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三字经》第29讲下

 感通天下 2018-04-20

你看老师刚开始写书的时候,基本上是写2到3本啊,才有一本出版社版要。

  刚开始是出版社挑老师的书。刚开始我最初写的三、五本,那根本没人要。我就琢磨了是什么原因呢?

  然后就拼命的干一件事情,看畅销书,一天看一本畅销书,看他们的笔法,然后只要是到市场上,只要有卖畅销书,最近出来的最好的统统买回。

  结果呢,一写出版社要了,接下来呢,不是一件要了,是两件三件要了,最后是我来挑出版社。哈哈~

  所以说你有坚韧不拔之志呢,你挑人,你没坚韧不拔之志人家挑你。

  所以说这个坚固志向很重要,不要说别人挑不了你,你就说,哎呀,我怀才不遇。这种话不要说,丧气话。要说我的坚固心还不够,说白了就是我失败的还不够。

  自古以来人成功的经验,有两个:一个反复的败中去吸取教训。一种就直接从成功人士身上学到经验。

   所以我们学医两条路,告诉你们,千条路万条路就两条路:一条呢,你去看别人失败的案例。

  上次我治疗一个胃病,那个患者已经用四物四君子,治的那个不反酸了,胃也舒服了,结果他一吃凉茶跟茶水,一不小心喝多了,那胃又胀又反酸水。

  又用这个药下去又好了,所以老师从败中要吸取经验,他为什么会胃病反复?因为他没忌嘴。

  生冷,凉茶瓜果,你的胃呀,不太好的时候要严禁。所以这是从教训中吸取智慧,从失败中学习到知识。

  第二种了,从成功里头学到经验。所以有些失败的教训,成功了呢,成功的经验。

  所以老师接下来给你们讲古籍的时候,成功的经验都在古书上。以前人出书,我跟你讲,他们根本不是为了钱。

  当时出书也没有什么所谓稿酬,他完全是要把书写好,让自己的子孙呢,拿到了能受益,让自己的弟子学习了能提高。

  所以不是真家伙,不会再古书上。以前人写书很神圣,出版业没这么丰富的时候,他们写一本书呢,都是千锤百炼。

  所以为什么说读古书者智?读这些古籍的,喜欢的,你的智慧你现在不知道,像孩子们早上坚持读经,十分钟都行,只要不断。

  你久了以后呢,十年以内,你必定出口成章。我告诉你,出口成章的人到社会上到哪里人都喜欢。所以这个第二条志要坚。

  第三条呢。念要专。这个时代之所以缺乏专家,鲁迅先生说,为什么呢,因为缺乏长时间一辈子专注一件事的人。

  所以老师看你是不是人才啊,不看你才高八斗,看你有没有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

  三年专注做一件事小专家,所以昨天老师一出行教你们揉血海,拨哪里的筋?委中筋一拨腰痛立马减轻,血海一揉膝盖就缓解。

  所以膝盖痛的阿姨呢,痛得走路都挪的,一揉过来,哎!她说从来没有过的轻松,为什么?

  揉血海,血能养什么。养筋。膝盖乃筋之腑。膝盖是全身筋啊,穿来透去最复杂密集的地方。

  所以凡膝盖病,都要养血,养筋。

  上次有一个膝盖痛的,呱呱作响的患者间,他说他的膝盖啊,一动就滴滴答答响。

  我说这是没油了。像机器,你看不上润滑油呢,用久了呢,吼噹吼噹他它就响了,那个自行车也行,你不点油了,不保修了,咔嚓咔嚓它就会响。

  结果呢,油一点上去呢,没有声音,很润滑。所以点机油养筋汤。一剂下去,筋就变得放松,三剂五剂精痛消除。

  十剂八剂呢,这个膝盖疼痛全麻之症去除,吃完以后她的膝盖就没有那么吼噹吼噹响。

  所以我想,包括脖子都响啊,肩的响,膝盖跟腰方面那个响啊,松动了,你一旦用养筋汤,脖子的加葛根。背的加姜黄,肩的加威灵仙、鸡血藤。

  膝盖的加牛膝、薏仁,腰的加杜仲。所以你各个地方松动了,它就可以点关节油。

  所以老师跟你们讲,你想学治老年病,你要学会治风湿,跟这个关节痹痛,只要学会治这个呢,你们到时候到乡里去义诊啊,那就吃香了。

  就一个养筋汤,把他们的筋养得柔顺柔顺的,把他们痛症减轻了。这个念专很重要。

  所以老师接下来要培养大家,先培养专家。专一一场。像明灯按耳穴。洪涛按脚,这个赵斌他能够做肩颈背。

  这里一做开来,松动开来郁闷都随之而去。你看一个传承的传字,他怎么写?专人啊。

  你想要传承师傅的经验要做专人,专注做一件事的人。

  所以老师不管什么时候,我有一样东西,绝对不会放。那就是写作。

  当时人家问李嘉诚,你经营商业这么成功,有秘诀吗?

  李嘉诚他说,他虽然涉及很多行业呢,但是有一件,他说秘密就是不管天塌下来了。有一件事情,有一个生意,你必须是稳赚的。

  所以老师也是啊,不管怎么变化,有一个习惯,你必定是天天长智慧的,那就是写作或者读书这个不变的,只要人活一口气,这个不能变。

  所以这个就是专。这个念专。你去看一个人念头比较专纯的,他的额头比较亮,念头不专的,额头比较暗。

  说白了就是跟手机一样啊,功能如果太多了,电一下就完了。功能专一点,精一点,它就亮的比较久。

  第四呢,两个字,气沉。

  什么是气沉?你在这里一坐能否坐三个小时不动?心不燥,气不焦,沉不住气,成不了大器。

  所以当时我一到老师那里学医的时候,就要拿出石上坐三年的勇气。坐久了,有许多微妙的变化,你才能提体察。

  气沉了,书中的各种妙处啊,你就能够发现。

  所以老师最喜欢把这句话拿来跟学生讲,作为一生的座右铭,真人之心若珠沉在水渊啊,常人之若瓢浮在水面。

  常人的心呢,他为什么成为俗人、庸人,因为他的心像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波动的。

  而真人的心,定在那里,所以定心值千金啊。燥心呢,不如草。燥心没有价值。

  所以风雨无阻啊,贫富不移啊,像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在你沉下心性来自动就浮现。

  以前人他都有十年寒窗不出门的精神!谁要过龙门都要经历过这一关,没有什么将门虎子的,十年寒窗这是必须的。

  你想成大才,就得用大时间。你要成为小才用小时间,你不用时间就不能成才。

  好,我们接着来看这个小儿。

  小儿病,多伤寒。小孩子的毛病好多是伤寒论。

  伤寒一个外伤寒,风寒邪气从外面入,一冻到就鼻塞流清鼻涕了。好!解表。荆芥、防风、苏叶,一泡茶出一点汗,这鼻涕就好了。

  哎,还有内伤寒。吃了凉饮、瓜果一下就跑厕所肚子痛。

  这时用点这个整肠丸啊,或者藿香正气丸,暖中的让伤寒减轻。

  稚阳体,邪易干。就说很稚嫩啊,很小。阳气不够充实的时候,很容易受邪侵犯。

  你们知不知道有个养生词语叫:春捂秋什么?为什么要春捂秋动?春捂就是春天里的嫩阳就要出来了,这时要保护好。

  保护好了它,它足够温暖它的阳呢,会飙升的很厉害。叫春捂。

  秋为什么要冻?秋天呢,人的气是下沉丹田的。这时它往下走,你一冻了,它会加强你封藏的能力。

  所以秋天呢,不用穿的太暖。适当冻一点的,身体的精气神会收得更好。

  所以浮躁的人,适当动一动身体会好。

  所以很奇怪,以前的农村它有一个现象鸡鸭发瘟了,丢到露天去让它冻两夜就好了。

  冻一冻它就好了。所以有的时候冻也是一门智慧。

  凡发热,太阳观。凡是身体发热,恶寒发热,它要把邪赶出去。

  所以太阳病篇,发热有汗,张仲景用桂枝汤,补足你能量的一汗而解,叫解肌。

  热未已,变多端。有些热老好不了,变化多端呢,这个有人小孩子啊,感冒以后啊,都抽筋了。

  颈项强急呢,桂枝姜加葛根汤。

  太阳外,仔细看。遵法治,危而安。

  这个还有很多复杂的病变,要仔细去看。你用那个好的方法去治理了,就可以转危为安。

  所以孩子的保养呢,还是这三个字软、暖、缓。孩子的筋骨啊,有没有柔软?

  你看凡是人筋骨僵硬的时候,他就要出病了。所以老师讲很喜欢这句话,叫心柔万邪息,念刚百病起。

  如果你的念头啊,你最近在琢磨,有念头很刚燥的时候,你的肌肉是硬邦邦的。所以一生气那脸上肌肉是横的。

  放松它是竖的,是顺的。为什么说一怒就是横切你的筋脉。叫肝木横犯什么?脾土啊,横切筋脉。

  所以推拿按摩呢,你只要能做到这个效果。

  为什么有好多感受风寒,肚子痛,咳嗽的孩子啊,你一去给细心的推拿师,给他捏脊。

  背上从头捏到脚,然后呢,上上下下左捏右捏捏到筋骨柔软,气血流通,病好了,没吃药就好了。

  你们给我将来会细心的,老师要教你们捏脊。《李德修小儿推拿》这本书超级棒!

  他在北方那边那徒众满天下。孩子的奇难杂症有一半以上可以用外治法《推拿捏脊》帮他搞定。

  所以门庭若市啊,就开个诊所,放张床一双手就行了,什么都不用。光凭这个就可以撑起一个门派,小儿捏脊及安全又有效。

  而且效果之较高下,是你功夫之浅深。你功夫越深越能做到心细气和,你那效果越好!

  越能做到念专意沉。你的进步就越高。

  好!若吐泻,求太阴。就说又吐又泻的,必定是在太阴脾。藿香正气或者理中丸。

  上次有个小孩,他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又吐又拉,而且发烧,问怎么办呢?

  我说先把肠胃吐泻止一止。藿香正气加理中丸一起吃,吃完以后的吐泻止,肚子暖,就没事了。

  这个若吐甚,变风淫。慢脾说,即此寻。

  你看有孩子感冒以后就开始变得傻傻的,手会抽啊,慢脾风。

  为什么呢?感冒发烧吐泻以后呢,身体空虚的,再一吹到风身体就发抖。

  脾虚容易为风所动摇,这时用理中汤,把脾土培回来,身体的手脚就不抖。

  然后我们再看,阴阳证,二太擒。千古秘,理蕴生。即痘疹,此传心。谁同志,度金针。

  阴阳证,二太擒。就说不管是各类的疾患,小孩子不外乎就是太阴脾经,消化不好跟太阳膀胱经发汗不好。

  你能够保持天天消化好跟出汗好,就是饮食有节跟运动有偿,这两个做好了小孩没什么大问题。

  如果成人呢,成人还要加一个心情愉快。

  因为小孩子一般他不会有太多深度的情执。一旦十六、七岁以后,这个情执有了,所以养生显得更重要,这个病了显得更难治了。

  小孩的病,就说你只要把运动和饮食调好,很快就好。不要让他着风、伤风。

  千古秘密理蕴深。这么简单的就是千古的秘诀,那道理很深。

  即便是痘疹呢,都用这个作为传心的秘诀。

  谁同志,度金针。如此奥妙的医理,有哪位志同道合的人能够洞悉奥妙传与世人。

  所以老师希望你们不但获得金针术,而且还成为金针传人。

  因为任何行业到顶尖以后,他都是老师,你学医的,你最后要成为医师。

  所以有些人说医师医师啊,就是会治病的。不,不光要会治病,还要会教学治病。这个很重要。

  曾老师这里是两方面同时培养,一边教你如何治病,一边教你如何教学治病。

  这两把抓的时候,你将来不仅自己成就,还能带动一大批人成就。因为世间最光荣的莫过于老师。

  因为老师他可以复制出无数杰出的学生。

  所以以前古籍讲:师哉,师哉,桐子之,眼目也。

  老师,老师,他是什么呢?他是孩子的眼睛啊,触目不见道,运足焉知路。

  你用眼睛看不到这个道啊,你那脚会走啊,你怎么能走呢?像我们眼睛看不到尖山峰啊,我们脚怎么走啊,你再勤都没有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