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雨节气养生 ▏春天将去,除湿防病,健脾养胃

 花径葳蕤 2018-04-20


赶快长按二维码,加素食小编微信

 更多素食资讯身心健康与养生,正能量信息分享给你。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在每年4.19-4.21之间。自太阳到达黄经30℃时开始,古人之所以将这一节气定义为“谷雨”是取“雨生百谷”之意。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雨水增多,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增大。


随着气温升高,身体内热和湿气结合在一起,易形成湿热。此节气容易诱发哮喘发生、花粉过敏、支气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因此,我们在养生中应遵循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



谷雨万物生长时



春天的雨,充满诗意。春季最后这场雨,为万物在夏季里的肆意生长带来了动力。故曰:谷得雨而生。



谷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

二候鸣鸠拂其羽;

三候戴胜降于桑。


处于二之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忆春行秋令,凉气大行,


气郁而不得舒发,草木不易生长,人也容易气郁不舒,腹中胀满。还是要注意舒肝润肺


多喝养肝茶、桑葚膏每天做大自然养生经络操


平时多拍打胆经,做拉伸动作。

周末不妨到翠色渐丰的大自然里走走,以缓解平日工作的紧张与焦虑。草木不言,却蕴含生命的真意。



谷雨时节,宜健脾祛湿


有一种说法:“土旺于四季”

就是说在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都是由脾所主。所以谷雨前三天至立夏前这18天,要好好地补一补脾气。



推荐谷雨节气养生汤

五指毛桃汤一包,加百合、莲子、茯苓各20克,安果梨3个,煲汤喝。


有南芪之称的五指毛桃性味平和,可健脾补肺,利湿舒筋;

茯苓健脾祛湿,宁心安神;

莲子降心火;

百合和安果梨润肺养阴。

每周喝2-3次。


防“湿邪”伤身

由于谷雨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是神经痛的高发期,因此需防“湿邪”侵袭伤身。注意开窗通风,加强保暖,不要着凉,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如果已有“湿邪”侵入,在日常饮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红豆、茯苓、冬瓜、薏米等。

 

应对方法:谷雨时节湿度大,按揉或艾灸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的阴陵泉穴能健脾祛湿。


 


柔肝疏肝


春属木,与肝相应。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谷雨时节达到最旺。此时如果七情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因此,柔肝疏肝,调畅情志也是这一季的养护重点。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进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可以选取命门穴和中脘穴艾灸疏肝。


 


防过敏、勿出大汗


谷雨前后,杨花柳絮随风舞,很容易引起鼻痒、鼻塞、咳嗽和皮肤过敏等症状,所以户外活动要戴口罩或用纱巾蒙头,多喝水,适当多吃些清肺、润肺食物。

 

谷雨时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等运动方式,但谨记应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因谷雨正值春夏之交,此时人体气机发散,较易出汗,而汗出过度则会影响夏季时的气血健康。



健脾和中


中医认为,脾属土,为内脏平衡中心。少思节虑,不争名,恬淡清静可养脾。脾中不化为实,不喜食为虚;多疑惑者为脾不安;面色憔悴为脾有伤;喜甜食者为脾气不足;痰盛者为脾气湿重。因此,早睡早起,口味清淡,避免厚味肥甘,是护脾的关键。

 

应对方法:地瓜、山药、土豆、香菇等都是补脾胃的食物,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在春天的这个时节不妨食用一些,特别是山药,中医认为山药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补气、补肾固精、养阴养肺的功效。

 

 


泻火泄热


谷雨之后,气温逐渐回升,上火的人又多了起来。中医认为,春天阳气升发,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加之春季干燥多风,人体较难保持新陈代谢平衡,易使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

 

应对方法:点按内庭穴,最好在早7-9点早餐后进行,这时胃经气血最为旺盛。可用大拇指按压或火柴头点压,100次为宜,每天按摩1-2次,有清胃、泻火、解毒的疗效。



谷雨艾灸·健脾养胃


足三里、隐白、公孙等穴都是可以暖胃健脾的要穴,此时艾灸这些穴位可以顺应阴阳的变化,调胃补气,在保证脾胃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适当地补充阳气,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身体自然就变得轻松舒适,整个人精神饱满。



总之,谷雨时节如能充分调养,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习惯和心态,根据个体体质进行健脾化湿、健脾助运、抑肝扶脾、补益肝肾,有助于安然入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