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科医生要锻炼手、脑、心

 濮水新声 2018-04-18

学医的道路艰辛漫长,从实习医生、住院医生到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成熟医生,没有十余载恐怕不行,在这人生最美好的芳华,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伴随我们的只能是不断努力和奋斗。作为一名青年外科医生,我在多年的工作与成长中,也获得了一些浅显的感悟,希望能分享给大家。

本文作者汪磊

多动手 多用脑 多上心

手术是外科医生的工作重点,无疑也是其核心的竞争力。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我想在手术方面需具备三个条件:娴熟的技巧、清晰的解剖和良好的抗压能力。

手术技巧娴熟,可以归纳为一个“手”字,这层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而做到它必然离不开勤奋二字。实际工作中,年轻医生可能缺乏在手术中“动手”的机会,这样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去弥补:其一是勤看,有人认为看一百遍不如动手做一遍,此话虽有道理,却也忽略了“看”的本质,那就是思考。通过不断观摩和思考,对某一手术有了深刻的理解,“做”这一遍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其二是勤练,这里主要指台下的练习。做实习生时我们大都有回宿舍练习打结的经历,而现在更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如腹腔镜训练箱、虚拟现实模拟器,以及动物实验手术等,对年轻医生的成长都有极大的帮助。其三是积极参与手术。很多年轻医生早已对拉钩产生了厌倦,对他人负责的手术也不太愿意花时间参与,其实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次参与手术的机会,即使拉钩和扶镜子这些“低级”的操作也可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四要修炼自己的情商,让同事及上级医生喜欢和信任你,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多快速成长的机会。

解剖层次清晰其实反映的是良好的手术思路,这可以归纳为一个“脑”字。对于年轻医生,我们更多学习的是常规手术,这些手术往往都有大量前人总结的经验,或者说都是有“套路”可循的。这其中,如何沿着正确的解剖层面进行分离,是手术能否做得干净漂亮、赏心悦目的重要因素。以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为例,这一盆腔手术虽然步骤较多,毗邻组织器官复杂,但却也有“迹”可循。多观摩手术、勤于思考,汲取前人的经验,会使你获得良好清晰的思路,再加之过关的手术技巧,整台手术便可流畅完成了。

掌握了前面两步,并不意味着你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因为挫折和失败总会到来,手术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总会遇到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很可能会深深影响到你的心理状态。良好抗压能力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为关键。如NBA执行压哨投篮的球员往往具备“Big heart”,我们也可把这种抗压能力归纳为一个“心”字。人的抗压能力是可以在工作中逐渐提高的,我想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第一是多打有准备的仗,把一切可能的风险思考在前、准备在前,减少无谓的失误,多获取成功以积累信心;第二是对于较困难的手术,尤其是在自己能力边缘的,多向有经验的上级医生请教,并做好他们能随时“救台”的预案,因为一切个人英雄主义都比不上患者的平安下台;第三是树立远大的目标,客观接受失败的发生,积极汲取经验而不是消沉低落,应把失败当成再次奋起、获取更大成功的垫脚石。

努力克服临床困难和自身弱点

我是在2011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毕业,拿到的外科学科学学位,而进入临床后还得从零开始。选择到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看重的是协和医院良好的教学氛围、踏实严谨的作风和丰富的病源,当然,由于要求严格、条件艰苦,愿意选择来协和的轮转医师其实是寥寥无几的。在轮转期间,我之前所从事的基础科研几乎中断,不过很快我便发现协和的宝藏源于丰富的病源,特别是疑难罕见病例。

在各科室轮转期间,我对一些特殊、少见的疾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疾病涉及肝胆、胃肠、神外等诸多专科,通过翻阅病案、查阅文献、分析总结,我陆续撰写并发表了一些文章。虽然这些论文总体是研究层次偏低的病案统计和总结,但它们的确延续了我的科研兴趣,并使我在之后将研究方向更多地转移到了临床科研中。

汪磊参与电视节目录制

2014年我回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临床工作占据了更多的精力,但当时我的专科训练是非常薄弱的。在泌尿中心大楼的三层,是那彦群教授建立泌尿中心时特别筹建的内镜模拟培训中心,这里有着规模宏大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训练箱及模拟器,提供了逼真的手术场景和模拟训练,每月接纳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年轻医生前来训练。那段时间,我成了培训中心的常客,登记簿上密密麻麻的签名见证了我的成长,通过基本的操作箱训练,到仿真的VR虚拟现实手术模拟器,再到动物实验手术,我的腔镜手术技巧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一些简单常规的手术,从模拟训练过渡到真实手术的学习曲线极大地缩短了。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的博士导师那彦群教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我读书期间他便送我去日本的实验室学习,以开拓研究思路;而工作后更是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模拟培训中心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后期那教授又建议我把专业方向定在较为复杂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中,督促我不断学习和创新,并推荐我在学会担任重要的职务。对于导师,以及其他前辈医生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予的帮助,我将永远心存感激之情。(文/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 汪磊)

本期编辑:朱永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