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考研的室友,在偷偷学习如何杀人

 霸王龙印 2018-04-19

电影《天气预报员》里有一句台词: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人活着,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压力,而正是对不同压力的挑战,你才能获得成长。任何压力,都不能成为你伤害别人的理由。

可是最近,郑州考研大学生的王某,因为考研压力过大,无心学习,萌生了杀人求刺激的怪诞想法。

于是,他在观看和犯罪有关的图书和影视剧后,手持铁锤,将无辜者砸伤……

河南省巩义市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4年。

LAW霸一直认为,能做出这种极端行为的人,往往是有极端性格的人。

深挖这种性格的成因是心理学上的事,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LAW霸只想说,这类冷血的大学生学的都是狗屁。

 

上过大学的人,一定很清楚大学宿舍是个怎样的存在。

在宿舍里,各种奇葩的生活细节被无限放大,融合着年轻且放荡不羁的荷尔蒙,把整层楼变成一张无处逃遁的大网。

在那样的处境里,有的人自得其乐无所畏惧,有的人百般厌恶却无处可逃,记忆中的宿舍楼道里,甚至还带了点尿骚味。

LAW霸见过凌晨三点在浴室穿衣服洗澡的小妖娘,浴室没灯,差点没把我吓死;也听过隔壁音表系的选手终日饮酒作乐,半夜用低音炮放着嗨歌,嗨得兴起时,还会跟着大叫。

偶尔落个清净,楼上很默契地传来阵阵麻将声,LAW霸捂被难眠,在来回踱步中也曾不止一次想杀人。

然而LAW霸最终没有杀人。

我并不想把没杀人说得多么伟大,只是因为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是正常人,正常人不敢伤人性命,对生命保有起码的敬畏和基本的善良,而这份善良,正是可以用来区别人与兽。


2004年已经过去很久,然而那年发生的马加爵案至今仍被反复提及。

当年的舆论把马加爵塑造成一个悲壮式的人物,媒体推波助澜将这起骇人听闻的残酷虐杀案,构造成了校园霸凌的总爆发。

因为一场牌局上的奚落,马加爵觉得自尊受伤,于是购买凶器,制定了杀人计划,用石锤残酷虐杀4名同窗之后,按计划逃离。

整个过程中,马加爵保持高度镇定,杀死4名同窗如同杀死4只小鸡,冷血到这种程度,让LAW霸现在回想,也觉得背脊发凉。

但到现在为止,仍有人同情马加爵,这让LAW霸觉得很寒心。

这个社会,少有人能强大到可以如韩信一般受胯下之辱,但仅因被言语奚落、伤了自尊,便产生杀人的念头并付诸行动,也未免太睚眦必报了。

这4名被害者都是大学里随处可见的学生,热情未歇甚至不懂何为真正的恩仇,在生命尚未明晰之际,却被马加爵几锤带走。

这些悲剧就是一句伤了自尊能够解释得了的吗?

谁能真的欺负得了身体强壮、行为举止怪异且性格孤僻的马加爵?

其中两位同窗平日对马加爵还算不错,可以说很照顾他的自尊了,再换一百次室友,他照样还是会受到排挤。

一味强调自己怎么不易、别人怎么使坏,也从来不反思自身问题,这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马加爵便是如此。

但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他,说到动机却只谈被伤了自尊。

LAW霸看来,这所谓的自尊只是他用来掩饰自身冷血残忍的借口而已。

压力过大自尊受伤你就能提刀杀人?明明是自己性格扭曲,最后还企图把自己放在弱者位置上博取同情,天理何在?


 

马加爵事件也已经过去十多年,这十多年里,繁华穿街而过,几阵骚动之后,他如同已经落定的尘埃,本应安安静静等待历史翻页,然而时光的列车呼啸向前,他总是被车轮不自觉地带起,在时间的隧道里来回飘荡。

大学生杀人事件越来越多,几乎每一次都会提及马加爵。

他如恶魔一般盘旋在4个无辜家庭的头顶,某些媒体却以同情的眼光进行所谓的深度剖析,这可能是中国媒体史上最令人作呕的一次营销。

而在大学生持锤杀人这一案中,王某为了找寻刺激决定杀人,为此观看了影视剧和书籍,并在脑海中不断重复杀人场面,直至最终落网。

他给出的杀人原因也是——考研压力过大。

LAW霸认为,王某与马加爵的作案历程很相似,把压力大当成一切非正常行径的最终借口,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冷酷的内心。

每个人都会有难处,也会经受挫折,如果每个人都提起钢刀肆意杀人,个别媒体是不是还能以同情的视角告诉所有人:这只是社会问题,与个人无关?

回想起王某这个事件,LAW霸认为并不是大学生罪犯多了,而是有一小部分罪犯上了大学,他们也会后悔,当然,是在砍了你那一刀之后。

远离垃圾人,学会正常地排压、减压,是每个年轻人应当具备的处世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