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男,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老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放下国内的家族事业去到美国进行学习,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都曾学习过建筑学。 贝聿铭老先生作品以社会公用建筑、文化教育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贝聿铭老先生出生于苏州望门,辉煌灿烂的贝氏家族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贝聿铭老先生家族前人、父辈们首先试险在我国的金融业闯出了一片天地,之后则并转向官场,家中的人物各个都位居要职。贝氏家族的十三世贝润生和贝理泰分别在金融界、颜料行业有一席之地。 贝聿铭老先生的祖父贝哉安参与创立了上海银行,而贝聿铭老先生的爸爸贝祖贻也继承了家族企业,关于金融行业,也是中国银行的创立人之一。其次是贝聿铭老先生的母亲,是清朝的最后一位国子监祭酒的孩子庄氏。贝聿铭老先生生于广东,但却在我国的瑰宝文化建筑狮子林(苏州古典园林)长大。十年后贝聿铭老先生来到上海就读青年会中学。 1935年,贝聿铭先生远赴国外学习,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1939年,贝聿铭老先生从学校毕业,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NDRC)工作到1945年,此后3年贝聿铭老先生不断钻研,于1948年,贝聿铭老先生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选择了中国建筑师贝聿铭老先生来合作打造建筑,这一合作长达十二年之久。 十二年中,贝聿铭老先生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贝聿铭老先生也为自己曾就读的麻省理工学院打造了属于自己风格的教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让贝聿铭老先生成为了世界建筑界的热门人物,也为此后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1960年,贝聿铭老先生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1963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在贝聿铭老先生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而是使用了混泥土原材料作为建筑的主要核心材料,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到了中期,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贝聿铭老先生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作品趋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当以全国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皆属此方面的经典之作。 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政府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这座建造时间长达十五年,于1979年才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 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找到了当时已经在世界建筑界站稳了脚跟有着不凡名气的贝聿铭老先生设计打造香山饭店。贝聿铭老先生根据自己的一贯想法——“民族的便是世界的”,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寻找灵感,搜集素材,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饭店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成为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建筑。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晚年的贝聿铭老先生仍然接受了多个项目,例如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1980年,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贝聿铭老先生来重新打造卢浮宫,卢浮宫有着800年的历史,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设计对于贝聿铭老先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贝聿铭老先生从未停下脚步一直在为自己热爱的建筑奉献。 贝聿铭老先生与今年5月16日仙逝,就这样离我们而去,在贝老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的拼搏精神,虽出生名门却始终不忘初心。相信新一代的年轻人们将继续追逐贝老的步伐,在世界建筑艺术的舞台上书写新的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