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家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了吗?业主委员会到底是干什么的?

 tmz1326 2018-04-20

目前金石滩共有34个小区,仅有2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而在开发区和金州区,业委会成立的比例也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小区物业服务的追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矛盾纠纷也愈发增多。作为一个群众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小区,所以是众多居民的共同愿望。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我们新区,业主委员会的普及率非常低,老旧小区且不说,一些新建小区入住七八年了,业委会也迟迟成立不起来。那么,为什么在新区成立业委会这么难?记者展开了调查。

金石滩金海人家小区建于2008年,小区业主们认为物业公司对小区管理不善,所以想要成立业委会来进行维权,然而三四年过去了,业委会至今没有成立起来。“小区的入住率太低,一些‘候鸟’业主长期不在小区,在选举过程中无法到场,需要通过邮寄选票或视频电话确认等方式证实投票的真实性,这个制度给业委会的选举带来莫大的阻碍,组织成立业委会的都是同一个小区的居民,没有权力要求邻居在选举时都到场,所以最终导致业委会的成立以失败告终。”金石滩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金石滩,这样的情况不止金海人家小区一家。由于金石滩是旅游度假区,有些人买房置业为了度假,也有些人为了投资。入住率低成为成立业委会的一大阻力。记者了解到,目前金石滩共有34个小区,仅有2 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其它小区也有成立业委会的念头,但是迟迟没有下文。

在金普新区,成立业委会难的问题不仅限于金石滩地区,其它地区也有很多。开发区尚都家园、热岛黄金海岸等小区,由于小区管理混乱,业主要求成立业委会,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至今也没有成立起来。金州天鸿展视界小区也想成立业委会,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成立的事宜一拖再拖,至今也没有推进下去。

记者在新区物业和维修基金管理中心了解到,自2014 年起,新区业委会成立的工作已经全部下放到各个街道,由街道来负责指导各个小区成立。虽然有专人指导,但是业委会却频频“难产”,究竟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呢?记者通过采访一些业主,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业主的参与率是业主委员会成立条件之一。按照大连市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需要经20%以上业主提议,才可以以书面形式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在选举过程中,业委会每个成员收到的赞成票数,要达到全体业主人数的50%以上。这几个百分比看似简单,但是实际达到却很难。有些小区入住率不够,即便入住率够了,也有业主因暂时不在家而难以签字投票,而有些业主只想“坐享其成”,还有的业主对业委会人员不了解,不愿意投赞成票,加上投票手段落后,让业委会成立面临重重阻力。

其次,业委会作为业主的维权组织,成立后势必触动物业公司的利益,比如小区的停车费、广告费等收入,如果没有业委会,这些资金都由物业公司收取并支配,但是业委会的出现,势必会影响物业支配这些资金的自由度,因此,不少物业公司并不配合或从中作梗,阻碍业委会的成立。

第三,依据现行的文件规定,目前新区的居民小区成立业委会的要求条条框框较多、门槛过高。例如,参与业委会选举的居民,需要足额缴纳物业费,需要办理产权证等等,同时,对什么样的小区业主可以发起成立业委会、怎样算是按时缴纳物业费等问题,因见解存在差异,常常导致执行标准不统一。业内人士表示,在全国层面,对业委会进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需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并配套相关细则,使其更具操作性。

业委会难成立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但海南省的一些独特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据了解,海南省的房地产状况跟金石滩旅游度假区有很多相似之处,海南省也有很多“候鸟型”住宅小区,但民建海南省委会建议适当降低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标准和条件,让更多的小区能成立业委会,保障住户实现维权的权利。

同时,加强对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工作。针对物业阻挠业委会成立的现状,民建海南省委会建议建立物业公司保证金制度。要求物业公司进驻小区前,应先向住建部门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一旦发生小区物业管理纠纷,并确定是物业管理的责任,业主就可以向住建部门申请保证金赔偿,以减少业主的财产损失。这样将对物业产生很强的约束力,倒逼物业想尽办法去保护广大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了解到,海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早已关注到业委会成立过程中投票难的问题, 并提出建设“物业云”项目,又称业主投票议事系统。“物业云”系统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以APP 或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打通业主和物业公司沟通的环节,改变物业公司的管理模式。

在该APP 里,有投票选举业主委员会功能,可以确保业委会选举过程中业主身份和投票的真实性,同时也免去业主当场投票的麻烦,特别对于“候鸟”业主来说非常方便,在保障业主议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使业委会成立更加便民。

如何破解业委会成立难题

业主委员会成立难,是多年来存在的问题。难在业主一盘散沙缺少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难在业主利益协调难度大,难在物业公司阻挠成立,难在基层政府组织指导监督不力。记者采访了一些在社区与物业管理方面有经验的人士,他们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意义的经验,供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居民们参考。

首先是业主委员会发起人的内驱力很重要。业委会发起人一定要坚定信心,有公益心,有抗压能力,依照法律办事,不要怕业主有不同的诉求,有协调动员能力,才能发动更多业主参与工作。

二是在成立业主委员会的过程中,需要发动更多的业主参与,几个前期发起人先进行简单的分工,比如说分为宣传、财务、外联、内务等等,然后每个人根据分工去发动业主,分别编入各自的小组,一个人可以参与不同的小组,逐步发展扩大。参与进来的业主互为依托,共同做事,小组内部相互配合,小组之间相互配合。

三是自始至终都要重视宣传动员,业主委员会是通过业主大会双过半选举产生的,能否成功召开业主大会是关键。业主是松散的,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年龄、阅历、素质修养、风俗习惯、认知层次都不相同,要把大家组织起来,统一认识很重要。这就需要宣传联络,组织动员。

四是面对不同利益群体要学会妥协,不同的业主会拥有不同的利益怎么办?这就需要业主们不断地讨论、谈判、妥协,寻求共识。业主委员会的成立需要开发商、物业公司的参与,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有时他们本身就是大业主。怎么办?这也需要不断地斗争、博弈、妥协。但妥协并不意味着无底线地退让、等待不前,在有违广大业主利益问题上必须观点鲜明。

同时,业主委员会成立难,很多时候还要面对不同部门“踢皮球”。对此,可以请行政法学者、专家老师给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某个部门要求20%的业主亲自去办手续,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由业主写委托函,写清具体的委托细节,这样就很快解决问题。值得提醒的是,在相关过程中要注意搜集证据,以便监督相关部门严格依据法律法规指导业委会成立。

总之,成立业委会,需要有一个团结的核心团队,成员要有抗压能力,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对立;一定要争取到相关部门或街道办对成立业委会的支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都要能沉得住气,定得好神,稳得住阵脚,遇事不乱,逐步推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