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建筑派大师:贝聿铭(Pei,Leoh Ming)设计作品欣赏

 又一本 2011-09-18

现代建筑派大师:贝聿铭(Pei,Leoh Ming)设计作品欣赏

[ 2006-10-13 22:30:54 | 作者: Admin ]
 
uploads/200610/12_231829_.jpg

  PS: 整体风格有后现代的感觉,简洁的线条,几何~ 或许有些人觉得它们单调,但简约的作品能经历时间的考验,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贝聿铭,很喜欢的一种风格~ 看过《达芬奇密码》的,对于故事结尾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一定记忆深刻,它就出自贝聿铭的设计,是相当漂亮的作品~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国际学术界被公认为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50年代末60年代初,贝聿铭在继承第一代现代建筑大师的基本建筑原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设计建成一批影响很大的建筑,其中美国大气研究中心、肯尼迪纪念图书馆等表现了建筑形象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贝聿铭建筑事业中极为成功的一例。在巴黎罗浮宫的扩建中,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极大成功,享誉世界。

uploads/200610/12_233449_02.jpg


uploads/200610/12_233548_04.jpg


uploads/200610/12_233557_05.jpg

  建筑大师贝聿铭代表作品

  ·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卢浮宫金字塔  ·旧金山公共图书馆  ·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  ·埃佛森美术馆
  ·日本美秀博物馆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香山饭店  ·梅尔森音乐厅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摇滚音乐殿堂  ·贾维兹中心 ·香山饭店

uploads/200610/12_233504_03.jpg


uploads/200610/12_233646_06.jpg


uploads/200610/12_233714_07.jpg


  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思想:

  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你必须对自己说,如果我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

  不赶时髦,我是不赶时髦的,你问美国的建筑师、法国的建筑师就知道,我是比较保守一点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觉得在建筑方面现在太流行了,譬如服装,这个时髦一年就没有了,过了一年就不时髦了,建筑不能如此,建筑是做了以后,就是了,你不能说明年拆了,你不能拆它,所以要靠时髦是不应该的。

uploads/200610/12_233732_08.jpg


  建筑大师贝聿铭:

uploads/200610/12_233409_xin_4720102121551215130722.jpg


  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

  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1940年代,由于战争,贝氏在父亲规劝之下滞留美国,在一家以混凝土见长的工程公司工作。

  1942年,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入学不久即辍学,工作于国际研究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摧毁德意志境内的桥梁。

  1945年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贝氏开始他未竟的学业。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1958年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目,获得荣耀。1978年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获普利兹建筑奖。

  1979年完成香山饭店设计。

  在完成香山饭店的设计后,贝聿铭开始他建筑师生涯中最后一项设计任务-中银香港大厦。这项设计更为特殊的意义在于,它的业主是由贝聿铭的父亲亲手创立。1918年贝祖诒创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时,贝聿铭才1岁。

  1982年 设计香港中国银行的中银大厦,是贝氏所有设计方案中最高的建筑物。

  香港中银大厦在结构和造型上的独具匠心,整座大厦由递减的三角向上组成的,它减轻了结构的载荷,同时使它更稳定,从1990年大厦完工至今,它始终是香港最为人熟知的象征。

1996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3年 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方案。

uploads/200610/12_233814_09.jpg


uploads/200610/12_233830_010.jpg


  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

  贝聿铭1935年远渡重洋,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系攻读。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他便先后到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专业。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1948年。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巨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布—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其后的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了不少社会改建计划。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的注意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60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该中心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

uploads/200610/12_224709_011.jpg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整个建筑只有塔尖露出地面,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这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的作品同样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80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且金属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同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如今,人们不但不再指责,而且如是称赞:“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商业中心、摩天大厦、钟楼,甚至还有摇滚音乐厅,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据粗略统计,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100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50项大型建筑中,就有24项获奖。

  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在所有的中国建筑师都在向西方看齐的时代,他致力于为中国发展一套自己的建筑语言。

  2001年,一名西方记者向众多中外建筑师征询他们心目中最佳的五个现代中国建筑,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本不认为在中国能找出五个像样的现代建筑,然而所有人都毫不犹豫地提到了香山饭店。他的设计者,是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他的作品总是处于公众注意的焦点——巴黎卢浮宫扩建在法国的遭遇和埃菲尔铁塔几乎完全一样,先遭到愤怒的抵制,而后又被无节制地赞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为他赢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建筑奖;形态如春笋的中银香港大厦,已经成为香港的象征。

  香山饭店是他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件作品。这座350个房间的酒店以中国庭院式风格建成。它的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轮廓,大堂像一个中国庭院。在香山饭店,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

  1979年,香山饭店的设计和建成,引起中国建筑界的强烈震动。

  在这个所有的建筑师都在向西方看齐的时代,贝聿铭想通过他的设计提醒人们:中国的传统中还有如此宝贵的建筑风格与技艺,需要被我们保存和延续。他希望为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发展一套自己的建筑语言——亭台、屏风、曲折的回廊、掩映的花木,这些中国人擅长的空间处理方式,在贝聿铭看来,与西方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同样强有力。

  香山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在它开业7个月后,贝聿铭获得了普利策建筑奖。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於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

uploads/200610/12_233846_012.jpg


  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获荣誉

  ·美国建筑学会金奖

  ·法国建筑学院金奖

  ·日本帝赏奖

  ·普利兹建筑奖

  ·自由奖(Medal Of Liberty)章(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
永久地址 永久地址: http://www./blog/feed.asp?q=comment&id=1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