,出了书,成了名。现在你写一封可以穿越时空的信件,送到16岁时你自己的手上。你想写什么内容,告诫和提醒当年的你?对于当年面临被逐出家门命运的这个小女孩,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可以帮助她成长?让她今后人生可以更顺利一些?

 

 二:第二封信

      设想你是这个女孩的父母,当年把女孩子逐出家门。现在看到报纸的报道,知道原来“不成器”的女儿,现在哈佛已经毕业了,还写了这本【就此解放】的书。你看到新闻后,作为父母写一封信给女儿。你想说些什么呢?  请认真写好这封【父母给女儿的信】!

 

 三:论证文章   你怎样看待这个事件?你对文森的思想和观点,有何立场和观点?

      关于文森说:“所有的人应当有自我决定生活方式的权利”。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认为文森对这句话的理解方式,以及对这句话的践行方式你是否赞同?请你写一篇文章来表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践行的方式。

 

        写作要求:写信,写文章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字数长短不限。下午5点以前交卷。超过交卷的时间,试卷作废。

 

 附录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美国哈佛大学一名毕业生新出版的自传《就此解放》一书最近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出生在极端正统犹太教家庭的女子文森,由于未成年时与男人谈情说爱被视为违反教规而被逐出家门、17岁开始自谋生路,她有过滥交的历史,也曾多年靠卖淫维持生活。是什么最终拯救了这位女孩?答案令人感到欣慰:教育。在极端正统犹太教家庭女孩子不能上大学的离奇传统中,文森最终进入了大学,后来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写下了一段靠自己改变人生命运的传奇故事。
 
     文森的父母共生育了11个孩子,文森排行第五。文森的父亲是一所犹太教堂的牧师,他对家中的孩子设立了严格的犹太教规定,不允许女孩上大学和成为犹太学者,而男人在家中和社区则具有绝对的权威。一个女孩一生中的两个重要目标是:一是谦卑二是服从父亲和丈夫。为了达成这两个目标,女孩子必须在穿衣上按规则办,穿衬衫扣子必须扣到颈项、所穿衣服的袖子必须过肘部,裙子要过膝,不能戴饰品,紧身衣服是被禁止穿的。女孩子要避免与未婚男人讲话,至于唱歌和大声讲话也会被人皱眉头。这是文森家庭信奉的极端正统犹太教的规矩,他们认为这样女孩子才能保持好名声,也是找到一个好丈夫的基础。如果女孩子在婚前有性行为,那就了不得了,就会被视为娼妇,没人会要。虽然文森最初对宗教也是充满热情,但这架不住青春期少女的怀春之情,包括对异性和性的好奇。
 
     16岁那年,文森给一个朋友的哥哥写信,然后互吐爱慕之情,他们质疑宗教下女性在社区的作用。文森的父母后来发现了女儿和男友的通信大为震惊,流言蜚语在社区也飞快的传播。文森被社区戴上了坏女孩的标签,文森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坏女孩,只是对男女情感好奇,而这种“邪恶”的欲望摧毁了自己。文森曾向母亲表示,她想上大学,但得到的回答是:你是不是精神有病哇。
 
     17岁那年,文森买了一件紧身毛衣,结果这更犯了忌讳。为了不影响其他女儿找对象,父母在她17岁时将她送到纽约布鲁克林,为她支付了一个月的房租,然后的日子就由文森自己去谋生。文森找了一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但是按小时配的最低工资,这样微薄的工资根本无法维持在纽约这种大城市的生活开销。而且在极端正统犹太教的教育下,文森根本不知道如何与男人打交道。从与世隔绝的正统犹太教生活来到纽约,文森无所适从,初夜遭强暴后,她自问:“这就是性吗?”她经历了多段糟糕的感情,也尝试服药及割腕自杀,后来还被送进精神病院。由于失去童贞就被教徒视为娼妓,文森知道父母家是再也回不去了。为了生存,文森开始援交,也就是找人包养。文森在报纸上登广告,想包养她的男人还不少。文森先挑中了一名律师,但后来又分手。
 
     从21岁起,文森开始充当妓女。在接下来几年,文森维持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出卖自己的色相。生活的实践让文森意识到,她堕落了而且没有幸福。混乱生活中,教育是唯一救赎,而教育也最终救赎了文森。文森申请布鲁克林学院被接受而且还获得了奖学金,学校一位教授鼓励她发表对各领域的意见,建立自信。大学毕业后,文森又报考了哈佛大学的研究生,最终被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文森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不仅在职业上有发展,而且找到了自己的心爱的人,如今育有1女。文森说:我坚信,所有的人应当有自我决定生活方式的权利,能在人生旅程中幸存,过自己选择的生活,我每天都为此深深感激。文森的故事是一个地地道道乌鸦变凤凰的故事,它告诉人们,人都可能在生活中堕落,即使是做了妓女,如果真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