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福喜:临摹不一定成名家,但名家一定是从临摹开始的

 我是圭水 2018-04-19

编者语

最美人间四月天,微风拂面春意浓,桃花依旧笑春风。

正是春游好时节,也是画者外出采风好时期。写生也不是一学就能做到的,想要画得好,还得先模仿。学画画就是按照临摹——写生——默写再到形成自我风格的路径步步提升。临摹中最聪明的方法就是学习最优秀的案例,然后再超越。

今天,吴福喜老师就来和你聊聊“作画先学古”那些事儿。

学过绘画的人都知道,学画画的第一步,一定是模仿,而在写意的中国画更是避免不了。第一步就是临摹古画,打好稳定的基础。

文徵明

文徵明 作品

临摹古画需要有敬畏之心,一笔一画皆认真。

明画家文徵明学赵孟頫的作品何等慎重和虔诚,曾向友人借来古画,借归月余,方才临摹一遍。

他到老年还一直不断学习,并且兼学别人。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

齐白石老人亦是如此,老年还临摹芥子园画谱,小儿子好奇的问他,“你已经是大画家了,为什么还学这个?”齐白石回答,“活到老学到老。”

他还说,“画中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胸中,不要古人之皮毛在笔端。立足如此,纵无能空前,亦足绝后。学古人,要学到恨古人不见我,不要恨时人不知我耳。”

临摹学习古画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已近九十的耄耋老人,还会思索前辈画家的艺术奥妙,这就是名家对于画画的心境与精神。

唐伯虎

唐伯虎 作品

唐伯虎也是临摹古画高手,他曾在他的摹古画册上说:“余性嗜古人名画,而不能多藏。闻吴江史氏储蓄甚富,因与德弘走阅数日,因尽发其帐中之秘,归而不忘。”

他才高八斗,号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诗书画学样样精通,对待古人名画也像一个学生一样恭敬谨慎学习。

沈周

沈周 作品

沈周是专注学习宋元大家画作的画家,他很重视学习古人,还有一句名言—— “因师众长复师古”。

沈周 临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他六十一岁那年的中秋,他凭记忆临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其对黄公望之作的敬畏之情跃然纸上。

他也极其喜爱倪赞的作品,但“苦忆云林子,风流不可追”。他学古画即是临摹亦是创作,曾题诗云“画在大痴境中,诗出大痴境外。恰好百二十年,翻身出世作怪”。

这些绘画大家学古是十分虔诚,又是极其慎重,绝不轻易动笔的。

绘画是心灵的影像,而不是眼中之景,看重的是心境和意趣。如“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等。

吴福喜老师 作品

元代以来大部分画家以仿为主,导致个人的经验往往淹没在前代大师的形式中,没有自我。

吴福喜老师 作品

即兴作画,画那一时刻最直接的感受,那种真实的冲动,如“雪夜访戴”的王徽之所说“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就有这样得意忘言的感受。

生活有各种各样的美好,如果你是一个不知道发现生活之美的人,被知识、情感、欲望各种因素所掩盖,就算一个美好世界放在你眼前,你也恍若隔上了千里。

吴福喜老师 作品

一旦你可以发现生活的美好,就像闻花飘香,那种自然灵动的生命气息会在你的灵魂深处觉醒。

作画的关键惟在一个“兴”字,画自己直接的经验、鲜活的体会、自然的妙悟,所以好画有一种“笔笔皆在目前”的妙处。

国画的心境会有三种阶段:

第一阶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例如山水画,一般通过近处的山峰和远山的浓淡关系让画面显得有层次感。单纯的欣赏自然,这山真壮阔,这水真清澈。

第二阶段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其实就是看到了自己,那就是第二个阶段。你所作的画作,都是有你当时的心境和情绪的,就如唱歌一样,感情通过音符慢慢溢出,不用你去用语言形容,就有种直接的感受扑面而来。

第三阶段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也忽施于物。真山就是真山,你画的不一样但有意味,这并不代表就比真山好,同时你画的再像也是不如真实的、现实的山。从心境回到自然,更有别致的美。

吴福喜老师 作品

说到底,人之一生,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我心性的修炼。

吴福喜老师 作品

只有不断修养自我的性情,才能对自然万物有感;只有思想到达一定的高度和境界,才能融会贯通、随心所欲,让世间万物为我所用,无处不通达,无事不可行。

春花

吴福喜

春风三月百花开,

白日园深人不来。

飘落溪头随逝水,

虽无言语去无灾。

本期小灶嘉宾

图片丨吴福喜

吴福喜,字心武,号田园,斋号寒月草堂,生于西江瑶溪。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国画系,现为秦汉胡同大宁分馆书画教师。

国画追寻宋元,穷理尽性。构图之巧与用笔之活,皆成趣味,简洁明快,雅意横生。精于人物和山水,喜用淡雅之色。吴老师广受学生喜爱,耐心细致,因材施教。

【艺术小灶系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