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政二街 2018-04-2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 水天一苇 - 水天一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 水天一苇 - 水天一苇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

2、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初步了解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以及子路等四位学生的性格、思想。

二、学生自读,注意正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三、文言词语整理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  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3、唯求则非邦也与  与,通“欤”,语气词,

(二)、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鼓瑟希,铿尔:鼓,名作动,弹奏

3、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三)、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宾后置)

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介宾后置)

6、异乎三子者之撰(介宾后置)

7、浴乎沂,风乎舞雩(介宾后置)

8、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

9、为国以礼(介宾后置)

)、重点词语

1、居则曰  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

3、比及三年  比及,到

4、舍瑟而作  舍,放下;作,起

5、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6、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何伤,何妨

7、咏而归  咏,唱歌

8、吾与点也  与,赞成

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让,谦让

10、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亦,不过是,只不过

11、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表反问,难道

)、多义词

1、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用、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或者

3)如其礼乐

       至于

3、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纵横,方圆

2)且知方也  道,是非准则

4、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代词,你、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  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四、探究·讨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读《论语》这一章,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孔子真的赞同曾点的理想吗?

子路等四人的志向相同吗?从他们的问答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

1、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读《论语》这一章,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①平易近人,循循善诱。②尊重爱护学生。③教学认真、严格。④主张治国有为,谦恭有礼。

2、孔子真的赞同曾点的理想吗?

儒家主张入世,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治国之道,却四处碰壁,“超然世外,回归自然,追求逍遥闲适”是孔子无奈的喟叹而已。

3、子路等四人的志向相同吗?从他们的问答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

①子路(仲由):

志于强国,使民有勇知方。志向远大、自信坦诚,又失于鲁莽轻率。

②冉有(求):

侧重富民。谦虚诚恳、说话很有分寸。

③公西华(赤):

侧重礼乐。谦恭有理、娴于辞令、说话委婉。

——子路等三人皆有治国之志。

④曾皙(点):

超脱尘世、回归自然,追求逍遥闲适的人生。从容有礼、颇有才华,与世无争、追求闲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