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关羽在三国里面是神一般的存在,过五关斩六将、阵斩颜良、镇守荆州、威震华夏。关羽死后也是受世人遵从与敬仰的。虽然正史上面对关羽的评价极度之高,自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王侯将相都会有下走错一步棋的时候,连关羽也不例外。那么关羽到底做过哪些决策呢? 第一:华容道放走曹操 赤壁之战后,曹操伤亡惨重,败走华容道,而诸葛亮便派关羽在此埋伏,但是关羽念及旧恩放走了曹操。大家不会觉得华容释曹操背后是一种阴谋,而关羽正是这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吗。我们可以假设赵云、张飞去守华容道,那么曹操必定是死路一条。曹操一死,天下大乱,北方必定重回群雄争霸。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让关羽去守华容道呢? 诸葛亮之所以如此布局,第一点,如果是杀了曹操,东吴必定实力大增,而当时兵力衰弱的刘备是无法与东吴抗衡的。另一点,关羽重情义但是有些骄横,让关羽去守华容的话,关羽报恩放走曹操,一来关羽还了曹操人情,以后才能更加安心的辅佐刘备。二来,诸葛亮又卖给关羽一个人情,同时又灭了关羽的骄横之气,一箭三雕,关羽就这样被诸葛亮玩的透透的。 第二:得罪孙权,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要离开荆州,把军政大权交给关羽之前,一再告诫关羽要和孙吴保持和气,做好联盟。但是傲慢骄横的关羽忘记了诸葛亮临走之言,打心眼里看不起孙权,平时也不跟孙吴往来。于是孙权就为了试探孙刘联盟是否坚固,便派特使前去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之女求婚,想要结成儿女亲家,但是却遭到了关羽的辱骂,心中怒气大发的孙权决心采取吕蒙、陆逊的意见。下定决定要夺取荆州,随后也就发生了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的悲剧。 第三:斩杀庞德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樊城之战。于禁庞德率七军前来援救樊城,双方相持不下,难分结果。或许是上天也想早一点结束这场战争,便天降大雨,汉水暴涨,关羽久居荆州,并且关羽军比较擅长水战,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方面,能够提前准备船只,另一方面也能借助暴雨出击,于、庞方面因为是来自北方,对南方的天气不太熟知没有提早准备,故此水淹七军。此后两人被俘,于禁投降,庞德誓死不降。 庞德也可以说是一名豪气冲天的猛将了,本应是惺惺相惜的关羽即使无法劝诫庞德归降,也应该选择关押,但是性格因素让关羽一下斩杀庞德。关羽这样一杀,一来把自己显得有些小气,二来,在之前的大战中关羽是不敌庞德的,现在关羽斩杀了庞德,不由会让人觉得关羽此举是为报复。第三,据《三国志》引《蜀记》中记载,关羽斩杀庞德之后,庞德的后人庞会在蜀汉投降之后杀了关羽家满门。 其实义薄云天、智勇双全、忠义仁勇的关羽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重情义有志气有理想,但就是这样的人,更应值得我们敬仰与爱戴啊。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演义》《三国志》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