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书法讲座【117-品-启功 书法界一代宗师】

 MAY的学习簿 2018-04-19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117-品-启功书法界一代宗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117


  

  

  

  楷书

  行书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117-品-启功 书法界一代宗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117

每日一题 

      说启功先生应该分两个阶段来说。说启功是当代书法界的巨擘、大师都不为过,凤毛麟角。但说民国时启功就不是顶尖人物了。启功先生对书法的一些语言说得恰到好处。比如启功先生说:“你要想写好字吗,你就去看字帖;你要想写好文章吗,你就去看美学。”这是启功在讽刺那些写不好书论文章的人。如果想写好字你可以去看字帖,但要写好书论,你看字帖便不行,要去看美学,便能套写下不少的文章。他的语言犀利、幽默。他有很多有份量的书论,值得我们学习。

    溥仪退位的诏书是华世奎代笔。启功曾学习他的字。启功指出孙过庭书谱中“不恶”应是“不忝”。《皇甫诞君碑》中的“东泰”应是“东秦”。“东秦”指齐国。2000多字,朱砂所写,或有疏忽。

每日一字

     今天学写“品”字。 这种类型的字上面的口应该相对大一些,比下面两个略大一点点,而下面的左边的口尤其要略小一点点,最后的口基本取中。但是差距并不是明显的,而是在写的时候心里要有这种感觉。行书的写法没有这么严谨,但要有楷书的基础,不能离谱。尽管它不是楷书,但有楷书的笔意在里面,有楷书的力度在里面。如果你在隶书、楷书、篆书方面功力不行,你写行草书点画都是轻浮的。品字的草书,一般是上面一个点,代表那一个口,下面四个点,代表两个口。表面上看起来是上面下面都是点,但你写起来心里一定要知道那是代表三个口。比如底下的四个点,心里想着是两个口,但写起来却是四个点,这有什么区别呢?下面第一个点重,第二个点轻,第三个点重,第四个点轻。要有区别。




田蕴章书法讲座【117-品-启功 <wbr>书法界一代宗师】

 品,眾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屬皆从品。 ——《說文》 

品,众庶万民。字形采用三个“口”会意。所有与品相关的字都采用“品”作边旁。 ——《象形字典》 

 品,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汉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117-品-启功 <wbr>书法界一代宗师】


   【构造】会意字。甲骨文从三口,会人多嘴杂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品。 

  【本义】《说文·品部》:“品,众庶也。从三口。”本义为人多嘴杂。 

  【演变】品,由人多嘴杂,引申泛指①众多:~庶每生。人一多,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故又引申指②事物的种类,等级:厥贡唯金三~(金、银、铜)|夫人类之生,皆本于天。同为兄弟,实为平等,岂可妄分流~|下~|上~。又引申为③官阶,品级:一~大员|九~县令。由品类又引申指④物品,物件:闻一妙~,虽捐千金不惜|物~|商~|产~。由各种各样的人,又引申指⑤人的德行、风貌:人~|~行|~格|~德。用作动词,又指⑥辨别出类别等级的高下:~量才行,褒贬得失|~评|~题|~头~足。又特指⑦品尝:~茶|~味。 

  【组字】品,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口部。凡从品取义的字皆与口、众多、品类等义有关。 
  以品作义符的字有:喦、喿。
  以品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榀。 
  以品作声符的字有:闆(板)、臨(临)。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117-品-启功 <wbr>书法界一代宗师】

  pǐn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三口,口象盛食物的器皿,隶定为“品”。本义表示器皿众多,引申为物品或事物众多、物品或事物的种类、等级、人的德行、物品或物件、辨别优劣、品尝、吹奏箫一类的管乐器等。 

  【辨析】以“品”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pǐn:榀。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117-品-启功 <wbr>书法界一代宗师】


  “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这个“品”字本为会意字。甲骨文①中的“口”表示器物之形,从三“口”表示器物众多。金文②的形体,其中一器呈倾斜形。③是小篆的写法。④是楷书的写法。自甲骨文至楷书一脉相承。  

  《说文》:“品,众庶也。从三口。”段玉裁说:“三人为众,故从三口。”“品”字本义应为“众多”,如左思《吴都赋》:“混品物而同廛(chán)。”“廛”,是指在公共场所中存放货物的仓库。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混杂而众多的货物都放在同一座仓库中。由“众多之物”可以引申为“品种”义,如《尚书·禹贡》:“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大意是:应该进贡的是羽毛、牛尾、象牙、犀牛皮和金属等多种东西。由“品种”又可以引申为“等级”,如《汉书·匈奴传上》:“给缯(zēng)絮食物有品。”意思是:所供给的丝织品和食物都是有等级的。又如上品、中品、下品即指不同的等级。等级需要品评,所以又可以引申为“品评”,如《晋书·苻坚载记上》:“品而第之。”也就是说: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后又可以引申为“品质”、“品德”等等。——(左民安《细说汉字》)

田蕴章书法讲座【117-品-启功 <wbr>书法界一代宗师】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117-品-启功 <wbr>书法界一代宗师】

 【117-品-启功书法界一代宗师】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7/07/13/001769601.shtml (北方网) 

 来源: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