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PS基础知识系列之六

 许永硕 2018-04-20

这是APS基础知识系列的第六篇文章,今天想澄清一下对APS的误解。

APS需要其他应用软件做基础吗?

最近因为写了一系列关于APS的文章,与人交流APS相对也多一些,很多人都认为APS需要在企业信息化完善之后才能开始。

从历史发展上看,大部分先进企业是在ERP之后实施的APS,我加入供应链管理软件公司的第一个职责也是做数据集成,从ERP抽取数据传输到APS系统,APS计算后,将计划、排产再回传到ERP或相关系统中。

国内企业对APS的需求,也是在实时了ERP、MES之后,将信息化重点放到APS上。

但是2017年,一位学长签了一家美国一家APS软件公司的代理,这家APS软件公司虽然没有进入中国,但一些在国外应用了软件的公司的中国分部在中国有应用这个软件,还有一种情况是,国外某公司使用了软件,为了保证供应商的交货及时率,要求其供应商使用,其中中国一家企业,在其客户的要求下使用了这个APS系统。

非常有趣的是,这个使用了APS系统的中国企业,信息化基础非常弱,甚至连财务软件都没有,所有的数据都是使用EXCEL。这个APS软件的运行,是将公司的信息通过EXCEL导入到APS系统中,将排产计划做好后,形成工单。而且据用户反馈,这个APS的应用效果非常好。

其实APS的使用,并不一定要有信息化做基础。APS是为企业经营层提供优化效率的排产的工具,是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价值的。企业特点不同,要求也不同,所以对APS要求也不同。

而APS在发展过程中,是由先进企业推动的,先进企业是在ERP实施之后,开始使用APS,让人以为没有ERP做基础,APS就无法实施,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APS曾经为领先的大型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大型企业企业内的组织复杂(全球的销售体系,全球的生产布局)、产品种类多、产品BOM复杂,所以大型企业的计划要求非常高。导致大部分企业都认为APS是高大上的软件产品。

事实上,只要有基础数据和运营数据,不需要ERP基础,也可以直接使用APS。

APS的逻辑是一致的,差异在时间阶段的粒度

前面介绍APS的PST的计算,只是介绍了算法,并没有介绍这个算法是用在APS哪个级别的产品上。APS的定义也还是有歧义的,有的代表Advance Planning and Scheduling,有的代表Advance Planning System。按照APICS理论,计划系统包括战略供应链计划、销售运作计划,主供应计划、库存计划、需求计划,供应商排程、生产排程、运输管理等等模块。



虽然计划不同,计划的时间粒度和计划区域不同,但计划的逻辑都是一样的。

比如销售和运作计划,核心是以前介绍逻辑,不过排产是月度为每一个周排计划(计划时间阶段颗粒度是周,有些企业是天)。

而对于排程而言,是需要每周(或每天)对每个小时(有些企业还会分的更细)。

排产与计划还有一个区别,排产基本不再变化,排产的驱动订单以实际订单为主;而计划是可以改变的,根据当前时间与计划时间的远近,可变的比例不同;计划以预测订单为驱动。

以下图为例,计划逻辑都是类似的,差异在阶段上,排程的阶段0,1,...代表的可能是小时(或者更小的时间段),而计划的阶段0,1,...可能代表的是月,可能代表的是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