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人当道固然可怕,但礼教对妇女的戕害更深入人心也更难挣脱
关汉卿其人其戏
-
刘谦 画
-
关汉卿画像 资料图片
康保成
关汉卿是我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创作出60多个剧本,其中完整流传下来的剧本18个。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的生平情况,我们却知之甚少。我们只知“汉卿”是他的字,他的名叫什么没有文献记载。他大约出生于13世纪初,卒于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以后。他的籍贯,多数学者认同“大都”说。
在他之前,中国戏剧走过了漫长的萌芽、发展道路。与古希腊悲剧差不多同时,中国也有了最早的演员(优)和戏剧(优戏)。但这时的优只是帝王身边的弄臣,这时的优戏只是逢场作戏、逗人一笑的带有扮演因素的简短的戏剧场景,远远谈不上是成熟的戏剧。直到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这种情况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没有成熟戏剧的标志之一,便是没有成熟的剧本。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下层文人,在金元之际登上了戏剧创作的历史舞台,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成熟的戏曲剧本。
关汉卿是最早的元杂剧作家之一。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关汉卿“初为杂剧之始”,元周德清、明何良俊、近人王国维都列关汉卿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可以说关汉卿是元杂剧这种戏剧体制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创始人。
没有功名,他与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戏剧演员厮混在一起。“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明臧懋循 《<元曲选>序二》)正因为如此,关汉卿的笔触才能够深入到下层百姓的生活中去,多方面地描写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关汉卿最重要的代表作是《窦娥冤》:年轻的寡妇窦娥无辜地被官府判斩。围绕这起冤狱,作品描写出地痞流氓张驴儿及其父亲,借债不还的泼皮无赖赛卢医,以放高利贷为生但没有靠山的蔡婆,贪官污吏桃杌,以及穷秀才窦天章等各色人等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我们发现,桃杌和张驴儿固然是迫害窦娥的元凶,但其余的剧中人在这起冤狱中多少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窦天章为求取功名变相地卖女抵债,无助的蔡婆引狼入室,借了高利贷的赛卢医赖账不还企图勒死蔡婆并卖毒药给张驴儿,这才导致了张驴儿想要毒死蔡婆霸占窦娥却误将自家老子毒死,桃杌不问青红皂白认定窦娥“毒死公公”的冤狱。我们还可以假设:如果窦娥不被冤死会怎样?可以肯定地说,她一定会像蔡婆一样终生守寡,这还不同样是悲剧吗?在那样一个社会里,人人都在生命线上挣扎,害人者最终也是苦命的被害者。恶人当道固然可怕,但礼教对妇女的戕害更深入人心也更难挣脱。因而可以说,窦娥的悲剧是必然的,是无论如何也躲不开的。这就是《窦娥冤》一剧的深刻性所在。国学大师王国维称赞《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如果有人说“设想窦娥终生守寡的悲剧是牵强的,关汉卿并没有批判礼教的意图”,那就再看看《望江亭》吧。这个戏写一个年轻的寡妇谭记儿,在道观住持白姑姑的撮合下,冲破礼教的束缚,毅然与潭州太守白士中结为夫妻,又用巧计战胜了垂涎谭记儿美貌、欲加害白士中的花花公子杨衙内。《窦娥冤》和《望江亭》,一悲一喜,看似风格迥异,但思想内涵完全一致,都表现出关汉卿超前的妇女观和婚姻观。
此外,《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写妓女从良的故事,在关汉卿笔下,《救风尘》中的赵盼儿、《金线池》中的杜蕊娘、《谢天香》中的谢天香,都是聪明、美丽的女性,她们勇敢追求个人幸福,经过一波三折最终与心上人结为连理。
《鲁斋郎》《蝴蝶梦》《绯衣梦》是三部精彩的公案戏。其中前两部戏的主角是包公,其主旨却并不在案件审理本身,而是在做出一种公正的道德判断的基础上彰显包公的智慧。总的来看,公案戏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清官戏。在恶人当道的时代,清官和清官戏寄托了下层百姓的希望。关汉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创作了这几个作品。关汉卿的《单刀会》是元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剧。剧中的历史人物关羽被写成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超人。在金元时代,少数民族居于统治地位,关羽这个艺术形象身上多少寄托了汉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感情。
关汉卿剧作的语言朴实无华而富有戏剧性,是本色当行的戏剧语言,以至于七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能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民间常用的歇后语、俗语、成语、口头禅,被关汉卿信手拈入剧中,立刻妙趣横生,多姿多彩。关汉卿重视戏剧冲突和戏剧结构,注意运用衬托、铺垫、误会、巧合等戏剧手法。因而,平凡的人物,普通的故事,朴实的语言,却可以写得引人入胜,耐人咀嚼。
(作者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