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早在70多年前,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就这样赞叹过光对建筑设计和造型的重要作用。
▶ 任何参观过贝聿铭建筑作品的人,哪怕仅仅是欣赏拜读过他的作品图集,也许都会对贝聿铭在建筑中用光的设计意匠和娴熟技术叹为观止。确实,贝聿铭的一系列建筑设计在与光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下面,我们一同来领略大师用光线缔造的精品: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肯尼迪图书馆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

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是一套几何图形的组合:一个圆台形体,一个似长方形,似三角形的竖体,一个横长条体。


建筑主体上有一块大面积突出的黑色玻璃幕墙,镶嵌在全白建筑正面上,整座建筑造型独特简洁,反差分明。

香山饭店
外貌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中银大厦
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

建筑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这是“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
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日本美秀美术馆
这是一座带有典型中国风景的建筑。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以一个略带弧形,几乎与主体建筑等高的玻璃廊厅妥善地解决了同巴洛克建筑军械库之间距离上的冲突。这个玻璃廊厅使人们可以仰望天空。在地下层设有连接新老博物馆的通道。




苏州博物馆(新馆)
建筑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澳门科学馆
主体由一个倾斜的圆锥体、一个半球体和一个菱形的基座组成,这三部分的功能分别是展览厅、天文馆和会议中心。建筑物的外墙以银灰色的金属铝板饰面,辅以深色的花岗岩。从远处眺望,外形科学味甚浓,贯彻贝氏喜爱几何图案的建筑风格。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办公楼
使馆办公楼建筑设计和规划遵循中国传统建筑原理,并融入现代建筑风格。入口大堂的正南居中、室内外空间的次序条理以及庭园的巧妙运用从整体上达到了建筑与园林之间的和谐。



▶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点全部做到,简直可以耗费掉一个人所有的心血,但贝聿铭再三跟自己设计公司的人强调:“切不可沉湎于设计。”———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设计!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设计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