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江山携手 2018-09-08
   有人说他是狂徒,将一座晶莹剔透的金字塔,搬进了法国人的“圣地”卢浮宫;有人说他堪比外交家,顶着建筑师的名号在国家元首与上流社会游走;在当代建筑领域,他是华裔世界里最著名的设计师;在才华变成建筑品质的神秘工作里,精致、抒情和美丽使他的建筑充满着人性的光芒。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大师的成长足迹

       贝聿铭于1917年诞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行长,于1919年到香港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因此,贝聿铭在香港度过了童年,在圣保罗小学读书,1927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5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1944年退役,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5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事业之门开启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1948年。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而在与柴根道夫合作的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而随着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他设计的主力也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

起步美国

       60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是贝聿铭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美国大气层研究中心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政府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1979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波士顿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其实,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1978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已让贝聿铭声名雀跃。“东馆”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走进巴黎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罗浮宫门前的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改建,是贝聿铭一生中最难对付的一个项目。上世纪80年代初,法国政府广泛征求改建方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位博物馆馆长评选,结果有13位选择了贝聿铭的方案——核心就是在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入口,从地下通入宫内。金字塔体积小,包含面大,可以折射卢浮宫褐色的石头,表示对历史的尊敬,地下还设计了400座的视听室、书店、餐馆,还能通往时髦的地下购物城。然而艺术上自视甚高的法国各界民众却表示强烈反对,这使当时的贝聿铭面临着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总统密特朗的力挺,贝聿铭在举国上下的反对声中始终保持了从容不迫的自信。而历史也最终证明,贝聿铭以才华征服了高傲的法国人。如今,人们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同一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

错综的东方情结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日本美秀美术馆再现苏州林记忆

       身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贝聿铭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显示了晚年的贝幸铭对东方意境,特别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憧憬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充满东方韵味的美秀美术馆

      座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在内陆的第一个作品,也是探索中国建筑传统继承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他反对把中国古代建筑的某些构成部生硬的附加到现代建筑上,主张寻找恰当的途径来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而不是肤浅的因袭过去的形式。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贝聿铭内陆处女作:北京香山饭店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楼,高100米的大厦。这是当时全亚洲最高的建筑,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当时西方各大城市后现代主义大楼林立,中银大厦成了东方有所回应的建筑,也成为象征香港回归后的前景与“中国人雄心”的象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香港地标:中国银行大厦

大师的回归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贝聿铭的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

     于2006年建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的封山之作。这位名冠全球的智慧老人,用自己最丰富的情感和经验,把凝聚自已一生勇气和智慧的封笔之作留给了故乡。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建设历时3年,总建筑面积达2.65万平方米,建筑群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被贝聿铭赋予新的生命。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引入到室内
           贝聿铭:华裔建筑师第一人
       
以白墙为纸,以水为面,以石为山所形成的立体水墨画是苏州博物馆最大的特色

      苏州博物馆的美正如中国文人一般,收敛、含蓄、不张扬。一代大师,在晚年之后以建筑艺术的方式,完美拉近了他与故乡之间业己逝远了的时间距离。

      贝聿铭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设计生涯里始终有轨可寻,在中西文化中优雅摆渡,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建筑,他以一个又一个的经典之作在建筑殿堂中刻下了华人的名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