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真题北京卷)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回答下题。 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A.西二区 B.西十区 C.东十区 D.东二区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计算。 读图可知,横坐标是北京时间,纵坐标为机动车流量百分比。由图可知甲城的工作时间是北京时间3时到11时,而当地工作时间是地方时9时到17时。由此看出两地时间相差6小时,且甲地在北京的东部,北京为东八区,向东数4个小时,到东西十二区,再往东数2小时就到西十区,B正确。 【图解】 【知识拓展】 1、地方时的确定与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 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 (1)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2)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零时,如NB。 (3)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4)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经线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算出所求时间。 2.区时的计算 (1)确定时区:若题目中只有某地点经度,必须先判断出该经度所处的时区。方法是:已知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即余数等于或小于7.5时取整数,余数大于7.5°时,商加1即为时区数。 (2)求时区差:若两地同时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3)求区时:根据东早西迟的原则,采用知西求东加时区差,知东求西减时区差。 (4)注意问题: ①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 ②因一天为24小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原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时间;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减去所得数的绝对值,原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时间。 3.日期的变更 由于地球的自转,一般情况下,地球上总是存在两个日期,因此也就存在两条日期界线,一条为国际日界线(是人为规定的,大致沿180°经线),一条为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 (2)极地投影图 (3)两种日界线的区别 【方法技巧】 1.一般情况下,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天的区域;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天的区域。 2.特殊情况下,当太阳直射0°经线,全球处于同一天;太阳直射180°经线,全球分为两天,且各占一半;当0时经线在东经区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旧的一天占一大半;当0时经线在西经区时,新的一天占一大半,旧的一天占一小半。 3.180°经线上的地方时(X),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例如180°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则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就是12小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X/2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1-X/24。 4.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这样我们确定新的一天的范围时,只要我们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条件,计算出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其余的范围就是旧的一天。 5.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计算;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化。 可爱的你,长按识别后即可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