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菲舍尔的纯粹

 睡不醒的卷发猫 2018-04-18

菲舍尔的纯粹

几年前,洛杉矶艺术基金会举办过一个叫“圣塔莫尼卡”学派(Santa Monica School)的建筑展览,展出了六、七位加州建筑家的作品。虽然同是以解构主义为主,但其中有些作品比较极端和夸张,声势夺人,如佛兰克.盖利(Frank Gehry)、艾里克.欧文.莫斯(Eric Owen Moss )等人的作品,还有些作品则相当精致,很耐看,其中佛列德里克.菲舍尔(Fredrick Fisher )的作品属于后者。

我最早看到的菲舍尔的作品,不是住宅,而是一所艺术学院的画廊和研究生工作室。那个学院叫“奥迪斯艺术与设计学院”,原本在洛杉矶市中心一个比较差的区,在维尔谢大道和第六街中间。学院对面的一个公园叫麦克阿瑟公园,旁边是墨西哥领事馆,门口整天有各种各样的反墨西哥政府的示威,好像非法移民要求权益的占多数,整个小区都比较混乱。公园里则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大白天都常有人贩毒,很危险。最后发展到有位奥迪斯的女学生晚上在学校的停车库被杀了,学校终于办不下去,不得不设法迁址。

找新校址的时候,正好遇到麦克唐纳·道格拉斯(俗称麦道)飞机公司当时正和西雅图的波音公司合并,手头一些派不上用场的物业就拍卖了。麦道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附近有栋六、七层的实验室大楼,和波音合并后,就没有必要继续维持一个这么大的工业实验室了。这栋大楼做学校正好,麦道干脆就捐给了奥迪斯艺术与设计学院。学院因此一下子得了栋很好的大楼,还迁进了一个很好的社区——国际机场北面的这块地方,叫玛利亚·德·雷,海道通进城市,几乎家家有游艇,是个非常贵的高级住宅区。

现在,不论在欧洲或美国,纯艺术学校的生存都很艰难。一般的艺术学院,基本都分成纯艺术和设计两大板块,只是比例相当悬殊。我教书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纯艺术专业只有40个学生,占全院1400个学生中很少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奥迪斯,比例略微大一些,也不超过100人。

纯艺术和设计是两个区别很大的学科,放在一起,总有矛盾。奥迪斯因而考虑建造一所单独的艺术大楼,把纯艺术专业和研究生放在里面。奥迪斯学院的艺术中心就是佛列德里克·菲舍尔(Fredrick Fisher )设计的。

菲舍尔是所谓的“圣塔莫尼卡学派”建筑师之一,这个学派其实是个解构主义集团,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佛兰克·盖利、艾里克·欧文·莫斯、莫非西斯等等。菲舍尔在博物馆、画廊、文化中心、大学校园设计方面很有成就,作品也不像前述几位那么极端,很耐看。从建筑理论角度说,就是与现代主义比较接近。

他设计的奥迪斯艺术中心,相当冷峻,结合了密斯的简约,加上了少数的解构主义因素,具有一种严谨中的调侃情趣,很有味道。

菲舍尔的纯粹

我和菲舍尔认识好多年了。前两年,洛杉矶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圣塔莫尼卡建筑学派》的展览,在欧洲和新加坡、台北、澳门等地巡回展出,反映很好。广东美术博物馆的馆长在澳门看见了,就邀请他们办到广州来。后来,展览还移师到北京的世纪坛办了一个月,反映不错。在每个地方举办开幕式,基金会都要邀请一位参展建筑师出席,另外还会请比较有影响的评论家去助阵。应基金会邀请,我和菲舍尔一起去了广州。

展览开幕的那天,出席的有广州各个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们,还有好多媒体记者。这年头,听说国内男女失调,男多女少。可在设计界、媒体界却是一片阴盛阳衰,不论走到哪里,占多数的总是年轻的女孩子,比例完全倒挂。想起几年前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出席一个股票上市的酒会时,联交所会议场地中间,围了一大圈媒体记者,居然一个男的都没有,真是有点怪异。

菲舍尔是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美男子,五官鲜明,像个罗马角斗士,可讲话轻声细气,措词讲究,非常斯文得体。那天菲舍尔在开幕式上讲话,惹得前前后后,台上台下的靓女们简直有点疯狂了,不问场合时间地涌上来要与他合影,连女记者都奋不顾身地冲上台来,不是为了照别人,而是让别人帮自己和菲舍尔拍张合影。那天因为原先的翻译对建筑不太熟悉,有些尴尬,请我上场帮忙口译。可这些靓女们先是把我挤到台边,后来更加离谱,完全把我挤到台下去了。原来以为仅仅是男人见靓女会抓狂,现在才知道靓女见到优秀的男人会更加疯狂。我算是见识了广州女孩子们的主动了,当然,也见识了一下菲舍尔的魅力了。

菲舍尔的展览作品给人的印象是专门设计前卫的公共建筑,比如博物馆、画廊等等。回到洛杉矶之后,他请我去家里参加个小型Party,来了好多建筑界、艺术界的名人,会后又带我看他设计的作品,才知道他其实也很长于设计中产阶级住的,又有相当文化品味的住宅的。

在洛杉矶很时髦的威尼斯海滩,他设计的查别林住宅就是一个例子。作为一个比较前卫的建筑师,他的作品总有点解构主义的痕迹,但是却并不走极端。他喜欢比较高大的天花,室内也总是阳光灿烂,不像盖利的建筑室内总是暗暗的。在材料运用方面,他倒有点受芬兰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图的影响。查别林住宅的工作间好像个图书馆一样,四面墙壁和天花、地板他都设计成木头的,木头一多,浓浓的书香味就自然散放开来,解构主义的那种刻薄的形式就给稀释了。

菲舍尔的室内空间很讲究多变,与正统现代主义讲究方正刚刚相反。他的这栋查别林住宅,到处都有让你惊喜的小空间,那里高出两级的小平台,这里矮下一点形成的一个小起居空间。建筑内部空间多变,是平易中见新奇的手法之一,他用得那么得心应手,娴熟得很。

菲舍尔的纯粹

中产阶级在居住空间上还不是那么富裕的,在现有的居所中尽量争取有更大的感觉,是他们常有的考虑,菲舍尔就很注意把握这种心态。因此他的作品也就很受他们的欢迎。

他在圣塔莫尼卡附近海滩的另外一栋住宅——布利菲住宅,建筑是个工整的长方形的,但是依然使用了多变的室内空间,加上木头和现代建筑材料的混合使用,达到类似查别林住宅的效果。不仅是木头的使用,现代材料和传统材料的结合,就连家具,看看他所用的都是阿尔瓦.阿图的椅子,就知道他对斯堪迪纳维亚的现代主义是何等心仪了。

菲舍尔设计的格恩斯坦住宅,是个连排别墅群,也就是我们说的townhouse,这个住宅群因为建造在山坡上,因此,建筑本身就有很漂亮的凹凸感,屋顶不均匀的起伏,加上使用了加州常用的西班牙红瓦顶,白墙,有种解构主义、现代主义中的加州风格,如果说现代地中海风格住宅,我看这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菲舍尔自己的家在圣塔莫尼卡的小山丘上,那里靠近富甲一方的布莱伍德区,顺着蜿蜒的山道上去,在一个很大弯道尖端的平地上,坐在家里的宽大的阳台上可以鸟瞰洛杉矶市中心、好莱坞、布莱伍德,非常壮观。这间独立房子不大,是他改建的,巧用空间,非常温馨和舒适,他们夫妇当时就一个大儿子,才一、两岁,好玩的不得了,坐在他们阳台山聊天,望山,建筑的宜人、低调、功能、和自然的和谐都能够很深的感觉到。一个好建筑师真是幸福,他们能够为世人、为自己打造这么可爱的家园!

菲舍尔的纯粹

菲舍尔最近给洛杉矶的大收藏博物馆、藏书馆、花园“汉廷顿图书馆”( Huntington Library and Garden)的美术博物馆设计了新的画廊,用纯粹现代主义风格,但是在比例上配合旧馆的古典比例关系,因此,虽然旧馆是新古典主义的,新馆是现代主义的,同样的比例关系却把他们结合得非常和谐。这种做法,我看没有多设计的很深刻的认识恐怕是难以做到的。开幕式那天菲舍尔请我去酒会,好多记者围着他,我没有多插进去说话,自己慢慢的欣赏他的设计,感触良多。

菲舍尔设计的住宅其实相当多,从加州到匹兹堡,都有他的作品。他能够比较好的把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融合起来处理,又加上地方特色,使自己的设计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都是很独到的。

在建筑上分类,美国有人把他放在解构主义一类建筑家,其实他也做纯粹现代风格的,不过他出名的几个作品也包含了解构主义的元素,因此才有这么个分类。菲舍尔年纪不大,四十来岁的人,我看还不能够这么早把他用分类固化了。

解构主义在加州兴起,影响国际,很多人把它视为铁板一块,以为都是盖利那种好像揉皱了的锡箔一样的建筑雕塑,其实非也,看看菲舍尔,就是一个另类。在建筑研究中,类型化自然是个做学问的简易方法,但切不可太过刻板,是把多元化的现象以简单化的极端方法来划分,一叶障目,有时候就会本末倒置了。

 

 

20081020日,于洛杉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