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贵为天子,为什么宋徽宗的书画被奉为经典,乾隆皇帝的诗词却不受人待见呢?

 慈悲诚意 2018-04-18

因为“风流倜傥”与“附庸风雅”从根本上存在着巨大差别啊。两人传世作品,徽宗的价值连城,更多是因为作品本身,乾隆的价值不菲,更多是因为他皇帝身份。

宋徽宗不但本人精通艺术,而且非常尊重他人的艺术,是个真正的艺术家(虽然不是好皇帝)。然而乾隆帝弘历,一生作诗四万多首,经常在历朝历代名家作品上各种题诗,虽然高产但是质量实在堪虞。两人在艺术领域的地位天壤之别也很正常。

徽宗赵佶,北宋的末代君王(还有炮灰钦宗)相传他出生的时候,其父亲正在内宫观看南唐李后主的画像,而长大以后的赵佶,竟然也与李煜非常酷似,所以也有人说赵佶是李煜转世。也许徽宗不是个好皇帝,但是在文化艺术上的造诣,历代皇帝中赵佶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了。

无论篆刻、书法、绘画、音律、园林设计等,徽宗都相当精通,尤其是书法与绘画,徽宗独创“瘦金体”流传至今,而其更是将古代画师的地位推向了最高峰。徽宗爱画、尊画、善画,他对于绘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却也尊重他人的理念。

“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绘画上“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可以说,徽宗是历代皇帝中,唯一能够称得上是画家的皇帝。如今他传世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是抛开他皇帝身份,仍旧是艺术中的无价之宝。

然而清朝乾隆帝弘历,算得上是历史上著名的“附庸风雅”之人。首先,他所在时代大兴文字狱,本身就进行思想压迫,当时的文化本来就收到了摧残。

乾隆帝在艺术上有两个很大的兴趣,第一个是给别人的作品题诗赋印,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宫廷珍藏了大量历朝历代的艺术珍宝,乾隆经常用自己的印玺在上面印,或者题几首打油诗。

第二个爱好就是“作诗”,乾隆帝一生作诗四万多首,比整个盛唐流传下来的诗还要多很多,然而乾隆为了作诗也是拼了,大多都是打油诗,而且为了押韵或者显得自己有文化,弘历还发挥了自己的一个特殊技能——造字!乾隆的诗中,有大量生僻字与他自己硬造的字。所以,他的诗究竟质量如何,大家心里也明白。

下图是清乾隆时代与北宋晚期的瓷器作品,当时整个社会的审美风格究竟有什么不同,大家也可以了解到一些。徽宗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可惜投错了胎,做了个不称职的皇帝;乾隆是个极善耍弄权谋的皇帝,却非附庸风雅,贻笑大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