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主题: (1)以“清明”为主题,作律诗、绝句或词一首。 (2)从诗句“但问尘埃能去否,濯缨何必向沧浪”中任选一字为韵,作律诗、绝句、词或古体诗一首。
作品展示: 一、 邓成跃 中秋夜 月上树梢秋色晚,漫天白露洗尘埃。 清风酿酒催人醉,三径花香入梦来。
7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诗有隐逸之感,“漫天白露”、“三经花香”是妙用。其他写景词语再修饰一下则更好,如树梢、秋色、清风等,略显单薄。
二、 夜雨拂尘 定风波 琴奏清萧雨打尘。清明酌酒至三旬。曲渐朦胧人渐醉。谁会。茶阑水冷客思人。 夜筑荒坟霜泣露。曾去。重游故地梦惊魂。客座听琴声暂没。谁察。雨声如客扣心门。
8.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用了三个“客”字,略显重复。通篇叙事的写法,琴奏、琴消、琴没为主线,夹杂醉梦回忆,用意新颖。
三、 天苍正色 遥祭 一去芳颜杳不寻,蓬蒿黄土掩丹心。 青松流碧争春色,杜宇鸣烟隔好音。 梦里躬耕时俯仰,小楼伏案久沉吟。 明朝携剑随君去,不必身衰逝竹林。
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音”和“吟”有连韵之嫌。 ②内容:主题明确,行文流畅。颈联不确定是描写已逝之人还是作者本人,若是写本人则略隔,此处建议用典或可更好。尾联“携剑”有些突兀。另外,须再斟酌全诗的节奏,全诗除了“随君/去”意外,其余句子都是末尾二字为一顿的节奏,建议至少中间量联有节奏变换。
四、天苍正色 点绛唇 树乱清辉,草衰云淡伤心路。 水迢迢去,何日泊君处。 恨远山迎,不会人言语。 寒烟渡,晓相思苦,只盼君来驻。
7分 ①格律:格律基本无误,“泊”字是入声字。 ②内容:“草衰云淡伤心路”一句,“淡”字若当形容词用,则三处景象重复堆砌,“淡”字若当动词用,则前面的“衰”字无法解释,此处或可再斟酌。末尾上声的“苦”接上声的“只”,音律不够顺畅,通常接一个去声字更好。
五、木公子 喝火令 夜尽天光现,寒风入骨凉 起辰摇影弄微蔷 燕雀早行成对,何夜起思量? 浅忆时无迹,经年梦未央。 莫名惆怅念南江 道是花红,道是柳轻扬 道是暮春回暖,方可醉添香
7.5分 ①格律:“燕、方”字处的平仄有误。“微蔷”是明显的凑韵,恐不妥。 ②内容:上片结尾处“何夜”的用法或可斟酌,前文说“夜尽”,此处有用夜来发问略显矛盾。下片较好,尾句“醉添香”用两个动词去修饰香字,略失主次。
六、马文轩 菩萨蛮 清明忆亡友 (新韵) 夜凉孤望长安月,月安长望孤凉夜。春到痛亡人,人亡痛到春。 我思谁成墨,墨成谁思我。门启暮寒深,深寒暮启门。
7.5分 ①格律:下片的两个“成”字处当用仄声字。 ②内容:首先肯定回文联写法的新颖,足见作者功力。然而将四句回文联全部填入词中,难免显得逻辑不通顺。既然“春到痛亡人”就说明春之前并未痛,又何来“人亡痛到春”呢。前面已经点明忆亡友,当然是亡友成墨,又何来“谁成墨”的提问。“门启暮寒深”说明门已经开了,而“深寒暮启门”又开了一次门。形式很美,和现实贴合则更好。
七、马文轩 临江仙(新韵) 小巷泠泠飞羽,枝头脉脉红樱。依稀春意渐分明。星空蓝琥珀,凉月碎冰晶。 纸伞徘徊微雨,清风留恋长亭。胭脂坡上步忽停。不期而遇你,招手笑轻轻。
7分 ①格律:“星、不”二字处平仄有误。 ②内容:“蓝琥珀”喻星空说明是夜晚的晴天,和后面“微雨”似乎不在同一画面。“碎冰晶”不解释修饰何物,不如前面一首的“皎月张弓”来得传神。下片描写很生动。
八、苏垣铭 七律·校园春游 飘絮舞风花竞芳,流莺啼柳燕回梁。 蝶辞晓梦酣眠觉,自出重门沐暖阳。 信步漫穿三径翠,闲吟偶折一枝香。 乐游美景园行遍,闷思愁怀且暂忘。
8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全诗通顺,起承转合恰到好处,用词用典恰当优美。尾联的“闷思”与“愁怀”略显重复。
九、郭喆晨 点绛唇·白玉兰 玉润冰肌,幽姿雅媚摇纤手。 缟衣青袖,试把新妆就。 芳馥缠萦,竟却无人嗅。 卿知否,榭前窗后,一点泠香透。
8.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角度新颖,用词优美。“竟却无人嗅”有违玉兰的高洁气质,改为“无意人来嗅”可否?
十、潇湘魂梦 西江月·元宵 火树迷途辉耀,银花乱眼彷徨。 游人如织市熙攘,疑是唐年厦广。 灿烂三千街巷,流光十里长墙。 团圆醉月共辰良,玉笛清笙欢唱。
7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前面的火树银花已经写尽元宵的景色,后面的“三千街巷”和“十里长墙”便显得较若,尤其是下片开始两句,用一些议论或抒情或许更好。
十一、潇湘魂梦 七律·迎新春 符换桃新碟具烹,声声喧鼔伴锣鸣。 长街龙舞灯花满,小院梅飞腊蚁清。 万户团圆祝祥瑞,九州歌舞庆升平。 最期春暖芳菲绕,燕语雕梁柳跳莺。
8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词语流畅,用典贴合。颔联的上联较重、下联较轻。颈联“祝祥瑞=庆升平”略有合掌之嫌。
十二、潇湘魂梦 定风波·秋夜无眠 柳钓冰轮夜未央,风携桂气入帘香。 疏影轻摇双鹊醉,花坠,舒衣舞袂度回廊。 水透清寒鱼隐睡,难寄,锦书封了自怀伤。 红烛伶仃不尽泪,无寐,孤衾怎耐晚秋凉?
7分 ①格律: “红烛伶仃不尽泪”一句中的“不”字当时平声。 ②内容:晚秋景色,一般不描写柳。“双鹊醉”和后面的“孤衾”反衬是妙处。然而已经写到人,又再写“水透清寒鱼隐睡”似乎多余。
十三、潇湘魂梦 七律·游雁塔有感 释书微倦闲游处,怀古慈恩自品评。 佛界焚修皆善信,人间登第尽豪英。 寺中清净藏经卷,塔下喧嚣刻禄名。 治世明心从一体,交通内外永安宁。
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首联的起笔略有随意,“释书微倦”和全诗并无联系,可以不用入诗免生多余联想。颔联、颈联皆是上下联各表一枝,写法新颖,且“清净=喧嚣”有道双声叠韵的对仗。尾联的“治世明心”试图将前面分开的表达同一起来,再用“交通内外”来进一步升华,可见用心。
十四、望京布衣 七律·清明 长安伴我三寒食,每见春来楚客悲。 驿路轻烟凝柳色,关津细雨湿江离。 曾经棠棣芳华质,也笑青山妩媚姿。 无奈黄昏人去后,繁花摇落恋空枝。
8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姿”有哑韵之嫌,“姿、枝”有连韵之嫌。 ②内容:语言通顺,用典自然。包含的情感较为复杂,思乡、念旧、孤单等等,不够明确。
十五、李兆仁 五排律·近清明 忆年时尚在吾乡,今逢清明,而游学千里外。父母来信,问还乡否?一时语塞,不敢言。故作诗,以言此情此景。 忆得年时景,腊梅檐下香。 岁寒春意早,绿竹出红墙。 坐向清明晚,微风楼上凉。 夜深飞鸟隐,晓梦拂垂杨。 何事魂千里?无端泪几行。 文章尽寥落,寂寞也寻常。 北去一回首,南望两断肠。 只因怜作客,不敢说还乡? 岂忘游子恨?可堪芳草长。 离离复终日,谁共醉韶光? 注:一至四联为隔阙扇对
7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常、肠、长”连韵字较多,还须注意一些。 ②内容:扇面对的用法很巧妙,且有很多问答对,更能表达作者纠结的感情。前两联写在家的景象,描写春意早、绿竹和后文关联较少,不如写一两笔家人,和后面呼应。有些字或还须提炼,如“魂、寂寞、断肠、怜、恨”等,语气辗转而不悲怆最好。
十六、烟雨清明 长安秋日闲情 灞上秋风起,苍苍露结霜。 群鸿时见影,孤菊暗传香。 丹叶胭脂色,青湖翡翠光。 悠悠来细雨,携伞不须张。
8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首联、颔联写景十分生动,颈联处不宜再多写景色,多写感情、转折在其中则更好。
十七、徐宁 笑奴娇 砌玉雕栏画锦楼,珠帘倩影步摇羞。 宵宵醉酒迷烟柳,夜夜欢歌共客酬。 更漏霜寒空悸梦,弦催瓦冷泪盈眸。 丹浓未掩朱颜瘦,湿袖何堪故里愁。
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酬、愁”有连韵之嫌。 ②内容:题目点出“笑”,全诗却无讥讽劝诫之意,反而表达了忧愁之感,可考虑题目略作修改。“烟柳”的季节和颈联的“霜寒、瓦冷”略有出入。整首诗起承转合拿捏恰当,可见功力。
十八、夏春秋 吟秦娥 涣新绦,鳞光浮雪思遥迢。思遥迢,清明风胜,不在邻箫。 寺隅闲客停烟桥,寻情低看桃花漂。桃花漂,晨稀何夕,几待春潮。
8.2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行文流畅,用词优美。
十九、叶兆辉 清明界市谒入蜀祖墓 商海喧嚣藏此身,驾车胜日又扬尘。 遗碑刀刻姓名旧,荒冢花繁岁月新。 初识心安堪泛宅,绝知梦稳似逃秦。 燕归重过乌衣巷,宿草苍茫野水粼。
6.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首联起得平淡,与后文无联系。颔联的景色描写十分到位。颈联是诗眼,但缺少主语。尾联用典过于直接,略作化用更有味道。
二十、邱树中 扫墓后作 二月邙山灌木丰,芟除宿草祭阿公。 归来频道且珍重,过半荒坟荆棘中。
7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诗意直白,缺少不尽之意。且仅有28个字却描写了两个画面:祭扫、归别,缺少重点。
二十一、李勇强 清明 坠絮挟春去,萍添过客悲。 迎风花渐落,余日鸟声微。 梦既千山远,魂堪万里归。 何当同晚月?对坐理晨炊。
8.5分 ①格律:未注明新韵,则韵脚不在同一韵部。作新韵看则无误。 ②内容:语言流畅,意味深远。“坠絮”和“落花”略重复。“余日”或可略作修改,以免和后面的“晚月对坐”产生时间矛盾。
二十二、赵翌辰 初雪有怀 逢长安初雪,而吾友远在楚地,胜景如斯,难与共之,更忆其深矣,遂为此篇。 昔时为别共沾巾,千里湖山隔楚秦。 离绪难疏惆怅久,相思怎诉信鸿频。 纷纷细雪吹乡梦,脉脉多情似故人。 岁去归期犹未拟,年来又负一城春。
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全诗有两个主题:思故友和思家乡,若能专注一个点上用力则更好。前两联感情较饱满,颈联较弱,写景句放在前面或更好些。
二十三、张砚月 清明 昨日春光弦上凝,东墙花落柳青青。 巫山一梦朝云起,湘水无波澧浦宁。 伊阙盘桓伤造化,蓬莱飘渺忆曾经。 红尘两隔音书绝,苦雨凄风夜夜听。
8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孤雁出群格甚好。“听”字此用严格说是去声,但无妨。 ②内容:文字流畅,用典巧妙。只是每句皆以名词短语开头(昨日、东墙、巫山、湘水、伊阙、蓬莱、红尘、苦雨),略显重复,句式和节奏多写变换更好。
二十四、高乾鹏 临江仙 万里关山辞故地,邯郸客子西行。 岁寒霜重远云轻。 梧桐明月隐,缥缈断鸿鸣。 灯下家书方读罢,已然泪眼盈盈。 和衣强卧耐三更。 窗前秋雨急,缭乱冷风声。
7分 ①格律:格律基本正确,“梧、泪”两字处平仄有误。 ②内容:上下片虽然情感统一,但描写了两个场景:一个西行路上,一个灯下窗前。作为小令画面统一更好一些。“和衣强卧耐三更”一句须再提炼,末句描写雨急风冷略单薄,若能比兴则更有意味。
二十五、高乾鹏
长安雪日作 积雪披灯影,氤氲玉瑾光。 吟诗梅下驻,忽落一枝香。
7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画面感较好。“影”和“光”的意象略重复。“氤氲玉瑾”四个字反复同声叠韵,读起来拗口不明亮。
二十六、高乾鹏 七夕病中作 离乡日短不知伤, 雨打秋桐夜转凉。 客子病深方欲睡, 忽来家信劝添裳。
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伤”字略白,“裳”字不妥,古指下衣。全诗结构很好,可考虑换其他韵部,如“微、侵”等更能表达萧索离愁之感。
二十七、诗心自用 长安春 予居长安半载有余,逢此春,感其变化无常。 欲引香泥往事埋,东风过处惹尘埃。 三春不尽花飞尽,四季初回客迟回。 心事迷云惘遮月,泪痕湿梦悄生苔。 忽闻帘外萧萧叶,道是清明夜雨来。
8.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构思精巧,语言优美。
二十八、诗心自用 清明游兴庆宫 雨过长安睡意浓,佳期未拟入仙宫。 贪游碧水湖堤上,懒倚春光蝶梦中。 黄发弦歌斜午日,儿童逐戏试东风。 杨花拂面人初醒,徒羡高亭自在翁。
7.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全诗注重表达似睡还醒的状态,“雨过”不若写“雨后”,“黄发”和“儿童”略重复。
二十九、诗心自用 西江月 几日长安灯染,人间似梦彷徨。 马龙车水客熙攘,月下谁堪自广? 欲问凤箫何处,暂忘眼底寒墙。 歌阑远望尽辰良,旧曲谁来续唱?
8.2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语言优美,“寒墙”的出现前面没有铺垫,“歌阑”和“旧曲”略有重复。
三十、诗心自用 闲感 鸟去寒天月,风归梧叶尘。 夜深城不寂,楼上一闲人。
7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前两句较好,但缺少和“闲”这个主题的联系,“城不寂”略跑题。
三十一、李兆仁 咏冬花 岁晚寒芳草,花开待夕阳。 霜风悲落木,漫卷入愁肠。 玉叶怜行客,飘摇出暗香。 分明起萧瑟,何必弄凄凉? 对语一言尽,相看千泪藏。 此心长寂寂,终日且惶惶。 幸得林中见,余生更不忘。
7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花待夕阳”的意象较奇怪,“萧瑟”与“凄凉”对仗略重复。以花言志,“余生更不忘”的结尾略平淡。
三十二、李兆仁 烛影摇红 独对霜秋,怅惘时,酒未干、乌啼乱。 西风空送雁飞还,鸣断梧桐晚。 惊觉流年辗转。古来悲、天涯路远。 泪凝芳草,树隐残岚,丁香零散。
7.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写得挺好。
三十三、苏垣铭 落樱 朝立枝头暮落尘,飘零幸有惜花人。 盛衰常理何须怨?冷暖世情难得真。
7分 ①格律:平仄无误。 ②内容:议论处颇蹩脚,不如接着惜花人写较好。
三十四、苏垣铭 喝火令·他乡清明 苑静红香散,园空雀语停。 点苔幽径露泠泠。 侵晓避檐双剪,萧瑟雨霖铃。 玉漏穿纱帐,银灯冷画屏。 远乡亲讯记叮咛。 独倚清明,独倚夜疏星。 独倚客楼孤月,寂寞影伶仃。 注: 玉漏:今已无,用以比喻钟表嘀嗒声。 纱帐:床上的蚊帐。
7.5分 ①格律:平仄无误。 ②内容:上片写景较好,下片开始“玉漏穿纱帐,银灯冷画屏”与主题呼应较弱,显得拼凑。
三十五、烧笔斋 賀新郎 寒食自壽,驚聞元都飛雪,加之長安夜雨,心有戚戚。 長鋏當歸去。嘆神州、天傾西北,落星如雨。底事抽來崑崙雪,一照諸公前路?獨不見、人間塵霧。陵谷山原皆在野,笑阮生哭盡窮途苦。提照膽,指天語。 寒食雨過悲如注。 又清明、一池春草,幾宵風露。 剪盡燈花翻此夜,來問浮沈誰主?山海異、風景如故。夢覺耳馳風雷語,況風聲雷語皆如怒。枕舊憶,聽今古。
7.25分 ①格律:“食、剪、此、山、景”字的平仄有误。 ②内容:用典较多,但须注意和主题的契合以及用典的准确。首句即说“当归去”,可后面却写出郁郁不得志之意。
三十六、高乾鹏 定风波 清明 万里清霄或有云,夜经小雨路无尘。 烟外双双来觅暖,飞燕,声声啼得柳条新。 漫眼长安心一怅,遥望,远山犹似故乡春。 问我清明归去否,眉皱,却言此地景怡人。
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清霄”和“小雨”略矛盾。通篇流畅,感情真挚。
三十七、高乾鹏 临江仙 华山 难望人间花草,诸仙或感凄凉。 故将华岳置天旁。 星辰摇动后,峰上结樱棠。 终是缘由神作,半分不似寻常。 崚嶒怪石迸寒浆。 当年刀劈处,寸寸削阴阳。
6.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角度新颖,“终是缘由神作,半分不似寻常”一句多余,和前面的诸仙句重复。
三十八、烟雨清明 小雪戏笔 入冬尚未来冰粟,杨柳梧桐叶已霜。 湖奏三声焦尾乐,天开一道赤霄光。 岁寒犹有棉裘暖,风劲还携月季香。 行道闲吟惊翠鸟,飘飘银杏落衣裳。
6.75分 ①格律:格律无误。 ②内容:所写的景色明显是深秋景象,虽然长安入冬较晚,但须点出地名,才能让读者明白。“湖奏三声焦尾乐,天开一道赤霄光”较为造作。
|
|
来自: WENxinHANmo > 《诗词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