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尿毒症,大家对尿毒症一般都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特别是已经患病的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就更甚之。自从被扣上慢性肾病的帽子,很多患者每天都有很大的心理负担,生活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病会发展成尿毒症。这是非常常见的。那么,究竟该怎样正确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疾病呢?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什么是慢性肾脏病,第一种情况,存在肾脏损伤的证据,比如尿检异常、肾穿刺病理异常,时间大于3个月; 第二种情况,不管有没有肾损伤的证据,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1.73 m2,时间大于3个月。 存在这两种情况或者其中一种,就可以叫慢性肾脏病。 是不是所有慢性肾病患者都会得尿毒症呢?并不是所有慢性肾病都会得尿毒症,我国慢性肾病患者1亿2千万,而尿毒症患者大约为100余万,所以要说人人都得尿毒症,这是不成立的。 那么,哪些情况会发展为尿毒症呢?1)蛋白尿,24小时定量持续大于1g,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或者治疗反应差。 2)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慢性肾炎合并高血压通常预示着更严重的病理,这类患者肾功能更容易恶化。 3)发病时肾功能就不好,基线肾功能水平是预后的重要判断指标,如果一发现血肌酐已经明显升高,预示着肾功能恶化速度更快。 4)病理类型不好。 相对差一些的有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淀粉样变性肾病、糖尿病肾病。 预后好一些的有微小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处在中间的有IgA肾病、膜性肾病。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分类,预后相对好的病理也有肾衰的患者,预后相对差的病理也有一辈子不肾衰的患者。最终决定患者的预后还需要看病理上具体的病变程度、疾病发现的早与晚、治疗的规范性、自身的保养这些因素来共同决定。 被扣上慢性肾病的帽子,意味着你要懂得如何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肾脏。 想了解更多,就关注肾上线故公众号和头条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