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又俗话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可偏偏有这么一个人, 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传承者。 他在国外,被视为“王”一般的存在, 美国、法国、日本, 对他更是众星捧月。 单枪匹马轰动世界, 而今天,是个沉痛的日子...... 他,就是贝聿铭 ![]() 明朝中叶, 贝家祖上行医成一代富商, 持续到清乾隆年间, 位居苏州四富。 清末, 贝氏家族出了诗人贝青乔, 藏书家贝墉,教育家贝季瑶, 画家贝聿昭,科学家贝聿渠, 经济学家贝世鸿、建筑师贝季眉...... 而贝聿铭叔祖贝润生是颜料大王, 祖父贝理泰是金融大亨, 父亲贝祖诒, 曾任民国中央银行总裁, 同时还是中国银行创始人, 他的母亲, 是清廷最后一任国子监祭酒的女儿。 贝氏, 可以说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 到近代更拥有上海近千幢房屋, 远东第一豪宅绿屋是他家的, 苏州名园狮子林也是他家的。 为什么这个家族能长久不衰? 源于贝氏几百年家训: 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 富而不骄,乐善好施, 诗书传家,重视教育。 建国后, 贝氏将狮子林无偿捐给了国家, 如今狮子林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狮子林 这样的家风,这样的名门, 孕育出了一位, 国外视为“王”一般的后人: 贝聿铭。 他自小在狮子林中居住长大, 什么富二代富三代都被他远远甩在身后, 他是妥妥的富N代, 更将只是显贵于苏州一带的家族, 带上了强大到显赫于全世界的高度。 1935年, 贝聿铭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攻读建筑, 后在麻省理工深造, 又取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学业有成, 贝聿铭迫不及待要回家效力, 但深陷战火之中,父亲看的很清楚, 战乱四起,儿子无法有所建树, 不如继续求学以图来日。 这一决定, 让贝聿铭避免了战火波及, 也在日后避免了十年运动。 整个贝氏家族, 唯一躲过浩劫的, 也就贝聿铭这支。 而几十年后,享誉全球的贝聿铭, 想尽办法第一次回到苏州老家, 见到衣衫褴褛的亲戚们。 他后来说:“我在他们面前, 没有一丝一毫的优越感, 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可以是我, 我可以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 一切都是历史的偶然。” ![]() 命运让他得以传承15代名门望族, 却是他凭自己实力, 开拓出一方宏图伟业。 贝聿铭的毕业作品, 是设计上海的博物馆, 出色的才能, 让他毕业就获得美国建筑协会颁奖, 并直接进入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工作。 1948年, 美国建筑界掀起轩然大波: 一位中国人被高薪聘请为建筑师。 业界一片哗然,因为在此之前, 美国建筑界从来不用中国建筑师, 而这个中国人,正是贝聿铭。 年仅30岁能打破这一惯例, 可见他优秀到有多“可怕”...... 在美国,他设计了早期的公寓楼, 奠定了公寓雏形, 这一设计一直沿用至今。 ![]() 1954年,时代的洪流, 家族传来的消息让贝聿铭难过, 他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既然不能回去为祖国效力, 那就在国外为中国人增添荣光! 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先后设计了: 丹佛市美国国家办公楼, 丹佛市希尔顿饭店。 ![]() 丹佛美国国家办公楼。 ![]() 丹佛市希尔顿饭店 接着, 他设计美国国家大气层研究中心, 在美国建筑界一战成名, 《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 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1975年,贝聿铭当选为, 美国艺术文学院终生院士。 ![]() 美国国家大气层研究中心 随后肯尼迪总统夫人, 邀请他设计了肯尼迪图书馆。 ![]() ![]() 肯尼迪图书馆 四年后图书馆建成, 其大胆新颖的设计和造型, 折服了美国人, 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美国建筑界宣布, 1979年是“贝聿铭年”, 授予他该年度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 成了他的铁粉: “贝聿铭的唯美世界, 无人可与之相比。” ![]() 第二年,法国总统要翻修卢浮宫, 15位全球知名博物馆馆长, 一致推荐的设计师是:贝聿铭。 一个华人要设计卢浮宫的消息, 在整个法国掀起了反对浪潮,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 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是法国的民族荣耀, 怎么可能让一个华人来主持设计翻修? 法国没人么?西方没人么? 尤其在贝聿铭的设计图提出, 用玻璃金字塔当做入口时, 反对声浪更是浩大: “卢浮宫放个金字塔,这太荒谬了!” “什么玻璃金字塔, 就是一颗寒碜的破钻石!” 《费加罗报》刊登的一则调查称, “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金字塔”。 后来在建筑沟通会上, 一名反对者直接人身攻击, 说“贝聿铭一个中国人, 却来我们法国搞什么设计, 设计的还十分损人, 这是哪来的精神病......” 深陷旋涡, 但接受采访贝聿铭说, 我和我的建筑就像竹子 一样, 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一弯腰。 足足争论了两年, 贝聿铭总算说服了大家: “我来自古老的中国, 一定会尊重法国的传统文化。” 而他被诋毁的有多厉害, 未来的赞誉就有多“香”。 ![]() 1988年,卢浮宫翻修完成, 如琉璃璀璨的金字塔, 成了嵌在卢浮宫前的夺目钻石, 无数人从不屑到游览的狂热, 一度让埃菲尔铁塔都逊色。 他们宁愿绕路从金字塔进入卢浮宫, 也不愿意走就近的两个入口。 这一建筑, 被称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法国授予他建筑学最高金奖。 ![]() ![]() 这个时候, 他在美国已是顶级建筑师, 声望裕隆,溢美无数, 他在法国等西方国家也备受赞誉, 日本还给他颁了个, 记念世界文化赏建筑终身成就奖。 可这些不是他最想要的, 曾经那个回不去的故国, 一直是他魂牵梦萦! 当年他在哈佛深造, 老师格罗皮乌斯, 带着骄傲和自负的情绪告诉他, 在不远的将来,其他国家, 都会追随那些欧洲和美国的建筑设计。 贝聿铭却沉默片刻,告诉老师, 自己不同意他的观点, 他的态度十分坚决: “我来自中国, 我不希望那些在美国和欧洲, 到处可见的建筑也出现在中国。” 将心血留在中国, 是他几十年不曾放弃的希冀。 终于在1979年, 北京请他设计香山饭店, 为了将中国传统古典, 和现代新颖设计相结合, 他跑遍了江苏一带寻找灵感, 他说, 北京香山饭店在他的设计生涯中, 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他下的功夫, 比国外其他设计高出10倍。 这座饭店建成后,盛誉无数, 东西方文明, 在贝聿铭的审美体系中融会贯通, 他因此被誉为: “拥有两个世界精华”的人。 而他为中国带来的, 不只是一个美丽的建筑, 更是一个全新的中西结合的, 建筑设计起点。 ![]() 北京香山饭店 1982年, 他又为中国银行在香港的落地, 设计了恢弘气派的中银大厦, 这座银光闪闪的摩天大楼, 如今是香港的地标建筑之一, 是香港回归之后的象征, 被誉为几何世界的绝唱。 ![]() 虽在海外多年, 但贝聿铭对中国古典建筑的自豪感, 却从未消减。 他一直认为,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当中国建筑的至美特色, 和现代西方建筑设计, 完美结合到一起, 才是极致的美丽。 他的这一梦想, 此后20多年里, 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 ![]() 1990年,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 ![]() 1995年,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 ![]() 1997年,日本美秀美术馆 ![]() 2004年,中国驻美大使馆 ![]() 2006年,贝聿铭设计完工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2006年, 贝聿铭一生中最为呕心沥血, 也是最期望的作品,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 这一结合中国古典美, 和现代建筑几何线条美的绝顶佳作, 成为让无数建筑爱好者疯狂的作品。 江南水风,古色古香, 现代几何,美轮美奂, 他期望这件作品, 能为他完成落叶归根的心愿。 ![]() ![]() 这一生,他是世界建筑界, 无可撼动的“王者”,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看看他令人窒息的身份吧: 法国建筑学院海外院士,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院士, 法兰西艺术院外籍院士 罗德岛设计学院校长院士 ...... 再看看他获得的世界级大奖: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 国家设计奖之终身成就奖, 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荣誉金奖, 阿诺·布鲁纳奖, 东方与西方奖, 中国建筑学会杰出成就金奖, 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 ...... 他还获得了世界建筑界最高奖, 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的: 普利兹克奖。 辉煌一生,大气磅礴, 人们说, 他是一个华裔建筑大师, 时代使然,无可奈何, 但贝聿铭的心中, 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许多年来,无论走到哪里, 他都说自己是中国苏州人。 他的三个孩子, 分别起名叫礼中、建中、定中, 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2019年5月16日, 这位102岁的世界传奇老人, 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 贝聿铭, 一位家风绵延不绝的中国富N代, 一位从古老东方走出的, 令世界仰慕的“建筑之王”。 他在中国人备受歧视的年代, 走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 他给全世界留下的, 是烙印着中国文化的大量精美建筑。 他站在那世界之巅, 以一身才气和爱国底气, 带给无数中国人奋进的激励和信心! 今天,2022年5月16日, 是这位“王”一般存在的中国富N代, 逝世3周年祭日。 他的这颗爱国之心, 他的人格精神, 将同他设计的所有建筑一样, 在世界上永远地存在!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